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抛夫弃子之后_盖子拧不开【完结】(50)

  “你说,他不让人检查水源,每日却要喝从外地运送进来的雪水?”

  “正是。微臣也觉纳闷。可刘大人却说他经常患头风病,郎中说他最好每日喝的是从天山上采下来的雪水。可他喝着外面的水,却不让人检查水源,臣觉得此间必有蹊跷”。

  “只是当时微臣斗胆问了一句,便被刘刺史斥骂了许久,说我僭越以下犯上。微臣心中不服却也无能为力。看着江南的百姓每日都倒下一大片,臣心中不胜煎熬”。

  他一边说一边哭泣,不觉泪流满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魏照生也被触动,心中感慨万千,看祝方的眼神也变了。亲自上前将人扶起来:“祝长史,难得你有如此忧国忧民的情怀,你放心,待本官回京后定会如实秉明圣上”。

  祝方眼尾通红,哽咽着道:“微臣不求仕途亨通,只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这一番交谈自然一字不漏落到李琤耳朵,他透过屏风扫了眼正堂那个忠肝义胆的长史,眼神晦暗,负手立在多宝阁前,不知在思索什么。

  不久后,祝方告辞。太子从隔间出来。魏照生问道:“殿下,如今咱们怎么办?”这江南的事真是一件接着一件,让人想松口气都难。

  “祝方说,粮草沉江事件,是刘仪有意为之?”

  魏照生摸不准太子是何意,点点头答:“正是”。

  “这刘仪到底想干什么?把江南搅浑对他有什么好处?”毕竟是封疆大吏,官做到刺史,他何必自断前程趟这浑水?难道说,他就是梁朝逆党?

  “臣也百思不得其解”。魏照生常年在工部,这种查案的事确实不擅长。

  太子拿钳子挑动烛火,眉眼隐在黑暗中,思索良久。猛然转身,眼神冷冽逼人:“孤大概能猜到”。

  “如今圣上身子不适,是太子在监国。拨发粮草,赈灾济民之事都是孤在决策。若是粮草沉江,势必会影响太子在江南的名声。到时候民怨沸腾,加之有心人引导,即使孤这个太子之位坐得再稳,终归会受到影响”。

  “何况孤如今放出去的消息是身患疾病,在东宫养伤。届时逆党定然以此为筏子,言我被上天谴责,天怒人怨,这才导致报应”。这是之前他对付琰光的法子,没想到对方居然又用在他身上。

  看来,琰光势单力薄,只能做这等狗急跳墙的事儿了。

  经太子这么一说,魏照生恍然大悟,也觉得对方估计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不由担心道:“那怎么办?到时候民怨沸腾,殿下清誉何在?”

  李琤不以为然:“孤在太子之位坐了这么久,难道小小的谣言便能将孤推下去?”他冷嗤,“既然祝方说刘刺史有猫腻,那咱们明日便拜访刺史府吧”。

  ……

  刺史府。刘仪听到底下人禀告说按察使深夜召见祝方,不由恼怒:“这个祝方,我早就想除掉他,奈何畏手畏脚迟迟未下手。如今倒是让他坏了我的好事”。

  又问道:“京城可传来什么消息?”其他人摇头:“未曾”。刘仪将手中的金鸭香炉狠狠掷在地上:“没用的东西!莫非翅膀硬了不停我话了是吧?”

  属下闻声跪地,劝道:“大人,形格势禁,大人莫被气坏了身子”。

  刘仪双手撑着桌子在圈椅前坐下,从喉咙里沉沉嗬一声,眸光深冷,如毒蛇吐着信子:“无事,不听话的畜生,杀了便是”。

  他站在堂上踱步,反复思考许久,抬眉问道:“今日按察使身边的那个崔判官,我总觉得不对劲”。对方不过一个小小判官,虽然常年伴在帝侧,可通身有如此睥睨气势,实在惊人。

  他冥思苦想许久,依旧没有头绪。只好吩咐属下:“要仔细派人守住密室,切忌让人发现”。

  “是”。

  第37章

  次日, 按察使率众官僚前往重灾区,不论魏照生如何劝说, 太子始终坚持亲自去看。看着一意孤行的年轻储君,魏照生没了主意。

  本来太子下江南便非常危险了,如今还要亲自去瘟疫灾区,万一不小心染上疫病,这可怎生是好?这让他如何跟陛下交代,如何跟天下臣民交代。

  老臣的内心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太子还是去了。看到住在草棚子里的灾民,蓬头垢面衣衫不整, 被病毒和饥饿折磨得不人不鬼, 李琤双拳渐渐攥紧。

  现在要紧之事便是灾后重建以及找到官银下落。魏照生亲自安排属官各司其职,一部分督促重建住所,一部分安置灾民,还有其他的恢复农耕, 把农田种满庄稼。之前洪涝, 田里的庄稼早被淹得差不多。

  因粮草沉江,眼见直接从太仓调粮已经不可能。太子下令直接从隔壁的纯县, 灵县等地调粮赈灾。

  虽然借来的粮草不多,但总归能撑一阵子。至于后面的困难,再从长计议罢。等忙完一抬头,发现天色不知什么时候黯淡下来。

  刘仪也跟着忙前忙后,不过只是装个样子,没做什么实质性工作。他们虽戴罪,现在也还是官身。圣上押解回京的旨意一天没下来,他就一天没有处置几人的权利。最重要的是, 若是提前处置了,后面的戏还怎么演下去?

  刘仪不知道按察使心中所想,为尽地主之谊,也为了与对方搞好关系,他特地提出到清风楼里一聚。

  清风楼是本地最大的酒楼,生意兴隆,普通百姓平时连一个座位都难预订。他选在哪里,确实是打算用心招待。

  魏照生看了他一眼,笑道:“何必如此麻烦?本官还未到刺史府上做客,若要请客直接在贵府举行就是了”。

  他现在越看刘仪等人越气愤。若不是如今正处百废待兴之时,许多事情还需要他们。哪里还让人这么快活蹦跶。

  刘仪拒绝不开,讪笑着应下。离开前又不着痕迹看了眼崔判官,眼底带着探究。

  月色如练。薄薄一层光辉洒在院子,空中不时有萤火虫飘过,纺织娘在不知疲倦吟唱着。一派夏日好风光。

  刺史府。

  刘仪开席宴请,知道按察使不喜铺张,特地吩咐下去只上了十几个菜,且都是些家常菜。唯一一道比较贵重的六月黄,这是江南的特色水产,在京城那边显得贵重,到了江南,便显得习以为常。

  “幸得按察使大人相助,这江南的局势才能迅速稳定下来。公有擎天架海之才,实在令人佩服!”他举起酒杯遥遥一敬。

  魏照生也敬了他一杯。旁边的崔判官却不怎么碰酒,只默默无闻在吃菜,举止优雅,从容不迫,是世家大族里蕴养出来的贵公子。

  刘仪笑了笑,绿豆眼中散发着精光:“崔贤弟怎么不喝酒,是这酒的味道不够醇厚么?”

  李琤放下筷子,含笑道:“下官酒量不佳,还望大人饶过一回”。刘刺史还想再劝,魏照生却发话:

  “此次下江南是为了黎庶安危,天下宁定来的,不是为了吃喝玩乐,在公谋私。崔判官时刻谨记陛下旨意,实在令人敬佩”。

  被他这么一打断,成功揭过一茬。刘仪虽恼恨,却也无可奈何。本来敬酒也不是他的真实目的。实在是看那崔判官形迹可疑,令人怀疑,想借着敬酒试探一二。

  酒过三巡,崔判官借故出去寻找冬青之所。侍从带他出去。看着那绿色官袍逐渐消失,刘仪的眼神变得晦暗。

  甫一进后花园,他悄声走到侍从身后打晕对方。早守在旁边的青龙卫备身夏常从树上跳下来。因李福身材笨重又是东宫大总管,许多人都认识他,所以此番下江南李琤没有把人带来。

  更何况把他放在东宫,若是良媛有什么事,他也能照看一二。

  “有什么异常吗?”李琤眺望着远处的灯柱,虽顶着一张陌生的脸,通身的气派与寻常无异。

  “整个府邸守备不算森严,但是属下注意到后院碧湖旁有一间阁楼,看着破败不堪鲜少人涉足,但却有很多暗卫守着”。也亏他是青龙卫万里挑一的身手,方才在附近试探时才没惊动他们。

  “看来,刺史府果真有猫腻”。李琤声音平静,似是在陈述一个早已知晓的事实。

  夏常表面是他随行而来的随从,与之在外面说几句无可厚非。但是时间久了肯定惹人怀疑。李琤不怕怀疑,但眼下显然不是好时机。

  略微待了片刻,他又重新转身回去。刘仪注意力一直集中在空出来的位子上,看到人独自进来,不由疑惑:“崔判官怎么自己一个人回来的?带路的侍卫呢?”

  李琤抚茶盏的手放下,拱手行礼:“那位小兄弟走路不小心,摔伤了头。下官斗胆让他去处理伤口了。下官自知僭越,但是看那小兄弟的伤口实在是担心……”

  魏照生偷偷瞥他一眼,只觉得平日高高在上的太子,从未像现在这般卑微过。本以为对于这一身份转变太子会不适应,没想到不适应的反倒是自己。

  毕竟,看着太子动不动朝人行礼,他额上的冷汗都要冒出来了。心里只期望着,江南的糟心事都快些过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破镜重圆  先婚后爱  高岭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