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打开WPS云文档里的这份书单,确认不仅仅加密处理过,还设置了打开权限,任何人都必须向自己申请才能打开。
苏黎仔细研究那个拍下《孤身绝壁》和《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的买家:好运气的小公主,地址、电话,都不认识。
如果不是巧合,那么这个小公主就是中标的张小梅,那么也说明她库存不足,所以才慌不择路地到晨曦书院的网店里买这两本书。同理,她的其他书籍的库存也可能不足。
苏黎并没有在自己的商业管理系统里查到与书单类似的出库单,她打电话给跟她关系很好的那几个出版社代理和图书批发商,请他们查一查最近有没有类似的订单,请他们接到类似订单时,告知她一下。
商业天生有逐利的本能,不可能要求批发商有生意不做,但是,毕竟有十多年的默契合作,告诉苏黎卖给谁,也还是能做到的。
晨曦书院内部怎么处理,却有些棘手。
苏黎既不愿意留下漏网之鱼,又害怕伤及无辜,更担心牵一发而动全身,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摧毁自己公司的整个架构,使得公司业务陷于瘫痪。
第25章 送外卖的白痴女人
一个短信提示音响起,是吴月:“苏小姐,只是一个十二万的订单,处理好晨曦书院的问题,以后还有机会。”
苏黎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这条短信读了好几遍,吴月至少有三层意思,第一,那天的谈判文件不是今天自己交给她的那份,问题出在晨曦书院。第二、她希望这笔订单能顺利完成,让苏黎不要出手阻挠。第三、她以后会补偿苏黎。
苏黎忽然冷静下来,自己被愤怒冲昏头脑,满脑子充斥着被信任的人一次又一次利用完还要再来一次的怒火,只想着如何阻止对方顺利完成这笔订单。
其实,在商品流通和物流业如此发达的今天,稀缺的是客户和订单,不是商品和供应商。
对于苏黎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出谁是内鬼,谁是晨阳书院,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内外勾结坑害了晨曦书院多久,做过些什么。
苏黎有些懊恼,不过是一个十二万的订单,自己就这么乱了阵脚。刚才两个电话,打草惊蛇了。
苏黎把书单中那些小众的、市场上比较稀有的书籍加入实时销售监控后,开车返回晨曦书院。
回到店里,苏黎开始清查圆通店最近两年来的销售报表、盘点报表、集团订单、购销合同和招投标合同。
果然,如苏黎所料,从去年十月到今年三月,圆通店的销售增长缓慢,盘点亏损率有一点上升,基本没有新增的大客户,没有新增的书籍和办公用品集团订单和中长期购销合同。有几份延续了两三年的办公用品供应合同,也在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到期后没有续签。苏黎记得当时苏建文告诉她,谁谁谁是集团公司收回了办公用品采买权,改由集团公司统一配送,谁谁谁是采用了一个价格比我们低、产品比我们次的供应商,谁谁谁是换了采购,谁谁谁是上层强制要求换供应商……
一个星期,苏黎会到圆通店两次,其他时间都是苏建文在管理。苏黎会统一安排进货和各种促销活动,零星补货、调货、特价由苏建文负责,他可以查看圆通店货商报表、客户报表、进销存报表以及各种购销合同。但凡苏建文参加的招投标和竞价谈判,成功的订单,苏黎都会把销售划归圆通店。圆通的利润在除去其他各种费用之后,苏黎会将其中一半,以工资和年终奖的形式发给苏建文,虽然所有投资都是苏黎一个人出的。
因为圆通店的利润给了苏建文一半,因为苏建文是苏黎的堂弟,苏黎绝对地信任他,所以放任他在圆通店完全独挡一面,从报价、谈判、签合同、下单、送货、收款,他都可以一手搞定,也就是这样,让他的胃口越来越大。
当然,从业务部成立至今,这十多天里,也没什么新客户、新合同,但是,他们领出去作为礼品的春茶可是比去年同期多很多。
查看考勤表,苏建文每天上午来打卡后就报外勤出去,他每天报备要去拜访的客户可不少,所以,下午下班基本不回来打卡。但是,这些客户里,几乎有一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不再有销售。
看着自己统计出来的,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流失的客户和订单,苏黎觉得自己简直蠢透了。沈涛那些最新款的大牌包包,婚房必须是九十平方米以上新房的要求,自己居然愚蠢地认为那不过是小女孩自不量力的虚荣。
苏黎忽然明白,段小钢说这种单打独斗的小商店模式没前途是什么意思,是的,单打独斗,你注定无法事事亲力亲为,势必一人身兼数职,无法做到每个人 各司其职,高效率的相互制约又相互合作,你一旦企图发展壮大,就必然会失去控制。
前几年,小舞和段小钢店里也出过这样的事,那时候苏黎还暗自庆幸自己运气好、看人眼光好,其实,没有人能逃脱,这大概是生意人的宿命。
六点钟,快递小哥来取快递。
张亚捏着一张发货单,带着疑惑问苏黎,“苏姐,这单书真的不发快递?真的按她要求的发美团跑腿?我跟她说了美团跑腿不包邮,她就是不补邮费,还想发同城”
这个小公主要求发美团跑腿?张亚以为苏黎让她不发货的原因是买家要求发同城快递而不补邮费?
苏黎接过发货单,走到打包台,看着已经配好货的八本书,“我正好去那边,我带走,给她送过去。”
她收拾好东西,拿出抽屉里给送货小弟的备用手机,拎着书走出晨曦书院。
坐在车上,苏黎拨通了收货人的电话,“你好,我是美团跑腿的,你的地址定位准吗?我按定位给你送货来。”
接电话的是一个年轻女孩,那边声音有点嘈杂,她在走路,嘈杂声渐渐小了,“我听不清楚,你等一下,我这边有点乱,好了,你说什么?”
苏黎按美团跑腿送货小哥说话的方式说着,“我是美团跑腿,我帮你送货过来,北晨花园3号门对吗?定位准不准?”
“送什么?”
“好像是书,对,书,《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按你的定位送吗?”
“啊!不!不!不!不送那个北晨花园,送圆通路29号,你百度一下。”
圆通路29号?苏黎有点不想信自己的耳朵,那是曾经的晨曦书院圆通店的门牌号!
电话里传来一个模糊的声音。
“唉,唉 ,送书的,这里,这里,陈丽华?对对对,是我。”女孩应该是在回答他。
“地址不对啊?你定位的是北晨花园。”苏黎想要再次确认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你从幸福路过来,圆通路比北晨花园近多了,你占便宜了还嚷嚷什么?圆通路29号,你自己百度一下,快点送过来,我急等着要的。”女孩很不耐烦地说。
“你等我查一下,圆通路29号,是那个什么晨曦书院圆通店,对不对?”
“是的,是的,晨曦书院圆通店,这是原来的,以后要叫晨阳书院了,你快点,笨死了,怎么这么笨,还送什么外卖。哎!哎!送货的,你帮我搬进去啊,放大门口算什么,哎,你没听见?帮我搬进去,哪有你这样送货的,哎,你怎么就走了,太过分了。”
苏黎听着她在电话里呵斥送货的小哥,对啊,陈丽华,就是那个总穿着红色紧身裙的妖娆妇人的名字。
“送外卖的,你快点给我送来,晚了我一定投诉你的,听见没有!爸,妈,出来搬书。”张小梅挂断电话。
“让我搬?出钱请工人做什么?”陈丽华正是一肚子的火气,每天灰头土脸地守着装修,好不容易差不多了,现在又每天让她来搬书,早知道开个书店那么辛苦,还不不如不开呢。
“不叫你搬,叫谁搬?阿文?阿文要录信息,小赵?小赵也要录信息。你过来啊,一起搬。本来根本没有这些事,还不是你作出来的。真的,妈,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阿文怎么跟你说的?合同都签了,让你第二天意思意思压压价,能压压点,那个女人不让步就算了。让你每天到店里守着,再压压价,只不过是为了不让那个女人起疑心。阿文都说了,那个女人是个圣母婊,吃软不吃硬,你倒好,趾高气扬地跟人家吵。”
“我还不是为了省点钱,压一点就能省几万块呢。”
张小梅一听,怒火腾地就冒出来,“省个屁的几万块钱,原价转过来都是我们赚。无缝对接,你懂不懂?从那个女人手里转过来,第二天就开门营业,每天至少卖三千块钱,你又不是没见过,开学,那一天能卖好几万呢。晨曦书院,晨阳书院,就差一个字,我们就说还是原来的晨曦书院,只是换个名字。阿文都跟原来那些小姑娘谈好了,愿留都留下。”
陈丽华撇撇嘴,“又破又旧,现在崭新崭新的,新店新气象,有什么不好?”
“旧?旧的不好?为什么要迷信百年老店?大家买了八年了,老店,老样子,老面孔,大家放心,你明白吗?还有那些批发的送货的,一笔都不耽误。现在可好,谁都知道书店换人了,送货的一笔都没送成,被人家骂死,信誉都没了,以后谁还找你签合同?还会要你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