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移舟漕台_烛影斧生【完结+番外】(45)

  赵世卿露出了然的神色。

  如今浙江这里仅有官船北上,这姑娘家中突发变故却赶不回去,必是心急如焚。

  她抬起头,目光郑重,“等到浙江之事一定,还请御史以王命旗牌请浙江巡抚移交河道监管之职权,接管海运。”

  “若草民今生能得见兄长最后一面,来世必结草衔环以报御史大恩!”

  须臾间,窗振得愈发猛烈,西风摇落间,赵世卿怔怔地坐了下来。

  半晌,他嘴唇动了动,“好、好、好!”

  赵世卿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目光却只看向窗外。

  十多年了,他在翰林苦心经营,却被人像块破抹布一样扔来浙江,临到此时也不过是朝廷那些人尔虐我诈中的一抹尘灰。

  来到这里,他本就不抱期望,却不料竟然有这样一份大礼在等着他。

  真是、天可怜见!

  赵世卿长舒了一口气,眼眸中似乎有泪光闪烁。

  黄葭微微一怔,不想这位赵御史心思如此单纯,为她方才编的几句话感动如斯,不由生出几分惭愧。

  暮色沉沉,两人的影子在灯下拉长。

  他看见那一片灯影,才发觉她还跪在那里,悠悠抬起头来,袖袍一挥,“你说的事我答应了,起来吧。”

  黄葭起身时,只觉得赵御史双眸中的目光变了,变得沧桑了许多。

  赵世卿面色温和许多,“你来前用过饭了么?”

  黄葭并不打算在这船上久留,只道:“用过了。”

  他有些失望,又忽然道:“那我送送你吧。”

  她不好再推拒。

  两人走至舱外,一声高喝从远处传来,百米之内,水波震荡。

  “过闸——”铜锣声响彻天地。

  一众船只开始摇晃,坐在船头的人一个个站起,闸前的船已经向前游去两三尺。

  无边的夜空仿佛已经大亮。

  “轰”的一声,闸门打开,如山门向两岸翻去,惊起寒鸦点点。

  百步之内的船上爆发一阵阵喧嚣。

  黄葭回到船上。

  船主正指挥众人拉起长帆。

  脚下水流疾速淌过,前面一只只船消失在那水天一线。

  众人坐立不安。

  驶过闸门,大船已经下倾。

  南峰积雪蓬勃飞落,瀑布凝如冰筋。

  长舟持而下,风来与人争路,意恐飞去,河渭如带,下见山岭层叠,又见绿水小涧。

  白浪翻飞,众人惴惴而立。

  大舟俯而过闸,有绝壁数处,高山重重叠叠,奇秀万状,目不暇接,正入眼前。

  河水东折,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40章 五日围城 浊酒一杯天过午,梅香花湿雪……

  隆冬江左,大雪满地。

  黄葭同赵世卿来到杭州城时,黑压压的一群人正堵在城门前。

  风声动地,白草尽折,山色四围皆冰雪。

  城门外守城的官兵有数十人,一双双盯着远处的夹道,只待行人走过来,那眼神就像是几把蘸着油的湿刷子,在他们身上刷来刷去。

  黄葭掀起帘子向外看,望着黑压压的人群,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城门口的官兵拦下了一群人,声音顿挫,“今闽广奸民往往椎髻耳环,效番衣服声音,入其舶中,导之为奸,因缘钞暴。”

  “巡抚衙门有令,自南来过舟者,往来路引都要再验。”

  众人脸色一白,怔怔地看着官兵。

  四个官兵起了长杆将他们拦在一边,“你们且等一等,让那些人先走。”

  “那些人”就是从浙北过来的人。

  黄葭看着散向两边的人群,微微蹙眉。

  她从淮安北江口走的时候,用的是一位河工已故妻女的路引,加之当日行人众多,她才得以安稳上船,如今若没有搭上赵御史的马车,此行又要多生变故。

  放下车帘,一阵倦意翻涌上来。

  黄葭靠在车厢里,打了个哈欠,慢慢合上了眼。

  马车过了城门,长街上点起明灯千盏,照得车厢里也是光影绰绰。

  大雪细细密密地下着,风声急促。

  马车停在钱塘酒家,这是一间极为偏僻的客栈。

  掀起青帷,只见那雪花正落在马背上,一股寒意逼向心口。

  黄葭扶正斗笠,下了马车,赵世卿撑着伞走在她前面。

  过了小穿堂,一路跟着的侍从去安排了几间上房,他二人则是径直上了二楼。

  到了二楼的廊外,冷风不住的吹,四下静穆。

  赵世卿边走边问,声音不咸不淡,“船帮那些的人已经将消息散出去了?”

  黄葭低头,“您给的银子够,他们早到了三日,方才城门口不见他们人影,那意思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赵世卿轻笑一声,让这压抑的氛围松动了片刻。

  “黄姑娘做事,真是稳妥。”

  黄葭不言不语地跟着。

  楼外卷起一阵冷风,吹得雪片纷飞。

  绕过西厢,赵世卿忽然转头看向她,“过几日,还要劳烦姑娘一些事。”

  黄葭眼眸微深,“一切听凭执事安排。”

  大明律有成文规定,中枢的十三道监察御史与专纠地方官吏刑名事务的臬司衙门须彼此纠劾,交叉监察,以防御史失职。

  赵御史既然要弹劾浙江官员,一旦弹劾起复,臬司衙门也会介入,而审理之事若全权交给臬司衙门,他大概是不放心的。

  所以,在上交臬司衙门之前,必得着手先调查一遍,而这些事,光靠他一人是做不成的。

  除此之外,今年朝廷已经明发谕旨“御史出巡,其应劾官员须先及大奸,不许止以州县府佐等官充数”。

  赵世卿既然要弹劾,就不能以小官小吏充数。

  黄葭跟着他一路过来,虽不知他究竟打算将矛头对准哪位大官,又将如何动手,但她已经知晓了这么多秘辛,对一介布衣而言,大抵不是什么好事。

  赵世卿包下了几间上房,很快便一一吩咐了众人,坐着轿子出去了。

  临走前,传唤了两个长随跟在黄葭身边伺候。

  黄葭自知走不了,就要了一壶龙井茶,一直坐到午后。

  店小二烫了一壶烧刀子,又上了一只烧鸭、一尾鲈鱼。

  她随意地扒拉了两口,一种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看向酒楼外,雪片摇落。

  浊酒一杯天过午,梅香花湿雪沉沉。

  另一边,赵世卿已经到了钱塘江岸。

  舳舻蔽江,人语喧杂。

  码头上阶梯的两边站满了官兵,持刀在侧,虎视眈眈。

  少数几个官兵举着火把,火苗攒动,在雪天里映照出一派猩红。

  阶梯下是一群亟待上船的行客,站立黑压压一片,少说也有千人。

  两方僵持不下。

  站在前面的行客都安静着,后面的则是高声呼喊,愈发喧闹。

  赵世卿下了轿,入目山冈,小丘重重。

  行五十步,江水汹涌澎湃,急流舔舐着江岸,码头内外皆种官柳,行列整齐,此刻已然青黄。

  大风扬沙,沙白蒲青,犹春时光景。

  他径直向前走,宽大的官袍迎风飘起。

  今日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领着从臬司衙门调来的几百号士卒。

  火把的映照下,甲胄闪出逼人的寒芒。

  乌泱泱的士卒直向面前群情激奋的行客走去。

  黑压压的人群见了这么多兵马,即刻骚动起来,声音震动天地。

  藩台衙门的官兵怒目逼视。

  赵世卿面色坦然,大步向前走。

  为首的将领远远地望了一眼赵世卿的官袍,又见他身后带了一片人,甲胄与佩刀摩擦的声音传入耳中,宛如山呼海啸,声势浩大。

  将领阔步走下台阶。

  他绕过人群,行了个拱手礼,“钦差驾临,末将有失远迎。”

  赵御史脸上略有自得之色,“不必多礼。”

  将领依旧保持着行礼姿势,“此地刁民蓄意闹事,从几个渡口驾舟拦截官船,已经闹了好几天,行径恶劣,我等正求知府衙门定夺。”

  赵世卿笑了笑,“今日我就是为此事来。”

  为首的将领眼眸低垂,有些警惕地看向他。

  赵御史轻咳一声,“如今钱塘江口海运一事甚嚣尘上,物议波腾,民议云沸,本钦差以王命旗牌请浙江巡抚移交河道监管之职权,接管海运。”

  说完,听得几声喧哗,他扫视过众人,“有异议?”

  众官兵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看向为首的将领。

  将领犹豫片刻,“不知钦差可回禀了程府台?”

  赵世卿淡淡一笑,“已经派人去了。”

  众人为他二人让开了一条道,原先闹腾的民众也忽然安静下来。

  四面风声不绝于耳,火苗蹿起。

  将领是受命在此,看着他的身影,脸上忧虑更深,“那我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