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抛夫弃子之后_盖子拧不开【完结】(89)

  小太子软乎乎的小手揪着父皇的五爪龙袍,整个小身子窝在建平帝怀里,声音带着啜泣:

  “娘亲说,孩儿生来就大灾小病不断,若想驱邪渡厄,就不能造下杀业,那样会折损孩儿的福分”。

  “阿父,你说娘亲说的,是真的吗?”

  他整个身子扭股儿糖似的在建平帝身上扭着,把鼻涕眼泪一股脑往帝王尊贵奢华的龙袍上擦。

  李琤却丝毫不在意,只是用手制止小儿有些胡闹的动作。他蹙眉思考,向来运筹帷幄,稳如泰山的帝王,居然露出了一丝恐惧。

  是了,周儿身体不好,这些年他为皇觉寺重塑多少金身,才让佛祖庇佑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难道,因为今日之事,就要造下业报吗?

  可是,若不处置这礼部侍郎,他心里憋着一口气也发不出来。要不,就把人贬个官,不在自己面前碍眼就行了?

  李琤不想轻飘飘的原谅,因为一旦开了这个头,后面便会有无数谏官指着他的行为挑刺。

  他是帝王,受命于天,不需要听谁的话。谁也不能约束他。

  可帝王到底是怕了,害怕孝德皇后留下的唯一嫡子,在自己手上出了事儿。他无奈道:“好吧,就听太子所言,朕不杀他”。

  他知道太子有意为礼部侍郎开脱,可涉及到因果业报之事,皇帝还是心有忌惮。

  朝臣又是一个震惊,这场血雨腥风的命案,项上人头不保的谏言,居然就因为小太子随意撒几句娇,抱一下圣上,就这么解决了?!

  不带这么宠孩子的!

  可是,小太子现在是为礼部侍郎说话,为朝臣说话,站的是群臣这边。众位臣僚后知后觉明白,好似太子受宠,并不是什么坏事儿。

  起码,受益的是他们。

  你看,因为皇太子一句话,礼部侍郎就保住一条性命,这不是挺好的吗?

  可那年轻耿直的礼部侍郎,偏偏不认命,继续劝谏:“陛下,每年的祭祀大典斥资巨大,实在不该如此为之。为了生民着想,为了千万百姓着想,还望陛下三思!”

  建平帝勃然大怒:“孔恕敏,别以为太子为你求情,朕就不敢杀你!”

  “即使陛下要杀臣,臣也得把话说完。纵然如今天朝繁盛,百姓安居,国帑富足。可陛下若是再这般奢靡挥霍下去,迟早有一天,会置千万百姓于危殆之地!”

  “先皇后已逝,纵然陛下思念先皇后,也不该采取这样的方式!”

  年纪大一些的老臣,听到孔侍郎的话,简直震惊得下巴都要掉了。果真是初出牛犊不怕虎,这年轻的小后生,居然敢直面硬刚建平帝,实在是勇气可嘉!

  只是不知道,这孔侍郎的小命,今日能不能保住。

  建平帝怒极,当即把小太子放在一边,走到边上将青龙剑“唰”一下从剑鞘里抽出来,抵在孔恕敏脖子旁,咬牙切齿:“你找死!”

  第59章

  小太子被放在一边差点跌了个踉跄, 见自家父皇果真要动真格了,迈起小短腿噌噌往前跑去, 试图用手抓握那柄青龙剑。

  李琤担心剑刃锋利伤到他,手里的力气稍微松了些。李怀周仰头巴巴望着他,小嘴却没停下,稚嫩的声音响起:

  “父皇,您曾给儿臣念过《孟子》,里面曾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 斯得天下矣。

  “父皇作为一国之主, 若想得天下臣民之心,需得让臣民真正爱戴。可如今父皇的做法,动辄对朝廷忠臣打杀,若传扬出去, 实在是失了民心”。

  他一长串话说得有些累, 语罢直击问题根源:“况且儿臣也觉得,父皇此举极不妥当, 母后是寻常人家出身,即便仙去,九泉之下看到父皇这般挥霍国帑,心里也过意不去。

  “父皇,孔侍郎劝谏得没错,每年一次的祭祀,需请数万僧道诵念往生经,需在皇觉寺供奉数千盏平安灯, 一车车的香料燃烧如同柴草,僧道在东宫打半个月的醮。父皇,须知上有所好,下必趋之,您对那些个僧道如此偏信,如此这般下去,实在是不容乐观”。

  说着,他低下头开始打感情牌:“儿相信,若娘亲在世,也断不愿看到父皇这样做的”。

  朝臣听到一个五岁小儿对于民心政事居然有这样敏锐的理解,一时大为惊奇。孔侍郎也没料到这个年幼的小太子,居然与自己政见相和,且不怕触怒陛下,敢直接点明其中弊端。

  看着那尚显得瘦弱矮小的皇太子,孔侍郎居然感动得一塌糊涂。有太子为他求情,就算今日触怒龙威人头落地,他也知足了。

  朝臣感叹太子聪慧的同时,心里暗暗想:多好一太子!小小年纪就为着百姓说话,为着他们这些个内官说话。

  不知不觉,太子仅凭这小小一件事,居然获得众位臣僚的认可。

  李琤听完太子之言,似乎有些不敢相信。他不信一向依赖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尊崇不已的孩子,如今为了先皇后的祭祀,居然能与他闹出如此大的分歧。

  看着这天真懵懂的孩子,建平帝居然头一次觉得,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错了。

  他冷笑,脸色阴沉,视线晦暗不明,对着太子的话也不复方才那般宠爱,带着十足的噬人:

  “太子,那是你亲生母亲,你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难道这些年听的筵讲都听到狗肚子了吗!”

  “阿父,正因为她是我母亲,儿更要规劝阿父,人死不能复生,阿父该往前看才是”。

  “住口!”建平帝勃然大怒,眼前噌地涌起熊熊怒火,择人而噬的目光几乎要把皇太子生吞活剥。

  “她一定会回来的,只要朕心诚,只要朕偿还了这一世的罪孽,她就会回到朕身边!”

  这天下都是他的,他是天下万民的君父,纵使他要做什么,任何人也丝毫不能置喙!他是天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谁敢阻拦,都得死!

  建平帝粗重喘息,额上青筋暴起,冷汗一滴滴滑落,依旧俊郎的眉眼中,已然遍布着痛色。

  太子从未见过父皇这个样子,不由得心神一震。

  “她会回来的……”李琤捂着胸口,目光涣散,喃喃自语道。

  说完最后一句,整个人已经痛得没有知觉。

  “父皇!”

  “陛下!”

  ……

  李琤终于梦到梁含章了,奇怪的是,他梦中的章娘显然不是后来印象中的样子,而是梳着稀松小髻,蹦蹦跳跳的小孩儿。

  李琤见过那个小孩儿,那是自己在长孙府战战兢兢,如临巨渊的日子中,唯一的慰藉。

  可,昔日那小女娘,居然变成了章娘的样子,还是章娘小时候。虽然建平帝没见过梁含章小时候模样。但直觉告诉他,这就是章娘,世上独一无二的小女娘,他放在心上的小女娘。

  他看着珠圆玉润的小团子,皱眉时眼睛上瞟,嘴唇抿成一条线,与李怀周那小子一模一样。李琤忍不住失笑,合该一样的,她们是血脉相连的母子,身上有相似之处再正常不过。

  他喜欢这样的相似。

  建平帝想在梦中好好与小女娘说一次话,拉一下她软乎乎的小手,直视她的眼睛。问她:他知道错了,他不奢求女娘的原谅,只求女娘的脚步慢一些,再慢一些,让他能追得上。

  自五年前,良媛被帝后下药,后又自己造成惊马之象坠下山崖,李琤连夜带着青龙卫亲自去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回想那天晚上,建平帝觉得,当时的呼吸是刺痛的,声音是颤抖的,连一向稳健的身形,都有些微踉跄。

  他希望自己的良媛能平安无事,在山崖的某一处地方等着他。他动作要快,一定要快,否则良媛可能看不到他,撑不下去了。

  可令建平帝没想到的是,在山崖里找了整整一夜,看到的场面却是一群凶猛的黑狼,正在享用着它们的战利品。

  而那战利品,即使被撕咬得血肉模糊,只剩下一滩血迹和几片沾着血腥味儿的布料。

  再看看地上的珠翠,那是良媛出门时,他亲眼看她戴上去的。

  如此,葬身狼群之口的人是谁,已然不言而喻。还有一种可能,她并不是葬身狼腹,而是在坠落山崖时,就已经毒发而亡。

  那晚,众人看见,熬得双眼赤红的太子殿下似乎疯魔一般,举着大刀犹如孤魂,手起刀落,将山上那群黑狼逐一杀尽。

  鲜血染红他眼,狼牙划破他矜贵的衣衫,他头冠掉了,头发散了,整个人站在那里,手里握着那柄滴着狼血的大刀,眼里满是阴霾与痛苦。

  自那日后,太子大病了三日,躺在床上神志不清,被烧得通红的脸兀自转着,嘴里不断呢喃:“章娘”。

  李福看得心疼,好容易小殿下的烧退下来了,他这个当父亲的又病成这般模样。还有良媛,如此年轻的生命,就如一阵青烟般,消失在了东郊的山崖上。

  期间帝后出宫来瞧过太子几次,看到太子把自己折腾成这个鬼样子,王皇后也是恨铁不成钢,指着他鼻子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破镜重圆  先婚后爱  高岭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