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想,自己当真是忧国忧民,竟会为素未蒙面的天子这样费心费神。
*
又过了半月有余,徐翡请来大夫为容棠把脉诊治一番,确认她已然痊愈,且面色红润,这才放心带着她出了门。
钟福寺坐落在福云山上,此山并不高,但景致不错,又距离皇宫最近,是佛门圣地,历任天子都曾亲临进香。
山风清凉,翠意葱茏,鸟语花香。容棠自坠马受伤后一直闷在府上,直到今日才得以呼吸这般清新气息,那些噩梦般的回忆似乎也随之淡去。她心头松快,面上带笑,挽着徐翡的手臂一步步沿着石阶爬上了半山腰,又走了一段曲曲折折的石板路,才看见了那寺庙的大门。
“娘,你累不累?”容棠扶着母亲的手臂,悄声问道。
徐翡摇头:“娘无事,倒是你,大病初愈,若是支撑不住,可千万莫要逞强,随时去歇息。还愿之事,有娘在就行了。”
容棠道:“心诚则灵。娘当初既然是为了我的事向佛祖祈愿的,那么还愿自然也少不得我,否则岂不是不敬神佛,不够虔诚?”
她记得,前世自己因大病初愈身上犯懒而没有同母亲一道前去佛寺还愿,因而这一世,她必得前去请佛祖护佑,兴许就能够起了效用,从而改变前世的结局。
徐翡微微笑了笑道:“你这孩子,一向伶牙俐齿的。”说话间,两人已到了佛寺大殿门前。
大殿里幽香缭绕,庄严而沉静。今日来此上香的人不算多,容棠跟在母亲身畔进殿时,恰好有一位香客自里走出。
那人一身深衣,身形高大,擦肩而过的一瞬,她嗅到了一股淡淡的薄荷栀子香,在这满殿的檀香味之中显得格外不同,颇有几分清雅宜人的味道。
待那人离开,殿内便再无旁人了。容棠随母亲一道拈香,在蒲团上跪拜,心中默默祝祷,希望佛祖保佑这一世父亲能免于官场之上的一切灾祸与阴谋,容家上下平安无恙;保佑这一世皇陵工程安稳进行,勿生动乱,以免连累父亲。
若不是在这神圣之地不能动杀戮念头,容棠真想求一求佛祖,这一世能不能让萧磐得到应有的惩罚,不要再生事端。
她仰头看着那佛像投射出的慈悲目光,心中忽地涌起一股迷惘。不知佛祖能不能听见她的心事,了却她的心愿呢?
从正殿出来后,徐翡恰好遇上了相熟之人,便与之寒暄了起来。容棠在一旁站着,见母亲和那人显然有不少体己话要说,觉得有些百无聊赖,便向母亲使了个眼色,带着烟雨悄无声息地往东面去了。
她方才来时便注意到东面有一处院落似乎很是特别,时不时有人进进出出,满脸虔诚,便向一个看起来面善的少女问了几句,才知道这便是那棵千年古树所在之地。
那少女见容棠满含期盼,便好心解释了几句,说这棵树沐浴了佛祖的恩泽,有了灵性。若是对着它许愿,它便会传话给佛祖,进而实现。
说罢,少女又红着脸小声补充了一句:“尤其是求姻缘,十分灵验。”
容棠没有听到这句话,只心心念念着那棵灵树。闻言,她向少女道了谢,便毫不犹豫迈步进了院子。
院子不大,角落里矗立着那棵高大的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树荫浓密,如一把张开的伞,沉默地庇护着停步树下的人,让她情不自禁觉得可靠而心安。
此刻院子里恰好无人。容棠走上前,略微思索了一下,提起裙角在树下跪下,伸手抚上那粗糙的树皮,静静闭上眼,只盼着可以与它心意相通,让它听见自己的所思所想。
许久,她双手合十
,开口道:“佛祖与灵树在上,信女一愿双亲长辈、挚友故交安康如意,大燕朝安宁昌盛;二愿这一世容家上下平安终老,免于前世灾祸;三愿……”
容棠迟疑了片刻,最终下定决心,缓缓道:“……三愿陛下龙体康健,平安顺遂,长命百岁,福泽万年。”
万籁俱寂之中,唯有风拂动枝叶的沙沙声。斑斓日光透过枝桠落下,覆上少女明媚娇丽的容颜,将她周身镀上一层暖融融的光。柔光。她声音清润,语气虔诚,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一听便知是出自真心。
一墙之隔的桃花树下,有人缓步而来,恰将最后那句话听在耳中。纷纷春风拂面,吹动那花瓣簌簌飘落。落花雨之中,他凝眸望去,眼底似有光华微漾。
许久,一声若有若无的轻叹声落在风里。
第4章 噩梦
气息落进风里,转瞬被掩盖了过去,墙内人无知无觉。
祝祷完毕,容棠起身,揉了揉膝盖。她再度望了眼高耸的古树,这才转身离开。
踏出院子的那一刻,她转头,发现这院墙外树木丛生,一片郁郁葱葱的翠色之中却有一抹亮色格外显眼——是一棵桃花树。深褐色的树干和枝节上缀着娇艳的花,在微风之中袅娜生姿。
难道,这就是求姻缘灵验的原因吗?
容棠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索性抬步向树下走去。她伸手轻柔地抚过一簇簇花,素白的指尖衬着那丰润粉白的花瓣。微风拂面,吹动她的发丝柔柔擦过那花叶,当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
她凝神欣赏了片刻,担心母亲寻不到自己着急,这才匆匆离去。然而刚走出几步,容棠忽然觉得有些异样,情不自禁回头看去。
桃花树恰在院墙的拐角处,墙根的那一头延伸出去,隐在了丛丛叠叠的绿树之中。她轻轻皱了皱眉,总有种错觉,好像有人在暗处默默注视着,将一切尽收眼底。然而那片绿树安安静静伫立原地,只有枝叶轻微的沙沙声,哪里有人影?
容棠在原地怔了片刻,觉得自己一定是被前世那噩梦缠绕太久,才会时时刻刻疑神疑鬼的。她撇去思绪,快步离开。
刚走到大殿前的院子,容棠便看见母亲依然在同那位熟人说话。她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忽然感到肩膀被人轻轻拍了一下。
一回头,对上一张清秀的脸。容棠稍稍愣了一下,很快认出了来人,顿时生出一股感慨之意。眼前人乃是文国公的孙女,名唤崔婉,亦是前世同她一道被钦定的冲喜人选之一。两人曾在几场宴会上结伴玩耍过,也算是颇为熟稔。
“容姐姐,”崔婉很惊喜,“没想到会在这儿遇见你。你也是来求佛的吗?”
容棠点点头说明了来意。她坠马之事虽未张扬,外人并不知情,但也不是什么秘密,因此也不打算刻意遮掩。崔婉闻言,目光落向她额头,担忧道:“姐姐如今可大好了?”
“放心,我已经无事了。”容棠笑着道。
崔婉掩唇轻轻咳嗽了一声,方道:“我今日是陪祖母前来进香的。只不过祖母要请高僧解签,说我不便在场,便命我出来候着。”她说这话时,面上依旧带着柔软的笑,然而容棠看在眼里,却忍不住心生怜惜。
她曾听母亲说过,文国公夫人偏宠长子,对次子一家的情分总是淡淡的。而崔婉的父亲,便是文国公的小儿子。
不过崔婉看起来习以为常了,并未流露出丝毫委屈。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容棠偶一转头,看见一个锦袍青年自大殿内举步而出,目光逡巡一圈,落在了崔婉身上,随即快步走了过来。
“阿婉,祖母吩咐我们在此处稍待片刻,”青年行至近前时忽然看清了崔婉身边的容棠,一时间怔住,“这位是——”
崔婉忙道:“这是容家姐姐,工部容尚书大人的女儿,”又向容棠道,“这位是我堂兄。”
“在下崔渤,见过容姑娘。”那青年向着容棠拱了拱手。
容棠客套回礼:“崔公子。”
崔渤似乎有心事,寒暄几句后便垂眸不语,面上神色颇为肃然。崔婉亦不是多话的人,静静站在原地。
容棠凝神瞧了崔婉几眼,见她身形纤弱,被山风一吹,双肩微微一颤,玉色的衣带在风中微微摇摆,便出声道:“妹妹莫要站在风口上,虽然是春日了,但山中还是有些凉的。”
崔婉感激道:“多谢姐姐关怀。”
崔渤从沉思中回神,这才注意到妹妹的畏寒之状,忙解开自己的披风替她披上,又低声问道:“阿婉,有没有冻着?待会回府,我让厨下备上热汤羹,给你暖暖身子。”
崔婉摇头:“我无事。”
崔渤这才松了口气,同时挪动步伐,替她挡住了山风。
容棠心想自己在此处似乎有些耽搁这对兄妹叙话,便想着借故离开。正巧此时,不远处的徐翡唤了她一声,容棠如逢大赦,忙寻了个理由告辞了。
回府的马车上,容棠阖了眼倚在车壁上假寐,脑海中思绪纷乱,一会想着自己今日那几句祝祷之语有无疏漏,一会又有些忧心,不知佛祖能不能听见她的肺腑之言。她想着想着,神思倦怠,竟真的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