关灯
护眼
字体:

千灯录_侧侧轻寒【完结】(99)

  在军营外风雪中,她从父亲温暖的怀抱中探出头,好奇地打量面前的一切。

  她看见了漠漠荒原,皑皑白雪,也看见了军营外的旌旗下,一个年迈的婆婆与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蹒跚前行。

  顶风冒雪的男孩,怀中抱着一个冰冷的坛子。那时的她不知道,那是他父亲的骨灰坛——军中为了免于疫病,不会允许尸体长期停放,不是就地掩埋,就是焚烧成灰,若有子侄来领,便带回去安葬,若没有,便洒在山野,与草木同朽。

  男孩抬起头,风雪吹乱了他的头发,他隔着朦胧的泪眼,看见了被父亲稳妥护在怀中的千灯。

  可天地浩大,他又冻又饿,已经永远没有了自己的父亲。

  尚不知世事的千灯指着他,仰头问父亲:“阿爹,那个小哥哥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啊?”

  父亲抚了抚她的头,示意随扈去打听一下。

  侍卫下马询问,回来禀报道:“这是时校尉的母亲与儿子,时校尉在上次作战中牺牲,幸好他有儿子可以替他引魂回家,因此老母带着幼子过来取遗骨了。”

  千灯奇怪地问:“为什么儿子才可以引魂呢?”

  侍卫笑了笑,没有回答。

  “原来是时校尉的家人?”千灯的父亲对他有印象,便带着千灯下了马,抱着她到这对祖孙面前,询问那个男孩:“叫什么名字?”

  小小的男孩仰头看着这个高大的男人,目光中带着怯懦:“我……我叫时景宁。”

  第二十四章 茕茕白兔

  “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看看已经吓得面如土色的祖母,又看看被抱在怀中好奇望着自己的千灯,鼓起勇气回答:“有我娘,还有我大妹、二弟,还有我娘肚子里的弟弟或者妹妹。”

  “好小子,那你可得撑起家里了。说吧,以后想干什么,能帮的,我们营里会帮你家一把的。”

  “不需要你帮,我……我娘说要带我和弟妹去长安,投奔我舅。”他嗫嚅着,讲述得却十分清楚,“我外祖家在光禄寺当差的,他做的糕点还被圣上夸过呢,外祖说我可以跟着学做糕点,我一定会努力学,学好了就开一个饼店,让我阿婆、我娘、我弟弟妹妹们都吃得饱饱的,再也不用挨饿受冻……”

  千灯睁大眼睛,忍不住拍手:“哇,小哥哥好厉害!”

  “不错,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她父亲也十分满意,拍拍时景宁单薄的肩头,嘱咐人从自己的俸禄中支取一些钱给他们祖孙俩。

  那一直默默流泪的婆婆终于回过神来,抹着眼泪道:“这孩子和他娘打算得倒好,只是我一家这么多人,全都过去,他舅家哪有地方住啊。”

  千灯父亲一皱眉,自然明白她的意思。那是儿媳妇的娘家,嫁出去的女儿守寡后带着孩子回去,尚且还说得过去,但带上婆婆却绝不可能。

  所以时景宁的期望,大概是要落空的,祖母不可能让这个长孙离开。

  “那可以住我家庄子呀!”千灯靠在父亲肩头,点数着指头说,“福伯啊、康叔啊、安叔啊他们都没有家,所以住在庄子里,大家热热闹闹的,都很好呢!”

  听到女儿的话,父亲将手一挥,爽快道,“行,时校尉为国捐躯,如今家人有事,我们这些同袍若是不帮,岂不是令军中士兵心冷?我家庄子在京郊,多是安置伤残老兵的,你们祖孙三代过去借住就是,反正多你们一家不多,少你们一家不少。军中抚恤金应该够你长大,到时候你也该自寻生计,撑起全家了!”

  时景宁因此顺利到了长安,一家人在白家庄子上栖身。

  转年春末,千灯到庄子上游玩小住。她穿着薄薄春衫,骑着一匹小马,溜溜达达地跳小木桩时,抬头看见了正割草回来的时景宁。

  她对他的记忆已经淡了,想了想后才认出了他是谁,欣喜地跳下马问他:“小哥哥,你现在和弟弟妹妹在一起了吗?”

  时景宁带他到偏院角落的房子里,她看见了他的四个弟妹,还看见了他养的兔子。

  遗腹的双胞胎弟妹刚出生,在母亲怀中一拱一拱地吃奶;兔子也还小,她捧在手心里喂它们吃草,看着它们小小的嘴巴嚼得飞快,一根草从头吃到尾,她也可以蹲在面前看它们吃完一根又一根。

  那些时日她和时景宁玩得很好,一起喂兔子,一起学写字,一起在庄子的水池中捞小鱼,每天奔跑在水阁的回廊上,把照看她的姑姑们累得够呛。

  时景宁刚跟着舅舅学用刀,常去庄上厨房帮忙,还会用剩下的芜菁、豆腐等边角料练刀工,切切丝、雕雕寿桃什么的。

  夏天快要过完,暑热结束,千灯就要跟着母亲回王府了。

  可是她舍不得自己喂得胖嘟嘟的兔子,它们现在已经长得她都抱不动了呢。于是她让进城的人帮自己在青岩居买了一套刻刀,让时景宁帮自己雕一只兔子带走。

  可时景宁也是初学,手艺不精,雕出来的兔子就像个山药豆儿,千灯随便玩了几下,就把兔子和刻刀都抛在了脑后,再没想起来。

  而时景宁的外祖年纪大了,退离光禄寺时拉了外孙一把,让他先过去给舅舅打下手。时家人要走时,因感念王府和庄子上众人的恩情,时景宁外祖亲自过来给大家做了一顿饭,以表谢意。

  那时席上有一碗肉,用盐酒腌制得嫩嫩的,切得薄薄的,外面裹着糯米粉,蒸得香喷喷酥软软,入口有种与牛羊肉截然不同的味道,十分美味。

  见千灯爱吃,时母给千灯多夹了好几块,笑道:“这兔子养得这么肥,也有县主的辛劳呢,县主该多吃点的。”

  千灯呆呆地看着碗中的肉,才知道这就是她捧在手心中爱不释手的兔子。

  她眼泪啪嗒啪嗒地掉下来,推开碗站起来就跑走了,席间人都呆住了。

  时景宁追上来,和她一起掉眼泪,难过地对她说:“对不起,可是县主,我娘一直说,县主对我们这么好,所以我们也想对县主好。这庄子上什么东西都是县主的,只有兔子是我们养的,因此我们才将唯一的东西拿出来,做给县主吃……”

  看他这么伤心,千灯擦干了自己眼泪,也帮他擦干了泪,说:“我不怪你们啦,可是我以后不吃兔子了,再也不吃了。”

  她是个固执的孩子,从此后真的再也不吃兔肉了。即使她已经渐渐淡忘了被自己捧在掌心的那只毛茸茸的兔子,可习惯养成后,就再也无法改变自己。

  陈旧的往事消逝于她的梦中,她醒来窗外已经透进了金色的日光,反射着昨夜的积雪,照得屋内洞亮,连床帐也挡不住明亮光线。

  千灯迷迷糊糊转头,碰触到了蜷缩在身旁的暖暖一团。

  是昨夜孟兰溪留在她身边的那只白兔。她静静看了一会儿,抬手揉了揉它软绵绵暖烘烘的皮毛,忽然想起,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时景宁了。

  那个风雪中抱着骨灰坛、那个为她刻着拙劣的小兔子、那个捧着精心制作的点心送到她面前的少年,永远离开了。

  可,这世间本就是来的来、去的去,留得住的、留不住的,都不是她所能决定的。

  她能做的,只是为离开她的人讨还公道,为需要她庇护的人提供一个屋檐遮风避雨。

  侍女们伺候千灯穿衣梳洗,玳瑁抱起兔子朝外走去:“孟郎君一早来了,等在外面要接兔子呢。他说兔子要养成习惯固定地方吃喝拉撒的,否则怕污了县主身畔。”

  千灯抚着鬓发,隔窗看见孟兰溪站在庭中等候着。他抱过玳瑁归还的兔子时,似是察觉到了她的目光,转头望向窗内的她,遥遥隔着庭院,垂眼向她行了一礼。

  雪后琼枝,郎君白衣,他肌肤白皙,浓黑的发与浓黑的眉眼就如水墨绘成,姿态似画中一枝风发兰信。

  他明知她在看他,却只问玳瑁:“不知县主昨夜睡得好吗?”

  玳瑁道:“挺好的,县主难得一整宿睡到天亮。”

  第二十五章 别离

  他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意,向着千灯颔首默望,抱着兔子准备离去。

  “孟郎君,稍等一等。”千灯却叫住了他,起身穿过院落,走到他面前。

  转头瞥了门口陪孟兰溪过来的凌天水一眼,千灯说道:“我待会儿要去厨房再看看火场情况,记得昨日在厨房看到几个破碎的药罐,后院一干郎君中,唯有孟郎君精通医理,所以,想请你随我一同前去,查看一下当时炉中煎的是什么药。”

  “好。”孟兰溪应了,见她面容虽然略显苍白,但已没有了昨日的痛苦茫然,心下不由涌起怜惜与伤感。

  他退到门边,静静等待着县主更衣。只是心头感慨不知怎的涌到喉口,不自觉便喃喃道:“若我能为县主分担一些,就好了……”

  凌天水听到他的话,却只扯了扯嘴角,淡淡看着在内堂收拾东西的千灯,道:“没有人能替她分担。压在她自己身上的命运,除了自己撑下去,别无他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侧侧轻寒 宅斗文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