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礼物_钦点废柴【完结+番外】(166)

  不久,戴四海回了三个比大拇哥的表情。

  阿莲回了一条语音。

  戴柯点了转文字,内容有点奇怪。

  “哥哥,姐姐为什么穿这个衣服?”

  戴柯凑耳边听,果然是带鱼的声音。

  梁曼秋以为戴柯来了工作上的消息,放慢脚步,没催促打搅。

  戴柯喂了声,让她凑过来听消息。她的手机塞包里,戴柯拎着包,懒得拿出来。

  听完,梁曼秋轻快一笑,圆扇不由打了一下身侧。

  戴柯也发语音,一本正经:“她不是姐姐,她是古代人。”

  带鱼:“她是古代人?那她岂不是活了几千年?”

  戴柯:“以后你见到她,不能叫姐姐,要叫千岁。”

  梁曼秋脸颊挨着他的上臂,隔着羽绒服,依旧感受到肱二头肌的结实,北方的寒冬里,戴柯一身肌肉热力满满,更具安全感。

  她说:“你又逗弟弟玩。”

  戴柯:“再不逗他能记事就记仇了。”

  梁曼秋:“我10岁能记事记仇,也没见你收敛。”

  戴柯:“你打不过我。”

  梁曼秋淡淡睨了他一眼,“以后我叫弟弟帮我出头。”

  揍他。

  戴柯说:“带鱼那么弱鸡,你还不如指望我们儿子。”

  梁曼秋愣了愣,薄恼红了脸,掐了一把他的肱二头肌,“谁要跟你生儿子。”

  这是戴柯第一次明确提及他们的以后,虽然以开玩笑的方式。他们的初中同学里,不念高中或者大学的,基本都结婚生子。按现在的速度,他们妥妥的晚婚晚育。

  戴柯:“那就生女儿。”

  梁曼秋正要反驳,一对穿着旗装的母女从身边经过,小女孩摇着圆扇蹦蹦跳跳,旗头的流苏摇摇晃晃,妈妈紧忙提醒地板不平,不要乱蹦乱跳。后头还跟着一个衣架似的爸爸,身上挂满包和外套,端着相机各角度抓拍。

  戴柯也留意到梁曼秋的目光,悄声说:“女儿多可爱。”

  有那么一瞬间,梁曼秋好像被他说服,幻想自己也有一个可爱的“小格格”。

  “说不定来个儿子,让你重走一遍阿伯的路。”

  戴柯:“再来一个小D,我就有经验了,看我不治住他。”

  梁曼秋笑了笑,不再辩驳,提醒他注意脚下,地板砖坑坑洼洼,容易崴脚。

  北京旅游没有淡季,只有旺季和旺旺季,目之所及之处,人头攒动,解说员举着各色小旗子,领着游客扎堆介绍故宫历史。乌泱泱的一片,像群臣赶早朝。

  梁曼秋和戴柯沿着中轴线走走停停,标志性建筑多拍几张,人少的巷子多摆几个造型。没带自拍杆进来,合照只请热心路人帮拍了两三张。

  戴柯一向不爱拍照,以前家里没有相机,戴四海也没心思每年拍全家福。戴柯一般和梁曼秋去他外婆家拜年,两人才会同时出现在亲戚的相机里。

  而那些照片,往往不会特意给到他们手上。

  可以说一路成长,他们在一起之后,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合照。

  起初,戴柯的拍照水平像拍证据,主题光线充足,细节完备,就算过关。

  梁曼秋很少挑剔戴柯,所以“有幸”见到许多自己意想不到的姿态和表情。

  梁曼秋小心翼翼问:“原来我在你镜头里这么奇怪的么。”

  戴柯:“像素出的。”

  幸好手机像素有限,不然梁曼秋会清晰成“梁曼丑”。

  后来,梁曼秋慢慢调整要求,把模糊的氛围概念,换成数据性的表述,比如人和景出镜比例多少,建筑的边界线要放置在九宫格的哪里。

  最重要的是,各种拍戴柯的马屁,马屁拍得好,野狗都能训成警犬。

  戴柯终于拍出勉强可存底的照片。

  在故宫溜达一天,背阴处比较寒凉,有太阳的地方才稍为暖和。向阳的长椅都坐满人,路边适合席地而坐的台阶也堆坐着不少,梁曼秋和戴柯还等了一会,才空出适合两人坐的空地。

  梁曼秋笑道:“我还是来这边之后才爱晒太阳,不晒太冷了。”

  以前在海城,只有躲太阳的份,就算冬天,宁可在家烤小太阳。

  戴柯挠了下刚洗了手没补润肤霜的手背,“这边一会冷一会热,穿穿脱脱太麻烦了。”

  梁曼秋挤了护手霜蹭给他,“主要还是干燥。”

  戴柯仰头灌了大半瓶水,梁曼秋趴在支起的膝头,看麻雀偷偷摸摸叼食地上的食物碎屑。

  戴柯把瓶子怼到她唇边,见她摇头,便拧好盖子,“累了?”

  梁曼秋:“还好。”

  “还好,”戴柯怪声怪气学她,“脚快断了吧。”

  “哪有那么夸张,”梁曼秋在他洞悉一切的眼神里败下阵来,嘟哝道,“脚脖子有点酸而已。”

  “而已,”戴柯没完没了,“你每天的微信步数很少超过一万步,今天快两万了。这个强度,哪受得了。”

  梁曼秋撒娇:“哥哥,晚上回去你帮我按摩按摩么?”

  戴柯:“我只喜欢按摩肉最多的地方。”

  梁曼秋下意识留意周围,没人听见,才淡淡睨他一眼。

  戴柯忽然正经说:“你走不了那么多,就不用安排那么多行程。我来看你,顺便旅游。不要本末倒置。”

  梁曼秋说:“你难得来一次,总想带你去多一点地方。”

  戴柯:“又不会只来一次。”

  梁曼秋:“难说。”

  工作没有上学自由,梁曼秋还有寒暑假,戴柯工作特殊性,国庆或春节等长假都很难和家人团聚。等以后梁曼秋也没了寒暑假,他们相聚时间屈指可数。

  戴柯:“等什刹海的冰场开放了,我肯定还要来和你坐小冰车。”

  梁曼秋:“我只能现在开始许愿今年不是暖冬,什刹海的冰层早点冻到15厘米厚。”

  戴柯不着痕迹打一下她的屁股,“痴线,不是暖冬你出门上课岂不受罪。”

  梁曼秋只能轻轻叹一声。

  事情都有两面性,梁曼秋的学硕要念三年,戴柯来北京的机会可以多一些,同时意味着她回海城比念专硕晚一年。

  戴柯说:“趁你这三年还有寒暑假,等我休假就一起出去玩。”

  戴四海很支持小孩走万里路,本科时,梁曼秋和戴柯基本每年在国内玩两个地方,单是云南就走了三次。

  戴柯唯一的遗憾没有出国,工作后基本失去出境的可能性。

  戴四海也后悔不够有远见,早点放手他们出国,但放手让两个大学生自己出国,总是不放心,他又没时间陪同。

  普通情侣出行要纠结是一方请客还是AA,兄妹身份提供了便利,梁曼秋和戴柯外出基本不用操心花费。钱都从戴四海口袋出来,谁掏都一样。梁曼秋发奖学金时,戴柯才让她表现一小会儿。

  梁曼秋说:“哥哥,上初中后你都没怎么带我出去玩,现在好像补回来了。你下次想去哪里,我提前预习背景资料。”

  戴柯搂住她的腰,让她靠他肩头休息,不着痕迹捏了一下她的胸缘,“去你心里。”

  第106章 比一句“我爱你”更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欢喜冤家  青梅竹马  钦点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