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败光八个亿_幻如空【完结+番外】(82)

  他们光听别人说的热闹,一家店都没开起来,不知道能赚多少钱,就说什么连锁,那肯定是不切实际的。不过林总如此看好这个项目,若是她肯投钱来做,全京市一下子多开几家,说不定还真能垄断一部分大企业的市场。

  规模大也意味着能接待更大规模的客户团体,就像理发店,人们理发不太可能从城北特意跑来x城区他这个店,家门口附近总能有几家就近就行了。

  体检也是同理,倘若别人学了他们的样子做同样质量的体检中心,找别的城区开店,客户大概会选择就近的地方,谁会饿着肚子一大早跑那么远的路到某一家店去体检呢,又不是看疑难杂症。

  技术门坎低的行业,服务也能被复制,他们要占领先机拿到稳定大客户,才有可能不被后来者超越。连锁扩大规模,肯定是一个好办法,越早开越有优势,更容易树立起品牌口碑。

  第115章 打造旗舰店

  开体检中心这件事不止是梁母的主意,她那位姓童的同事也肯定有想法。因此林若妍在这里就没有展开说更多,也不会逼着人家非要立刻承诺开连锁。她和梁母约了时间,请那位童大叔和梁老板一起,到她的四合院谈谈。

  大家若是有意合作,那么这个项目做成什么样,如何开公司怎么分配权益,各自负责哪块内容都一定要提前商量稳妥才行。还要看看人彼此之间能否合得来。

  林若妍目前没觉得这个生意规模可以支撑她月入一个亿,纯粹只是想自己参股之后能给员工谋福利而已,所以要做就找合得来的人,免得钱没挣多少,生一肚子气。

  看梁老板不太喜欢那位童大叔的样子,万一童大叔不是好相处的人呢?这都要见面聊了之后才能看出来。

  林若妍在现实世界中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有一些自我防护的直觉,若是自己看着有危险或者三言两语就爱抬杠那种,其实是不太能处得来。

  今天她愿意与梁母说那么多体检中心的事情,就是觉得梁母性格不错,虽然退休了却还是维持着一种想做事情的精气神,不会像普通退休妇女那样闲散懒不注意形象。与梁家这对母子合作,这个体检中心做不成,将来做别的什么项目都没问题的。

  而体检中心项目,或许也是梁母想做的属于自己的事业,毕竟她有护士从业多年的经验,也总是提起她的那些老姐妹。梁母不光是自己打发退休后的时光,还想着别人,这让林若妍很敬佩也有一点羡慕。

  现实世界中,林若妍在地产公司上班,从来没有余力去思考还能帮助谁。业务压力大,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她不努力就会被别人超越。当你干不动了,你就会被裁员,很难像体制内工作的同事之间保持着什么亲密而纯粹的友谊,退休了还愿意一起再出来做事。只求同事完成份内事,她自己少熬夜不猝死,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基于这样的思维逻辑,次日上午,林若妍就在自家四合院的一进院子里招待了几位客人,顺便喊了张寰宇一起旁听。对外只说这个少年是这里的服务人员,负责端茶倒水。

  张寰宇并不觉得别扭,在民宿那边平时他也是端盘子跑腿做咖啡简餐,来这边院子里帮忙招待客人就是换了个场地打工。没想到听那几位大人聊了几句之后,他也入迷了。

  这些人讨论的居然是一个体检中心的项目,还提起了连锁的模式。

  林若妍对童大叔讲了她提的关于体检中心的那些经营建议,概念耳目一新,很是获得认可。

  众人讨论的热火朝天,童大叔更是赞同应该多开几家店,一下子抢下市场来。可是大家都拿不准何时才能盈利,这需要有人将投入成本和消费、以及客户预估等等一系列数据做假设测算。

  这是张寰宇的强项,他之前关于家乡度假村的项目,就自己反复推演过,测算出了七年后能有充裕资金回购小股东的投资,现在只要给他几个数据,他就可以编好公式。将来就算数据有变化,带入公式一下子也能做出很准确的收益测算。

  林若妍喊张寰宇来就是这个用意,看他听了几句就抓到了关键点,自然不会再让他跑腿干杂活,而是拿来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就让张寰宇现场编公式测算。

  童大叔和梁母两人结合着以前的工作经验,提供一些基础数据,比如预估一开始能有多少客户,什么样的项目收费多少等等。与预期收益偏差太多无法覆盖成本的时候,就扩大客户数量,或者提高收费。

  林若妍和梁老板负责评判分析,客人是否能接受那么高的费用,或者客户是否真的能有那么多。林若妍在装修店面上也有一些心得可以把控相关改造的成本投入,总之大家一起集思广益,思路就打开了。

  以前研究这样的事,梁老板都是自己心里有个大概,从未进行过如此精准地测算,现在有了懂行的人和计算机辅助,一两个小时大家就得到了很有参考意义的数据。

  比如一开始投资成本控制在多少钱以内,预计多久能收回成本,每种项目定价多少,一定要确保一段时间内有多少来体检的人才可以维持运营。人员安排上,可以支撑多少人怎样档次的薪酬也逐渐清晰明了。

  原本囫囵一片,不知道能不能做成是否会赔钱的生意,现在大家就有了清晰直观量化的认知,感觉特别神奇。

  梁老板禁不住夸赞道:“没想到林总这里藏龙卧虎,随便喊来一位端茶递水的小哥就能做这种测算。这要是放在我店里,妥妥当店长啊。”

  林若妍笑道:“人家是重点大学高材生,来我这里体验生活的,你的店长之位可诱惑不了他。”

  众人一听张寰宇是大学生,更是刮目相看,对他提出的测算结果越发信服。

  经过研究,旗舰店的雏形已经能非常清晰了,投资控制在二百万以内,这涵盖一年租金、装修改造、前六个月的人力成本,以及拓展客户的成本。

  接下来大家探讨的就是开分店是按照怎样的模式,是等有盈利后稳扎稳打开新店,还是一开始就快速扩张。纸面上测算的盈利看起来不错,但没有实际去做,总觉得不踏实,盲目扩张就显得有一点心虚。

  张寰宇于是又出了个主意:“加盟特许怎么样?”

  “你的意思是,允许同类体检中心加盟进来?”林若妍对这种耳熟能详,是迅速扩张的方法,现实世界很多有美容美发、特色餐饮、健身项目都这么搞,有的甚至坐收加盟费就足够赚了。

  一家旗舰店做出名堂,制定标准,售卖这个标准、培训技术,让后来者加盟进来,共享一些资源,也同样化解了其他竞争对手威胁。

  这需要自身旗舰店足够强,拿的住不可替代的资源。体检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是客户,另一个就是服务人员的素质。这恰好是童大叔和梁母这边可能有的优势。

  他们也不是坐等别人来加盟,可以先将旗舰店做起来,有了一些经验之后再主动找市场上其他类似的商家谈加盟的事情。只要是利益上能够平衡谈拢,大家合作总比大家抢客户更容易赚钱。

  第116章 在校生优势

  林若妍虽然很看好体检连锁这件事,不过既然其他人想要稳扎稳打,她便没有坚持,毕竟她自己没有更多精力顾及这生意了。

  这项生意再有前景,赚钱速度还是不够快。一次体检几百一千块,一年就算有300天都有客人,每天来100人,每个客人平均消费500块,那也才一千五百万收入,租房子、人力成本、上税都扣除掉,多个股东一分,辛辛苦苦一整年还不如卖一套豪宅赚的多。

  但这是长久的生意,每个人一辈子未必买一套房子,却肯定会注意自己的健康,体检的潜在客户太多了,重复消费的概率也大。

  最后,几人商量稳妥,林若妍只用出资搞定旗舰店装修,她说的那些经营办法也算是技术入股,作价占股比例百分之四十八,其余是童大叔和梁母各占一半。

  事情商量完,林若妍揽下的活直接派给设计部总监赵星星去安排就行,定位和成本控制打电话口述一说,其他都让赵星星自行发挥,这就是当老板的特权。

  送走客人,张寰宇对她说道:“林总,关于度假村的‘众筹’项目,我已经想清楚了,您若有时间,我现在就可以向您汇报。”

  “这当然好啊,你说说看。”林若妍没想到张寰宇这么快就给了答复。

  张寰宇说:“项目的主意是我想出来的,我要利用创始人的优势攫取最大的利益。我设想的公司是股份制,有大股东和小微股东。同股不同权,也就是说小微股东手里的资金能换来的就是那些利润和代金券,并不能投票决策公司的发展事项。几位大股东才有决策权。能成为大股东的人,可以是用技术入股,也可以是自身投入精力经营入股,也可以是资金入股。不过资金上会有专项用途……”

  张寰宇有条不紊地描述着自己的项目版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