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言嘿嘿一笑,嘴都咧到了后脑勺,三郎自打上次牵着东隅小娘子回来,两人的关系好像亲近了不少,阿爹盼了许久的大喜事,估计要不了多久了。
“她今日去哪儿逛了?带够人了吗?”
“说是去万佛寺看李九娘,墨甲跟着呢,您放心……”
“咻!”
一个如金蛇狂舞的鞭影飞来,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舞得不知天地为何物。
刚有了点笑影的面上,渐渐覆上一层寒霜,黑亮的眼眸,仿若幽不见底的深潭,唇角掀起一抹冷笑:“这叫带够了人?”
墨言微微张着嘴,神情茫然了片刻:啊?小金鞭是人吗?
他瞟了眼自家郎君的脸色,到底不敢说什么,只在心底默默呐喊:东隅小娘子,您自求多福吧。
显然,满载而归、玩得红光满面的小娘子显然没有听到他的祈愿,她一进院门就兴奋挥手:
“墨言!今儿结束得这般早?少卿也回了?看,我给你们带了千山稣新出的点心,快来尝……你眼睛怎么了?没睡好抽筋……”
“小神婆!还不快滚进来!”
一道闷雷从里屋滚到大门口。
东隅一个激灵,手中盛点心的竹筒被抖到地上,她朝墨言做口型求助:怎么了?
墨言不忍心地闭了闭眼,示意她直接进去。
东隅磨磨蹭蹭地挪了进去。
“少卿今天辛苦了,公务太累了吗?用膳了吗?我给您带了不少好吃的呢……对了,我今天还给墨叔买了好茶叶,给掌事娘子们买了极好看的蜀锦帕子……”
一气说得嘴都干了,冷面少卿一直沉着脸看她,没有表情的眼眸就像两个黑洞,仿佛要把她吞没。
她艰难地咽了下口水,委屈巴巴地看回去,她着实没招了。
“你答应过我什么?”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话,寒意逼人。
“答……答应了什么……不惹是生非,不能单独见谢缈之……嗯……还有带……带护卫……这些我都……都做了,对,都做到了。”
他忽地一笑,没有一丝温度,让人瘆得发慌。
“嘶……”
东隅抬头一看,小金灵被人倒挂在房梁上,似乎被人关闭了灵力,被吊得黑眼珠子都凸了出来,她顿时僵在原地,怎么把它给忘了……
“法器之于你,便是剑客之剑,医者之针,一旦离身便是自断臂膀,陷自己于死地。在齐王府中,若不是你让金鞭离身,便不会被李九娘掳走,也不会在万佛殿中遇险……”
东隅委屈极了,忍不住小声反驳:“可……可是……我那会儿是怕您遇上危险,才……才……”
“查猫鬼案时你无端陷入昏迷,我便告诫过你要随身带着金鞭,我这次再把话说得明白些,往后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许让金鞭离身,听清楚了吗?”[1]
东隅猛地抬头,眼睛红红的,鼻头轻微抽动,像极了闯祸后被她训斥的玄猫。
墨淮桑情不自禁伸手,轻柔拭去她眼下的泪痕,幽幽地叹了口气:“我的命并不比你的贵重,懂吗?”
东隅的动作突然停住,仿佛被定在原地,瞪圆了杏眼,呆呆看向横在眼前的手掌,脑子里只反反复复响起一句话:他这是摸我脸了?
“咳咳。”墨淮桑掩唇,倏然转身,对着受罚的金鞭,目光又锋锐如利剑。
“法器有灵,护住是本能。我不管你是什么上古灵物,最后会成蛇还是变蛟,既认了主,护她周全便是你的唯一使命!”
他伸出手指,虚空狠狠一点鞭身:“大雄宝殿外,你感知到主人方位,心焦护主本没错,可你不该被兴奋冲昏头脑,显影于外。”
“那日金光冲天,如同暗夜明灯,你是生怕那些死士找不到人来砍吗?你到底在护主,还是在害人?”他的声音陡然拔高,“从今往后,你若敢再擅离她半步,再敢冲动行事,我便亲手将你沉入北海寒潭,永不见天日,听明白了吗?”
小金鞭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
“听明白了。明白了。”东隅被他如惊雷般的声音炸回神,替可怜的小金灵答应着。
墨淮桑横了她一眼,倒不再出言训斥。
东隅清了下嗓子,小心觑了他的神色:“您之前讲,有话给我说,就是这事儿?”
那双好看的杏眼,直勾勾地望向他,被水洗过的清丽眼眸,澄澈如浸在冰雪里的琉璃,纤长睫羽一眨,好似在他心间轻挠了一下,呼吸都变得越发急促。
喉结剧烈滚动了两下,他错开视线,看向院中拎着大包小包的侍卫,故作冷淡:“我要说的是,你给墨叔他们买了东西,银子便从你本次的赏赐里扣。”
彻头彻尾的冷意,再次让东隅僵在原地。
这是温暖的人嘴里能说出的话吗?她从未如此刻这般心寒彻骨。
“呜哇哇哇哇哇哇……”
东隅再也忍受了,放任自己嚎啕大哭。
一直侧耳听着里屋动静的墨言,再次一言难尽地闭了闭眼,心里直感叹:阿爹,三郎他又把小娘子惹哭了,墨府迎来女主人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东隅这次哭着哭着就把自己哄好了,墨叔、赵大娘、林大娘、诗画、书琴……都是喜欢她的人,她也喜欢他/她们,用自己辛苦攒的银子,给他/她们买好东西,她一点儿也不觉得委屈,嗯!
只是回京城的路上,东隅极有骨气地没有理抠门的冷面少卿,反正没有案子呢,非公务时间,请恕她不奉陪。
哼!
-----------------------
作者有话说:
1:详情请见《五瓣梅》卷。
一幕(姨母)碎碎念:
呜呼~咱今儿就不打打杀杀、见鬼视妖了,来点放松的日常看看~
PS:妹宝真的好可爱啊,萌得俺满地打滚,小墨这就被反撩了啦~~~
第81章 奉旨相亲?
墨淮桑一行, 不紧不慢地走了近一个月,终于在九月底,抵达京城。
六月初离开时, 酷热的暑气蒸腾如笼,如今归来, 长安城已浸在深秋的寒凉里。
萧瑟的秋风卷过朱雀大街, 卷起满地枯黄的树叶,又扑向平康坊,把墨府檐下的素纱灯笼吹得晃晃悠悠。
自打接到郎君即将返京的书信, 墨大掌事早早命人将府上洒扫了一遍,日日派人在城门口等消息,只待主人回府。
因此,墨淮桑的马车一入城,墨大掌事领着阖府掌事、管家娘子、仆从, 在石阶下并作几行, 翘首望向长街尽头。
当那辆风尘仆仆的马车终于辘辘驶近, 稳稳停在阶前,压抑了多时的激动欢喜顷刻迸发。
“恭迎郎君回府!”
在墨大掌事的带领下, 众人行礼的喊声震天, 沉寂许久的墨府终于迎来久违的喧闹。
玄猫被吓得一激灵, 在墨淮桑下车前,便一个箭步跳出帘外,朝水阁跑去, 离家四个月,是只猫都想念它的窝呀。
“墨叔,辛苦。”墨淮桑快步上前,声音依然清冷, 但眉宇间的霜色消融了许多,将墨大掌事一把扶住,“都不必多礼,诸位都辛苦了。”
“三郎,东隅小娘子,可算回来了。”墨大掌事满眼心疼,声音带着哽咽,“怎的好似消瘦了不少,这次在外奔波近四个月,您何时受过这种苦啊……”
东隅眨了眨眼,看着突然变得话多的墨大掌事,心底生出一点促狭的快意,哼,平日冷面少卿总逮着她教训,如今也轮到他尝尝被人念叨的滋味。
墨淮桑确实颇感无奈,朝墨言甩了个眼风。
“阿爹,三郎好端端回来了,您就好好给他补补呗,我们为了赶在宵禁前入城,连午膳都没用呢,您看……”
“什么?怎么做事的?你竟敢让三郎……看我不收拾你。”墨大掌事眉头皱成川字,朝厨下的仆从招手,“陈大娘,快,速去准备,热水,先打好热水……”
一迭声的吩咐下去,仆从们脚步纷杂,开始穿梭,墨大掌事自己往庖厨里行去,墨淮桑看着他的背影,暗暗舒了口气。
这边刚松弦,那边又热闹起来。
圆圆脸的侍女书琴,领着几个小丫头欢呼着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把东隅团团围住,拉手的拉手,拽袖子的拽袖子。
“东隅小娘子,您终于回来了,这几个月京城里又出了不少新鲜玩意儿,发生了不少趣事儿……”
“怀州好玩还是益州?”
叽叽喳喳的声音吵得墨淮桑皱眉,下意识想加快脚步回主院。
可饶是两耳生疼,他仍然压着步子,听着东隅和她们闹作一团。
“益州好吃的好玩的也多,他们用那种长嘴壶倒茶,嚯,厉害极了……就是蜀道难走,颠得我魂都快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