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又聊了一阵,卫锦云在攀谈中终于领略到方才陆翎香的话是什么意思。
她狠起来真连自己都骂啊!
她也没怪她啊。
“姐姐,我的毽子踢树上去了,你快帮我瞧瞧。”
待卫锦云收拾完所有的东西,已是黄昏。她和周竹清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拖着拉杆箱走到方才的回廊时,周摘月正朝着周竹清招手。
她怕茶会无趣,自己带了毽子来玩,眼下正与卫家姐妹二人比赛踢毽子。
奈何卫芙蕖并不擅长,她与卫芙菱教了许久。
在卫芙蕖说了几声“别念叨了,知晓了”后,她“嗖”的一声,将毽子踢飞上去。
“姐姐去替你找根棍子弄下来。”
周竹清瞧了一眼茂盛的香樟树,太阳已经落山,也看不清毽子到底踢去了哪里。
“这儿都是回廊,去哪里找棍子。”
卫锦云放下拉杆箱,笑了笑,“用不着棍子,让我来。”
先去周围找了一趟棍子未果的卫芙蕖才走回来,就瞧见了卫锦云跃跃欲试的身影。
她完全知晓她想做什么。
“姐”这个字还未喊出来,人已经上去了。“呲溜”一声,如猴般迅捷。
姐姐是不下河了。
她上树了!
“菱姐儿,明日姐姐的药羹不安排莲子羹了,你觉得呢?”
“赞同,就吃掌柜娘子推荐的龙胆草粥吧,苦苦的,让人很安心。”
姐妹二人站在香樟树下,瞧着顶上蹿没影了的姐姐。
无奈摇头后再次达成共识。
也不知到底是活了几百年的香樟,夏日枝叶繁茂,卫锦云在抓着树干找了一会,根本没瞧见毽子的影子。
她继续往上攀爬几根,可再往上的浓密树影里,忽然出现半个身影,将脑袋微微偏向右边,盯着她。
四目相对。
面前之人穿着一身红黑劲装,同色发带束着高马尾。眉骨利落分明,十分英气,眼窝不算深邃,却盛着一双绿潭般的碧眼。
几缕碎发垂在额前,发梢随他的动作轻扫,几乎要扫到卫锦云的脸颊上。
他的手上还执着一块她做的紫藤花饼,一旁的树枝上挂着她盛点心的竹篮。
一瞬间,多个念头在卫锦云的脑海里交织。
颇俊美。
他在吃她做的点心。
但,很诡异啊!
她喉头滚了滚,握着树干的手紧了几分,随之呐喊。
“树上......有,有个人!”
-----------------------
作者有话说:炸虾片想复刻可以用木薯淀粉,更好凝固,宋没有木薯,真的是香香脆脆的哦。
吕夫子的园林中花街铺地,一步一景只是苏州园林的一隅,可以来江南瞧瞧[彩虹屁],5月的东山枇杷与杨梅,很好吃。
陆大人:她看清我了。[爆哭]
锦云:这谁![害怕]
第24章 遭了猫妖
陆岚本是来寻跟在小妹身后那个小子,唤作李......李什么来着。
此人的名字并不重要。
他来得早,在吕宅坐了一阵后,也未见有旁人跟在小妹身后。他向来不太喜欢热闹,便出门巡街去了。
即使是休沐,陆岚一上马就立刻生出一种上值之感。
他绕着平江府巡了半日后,已是黄昏。
好在小妹除了每日爱念叨他外,还算有些良心,替他留了今日茶点。
他吃点心的同时,还是想顺道寻寻那唤作李什么的,他人到底在不在吕宅。
香樟生得高耸,可休憩,可寻人。
他才在树上倚了一会,便听身侧的树枝簌簌作响。他俯下身子去瞧,却见浓密绿樟间,探出个脑袋。
她鬓间只簪了两朵莲绒花,几缕发丝被她挂在耳旁。抬眼时,两弯眉毛先动了动,眸色映晚霞,亮得很。
是她呀。
真巧。
陆岚平日里审犯人,能变着法从他们的嘴里套出些东西来,到了此时,却忽然不知要说出一句什么话。
她盯着他的脸愣了一会,似乎才缓过神,忙攥出身旁的枝条,声音如她那日抓假讼
棍那般洪亮。
陆岚眉心稍稍动了动。
他难道与那假讼棍是一样的吗。
还是他生得可怕了些。
他收了收眼中的锐利,轻声开口,“别怕。”
卫锦云听了这声,将方才偏过去的脑袋,又重新转了回来。
“你在找这个?”
陆岚一伸手,够到了不远处那个明晃晃染了色的鸡毛毽子,放在手中拿到她跟前。
卫锦云“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给你。”
见她攀着两旁的树枝,也空不出其余的手来接。陆岚也没多想,便轻轻一放......
放她脑袋上了。
晚霞将这几根彩色的鸡毛照得发亮。
陆岚的唇角微漾,拿起身旁装点心的竹篮一跃,便跃上了墙角一隅,翻身走了。
卫锦云自然不是顶着鸡毛毽子下树的。
香樟旁的几棵榴花树开得茂盛,遮住了陆岚的身影,只有几声沙沙的枝丫响动。
卫锦云将毽子还给了周摘月,周竹清忙拿出手绢来替她擦汗,“瞧把我们卫小娘子累的,脸憋得这样红。”
“想来是热的。”
周摘月道了声“谢谢”,飞奔到不远处的石桌前,给卫锦云砌了一碗茶。
累吗,热吗。
卫芙蕖想了想,怎的家里的大槐树与这棵香樟无一般,姐姐上下很麻溜呢。
卫锦云拿着周竹清的团扇对着脸扇了好一会风,才与众人告辞,带着两位妹妹归家。
“姐姐,上面真的有人?”
方才好几位仆从爬上去,都没有找到树上的人影。卫芙菱走在卫锦云的身边,开口询问。
“菱姐儿,不如改日我们去寒山寺拜拜吧。”
“怎么了?”
卫锦云似是苦着一张脸,叹了口气后慢慢开口,“我怕是遭了猫妖了。”
还是绿眼睛的。
“上树,果真与下河一样凶险。”卫芙蕖跟着在一旁“唉”了一声。
“......等会儿,为什么我们走山塘街这条路?”
卫锦云晃了晃脑袋里那个红黑的身影,反应过来时,已为时已晚。
二人齐声应答,“买龙胆草粥。”
这脸更苦了。
晚霞彻底没了踪迹,山塘街的灯笼便依次点起来。卫锦云虽来平江府有一段时日,却从未来过山塘夜市。
姐妹三人刚避开挑着担子的卖花人,就被街角纸扎摊的萤灯勾住了眼。
萤灯是用细竹篾绷的,糊着半透明的纸,里头点几截特制的药捻,一晃动,像是无数萤火虫攒成团,在夜风里明明灭灭。
“要三个。”
卫锦云摸出银钱,让妹妹二人各挑了一盏。她们执着萤灯在她的前头引路,蹦跳着爱不释手。
往前没走几步,桃香混着蜜甜气漫了过来。穿褐色短打的小贩正用杆秤称桃,竹筐里的桃子个个圆胖,极其诱人。
“称上五斤。”
卫锦云不过才说完,小贩已麻利地拣了十几个,生怕她改了主意。
他秤杆一翘,挂着的铜秤砣晃了晃,“娘子瞧好,足斤足两!”
待下了拱桥,便是名号响当当的徐记点心铺。它门口的队伍像是排不尽似的,挤满了人。
木柜台后,蒸笼与泥灶正冒著白汽,芝麻酥、松子糕、枣泥麻饼码得整整齐齐。
卫锦云每每挣上钱了,便想奖励自己,也想给家人们买些东西,何况祖母就爱吃他家的点心。
这枣泥麻饼嘛,自然也是要来上一包。
钱,就是挣来花的。
待一条街走过,姐妹三人的手里除了方才买的那些,还多了艾草薄荷防蚊露一罐、梅子姜一罐、炫炒西瓜子两斤、川贝二两......当然,也是逃不掉现买现喝的龙胆草粥一碗。
妹妹们私底下到底有多少碎钱?
回了天庆观前,王秋兰已经摇着蒲扇坐在铺子前,不知街前张望过多少次。
孙女们跨进铺子,喊几声“祖母想我们了没”,就将在夜市上买的旋切羊白肠拿出来就晚食。
但不过吃不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互相念叨推搡着“你吃你吃”,三个竟是眼大肚小的。
王秋兰盯着眼前她碗里被三姐妹堆成山的饭菜,觉着平江府的日子,比在高淳镇快活多了。
“祖母又被枣泥麻饼好吃哭了。”
“明日我和姐姐出摊回来,还给祖母带。”
王记木匠行的那位小哥白日里已经将两扇订做的雕花窗户给送了过来,钉好后灌了泥浆。
他在窗框内侧装一圈木槽,就像现在的纱窗轨道。木槽宽度刚好能卡住粗纱的边缘,还预留出了可系绳的小孔。
王秋兰将卫锦云今日带回来的粗纱裁剪好,边缘卷入细竹条,将纱框嵌入窗框的木槽中,用细麻绳将粗纱四角系在窗框的挂钩上后拉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