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德接过来,打开盖子涂,边涂边忍不住笑。他不明所以,但被她笑得不舒服,蓦地站起身,杵在她旁边。气势很可怕,好像在催债,实则就是等她涂完还给他,他好放回包里去。
晚上睡觉,林妮德睡床,盛家灿睡在床尾的沙发上。灯灭了,室内很暗,两个人望着同一片天花板。居民楼前种了树,树影沿着窗爬入,影影绰绰,塞满了室内。
又是风。好像还是山里那阵风,又好像不再是了。
林妮德说:“智能手机越来越多了。”盛家灿说:“是的。”“都在西单大悦城排队买iPhone4。”“嗯。”“你有微博账号吗?就是刚出来那个,学推特的。”“没有。你呢?”“我当然不用,除非能赚钱。想一点好处都不给就听我说话,想得美。”“确实,”他好像笑了一下,片刻后,莫名地说,“我想关注你。”
话题到此为止,一片寂静。
林妮德又说:“你明天要去哪?”盛家灿说:“去拍一个封面。”“拍你?那你可要好好表现,好好摆姿势,多笑一笑。”“……”“逗你玩的啦,我知道是你拍别人。有明星?”“嗯。你喜欢明星?”“不怎么。”
对话又断掉了,可还没有结束。看不到脸时,谈话变得愈发安宁、澄澈。四周万籁俱寂,听得清蜻蜓抖动翅膀的声音。黑暗里,两个人默不作声,好像各自准备着,等待着,要向对方伸出手。
盛家灿说:“明天我会很早起,要开沟通会。你几点——”
这一回,林妮德没有接下去,也没有发起其他话题,她只问:“你未来计划在哪生活?”
短暂的沉默后,盛家灿反问:“你呢?”
第63章 第三部分20(中)
过年时,他们一起去北京待了几天。家人生疏,倒是有工作中结识的朋友想接待,被谢绝了。接待是好,有人接有人送,还有车有住处。但两个人只想自顾自地去,自顾自地走,由人安排,麻烦人、欠人情是其次,主要没那么自在。
收拾行李时,妮德笑嘻嘻地说:“要是我大伯,肯定乐得不行。有人接待,多大的排场。他们那种人,就喜欢这样的。”
盛家灿正叠一条毛毯,头也不抬:“不能理解。”
提到大伯,又要想到审判的进展。审判在市中级人民法院,这几个月,林妮德往返了几趟。父亲是最先和主要动手的人,伯父因为只是主导,动手较少,可能刑罚更轻。林妮德已经和律师沟通了好几次,争取一个相对合理的结果,至少伯父要和父亲接受同等的下场。
林妮德习惯保持笑脸,即使在思考不痛快的事,也不轻易改变表情。等她回过神,屋子里格外静。她去看另一个人。
年末通常是时尚摄影师最忙的时段。即便不去活动拍名流和明星,也要给品牌和杂志拍片,一年的尾声是高强度输出期。盛家灿稍微坐一坐,转眼间,头靠着墙就睡了。
她走近,在椅子前面蹲下身,近距离看他的脸。他穿一件浅色的上衣,面料柔软,松散干燥,手臂搭在叠到一半的毛毯上,手背朝上。林妮德伸出手,指尖滑进他掌指关节中间,摩挲那里的皮肤。然而,才摸了没两下,底下的手突然翻转,盛家灿并没醒来,身体先动作,捉到她的手,径自握住了。
妮德吓一跳,轻轻抽出去。他这才睁开眼,蹙眉站起身,背过去低声说:“对不起,收拾一半睡着了。”
她若无其事地说:“我也要整理了。”
都不是第一次去北京。盛家灿自不用说,打小就来了的。林妮德之前也来过,为了工作,还有一个园林的学长在这里注册的工作室,专门给庙里修园子,她过来参观。尽管不是旅游,当时的行程仍不紧张,也有安排闲逛的时间。可她哪也没去。不知为何,天安门、故宫、长城都没有吸引力了。去除掉赋予它的东西,任何景点只是一个地点。
这次是单纯的旅行。两人早上起得不早,慢慢悠悠,在酒店吃了早餐。林妮德喜欢中式的饮食,面条、包子和豆浆,悄悄观察,发现盛家灿吃的都是吐司和咖啡。她心想,他们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这一年,北京冬天依然下了雪。他们去逛颐和园,没什么特别的原因。没有太多人,完全不拥挤
。
雪越下越大,对外公开的阁、堂和楼都装了厚厚的门帘。雪景太美了,落在宫苑间。白的雪倚靠在绿的、红的的砖瓦上。他们进了室内,没有风,暖气开得很足。盛家灿脱了外套,穿一件黑色的衣服,问她要不要喝水。她望着他的脸,很慢地展开笑。
一片安静。妮德在想,以后再也没必要去类似的景点了,都不会超过这次的。她问盛家灿:“你喜欢夏天还是冬天?”盛家灿说夏天。林妮德想,冬天是很冷,没有棉衣穿会很为难,冻得哆哆嗦嗦的过去很难忘。但现在都过去了,而且,这一刻很美好,她喜欢冬天。他们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晚餐是盛家灿的姐姐请客。同父异母的姐姐和他关系尚可,尤其他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两边联系更多。这不算势利,社会身份也是身份的一重,构成评价某人的指标之一。
姐姐不知道林妮德和盛家灿认识的渊源,只当是正常交往的男女。她现在在大企业的法律团队工作。姐夫在外交部就职,现在在摩洛哥,没法来。饭桌上,三个人聊了很多。姐姐健谈,林妮德又是最左右逢源的。盛家灿总觉得隐隐不安,他姐常出其不意,一语惊人。
果不其然,饭吃到一半,姐姐突然抛出惊雷:“年纪这么大了,拖不得了。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别说盛家灿,林妮德都停顿了。新华网公布,201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按照这个数据,林妮德和盛家灿都超标了。盛家灿呛到了,拿着手帕咳嗽。林妮德倒是很快恢复笑容,也没作答,继续大口进食。
姐姐已经叨念开了,如果他们结婚,要买车买房,还要拜访父母。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值得庆幸的是两个人经济条件都不错。姐姐还说出自己的真心话:“你们要生小孩吗?不过小林,我跟你说,我建议慎重。”
林妮德说:“怎么说?”
姐姐说:“真受罪啊,小命都快没了。现在时代发展,很多东西都更新得快,你不停工都要玩儿命学,怀孕罢工,那还得了。等生完回来,哪里还有你的位子?我要没生娃,肯定要比现在多赚起码这个数。妈妈和婆婆公公是帮了忙,但是吧——”
“你自己肯定出力最大。”
“是呀!”姐姐说着,叹了口气。
林妮德笑着说:“我会慎重考虑的。”
吃过晚餐,两边人散了。姐姐自己开了车,提醒他们喝酒不能开车,要坐牢的。盛家灿弯下腰,靠到车窗边,轻声跟驾驶座上的姐姐说话,让她到家打个电话。再回头,他发现林妮德不见了。
她又消失了。
盛家灿站在原地,等了一会儿,拿出手机。没有新消息。拨了个电话过去,没有接通。他并不焦急,至少看起来是这样,退出通话,看了眼时间,准备等三十分钟。假如没有等到,就自己先回去。
今晚月明星稀,明天大概率是晴天。再见面时要跟林妮德说。他想。
几分钟后,林妮德回来了,怀里抱着一个花盆。花还没开,只有花苞。她送给他。
盛家灿接过来,在别人看来,他是没表情、无感的,但妮德能看出来他很高兴。他捧着花盆,徐徐转动,观察茎叶的情况,数花苞的数量。
“那边的花店买的。”林妮德笑嘻嘻地说。
“谢谢,我很喜欢。”盛家灿回答,“我们要抱着回去吗?”
他们说好了,今天步行回去。虽然路程很远,要走很久。预先约定了,特意选了距离恰到好处的餐厅,也不想变卦,只好捧着花盆走夜路。
城市也种植树,人类离不开树木。人行道旁有灌木,不在商户盘踞的路上,路灯变得格外显眼。车在一旁的马路上轰隆隆驶过。关于生育,林妮德不用问盛家灿的观点也知道,在油管上,她看到过他同学发的视频。互联网真好,什么都能知道,最好要懂得外语,毕竟翻译功能还没遍布各处。视频里的人讨论Anti-Natalism,反出生主义。他赞同了大部分想法。
他们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林妮德想。盛家灿和她之间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比如他会把她的东西整理走。比如她因为工作太忙爽约。假如一起生活,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暮色中,盛家灿忽然说了一个时间点:“元旦放假的晚上,留在学校里的时候。”
“怎么了?”林妮德猛地回过头,发现他表情仍然很平静,没在看路,牢牢盯着那盆花。此人收到礼物,全神贯注在礼物上。
从二十世纪跨越到二十一世纪的晚上,林妮德和盛家灿没回山上,留在学校复习。到夜里,他们出了一趟校门,漫无目的,在街上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