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沧海浮珠_一灯人【完结】(144)

  两人各为心事犯愁,失眠到翌日,清早才刚沉沉入睡,前院突然传来消息,说是太太上京来了。

  赵氏、周妈甫一进院,那架势、那阵仗,简直是人声鼎沸。这次她们从新亭乘船来,因念着柳令襄久未归乡,于是带了不少乡土玩意,以解乡愁。下码头挑担的就有十余个,周妈正叉着腰站在庭院正中,叮嘱大伙仔细摆放,不准磕了碎了。

  赵氏则招手问赶来的秋水:“你小姐呢?”

  秋水说道:“小姐在姑奶奶院中呢。”

  赵氏叫她引路,一边说道:“应该都醒了吧?正好,我也去给小姑问声好。”

  到她院中,才发觉是静悄悄的,牵云过来请安,说道:“小姐她们都还没醒,太太要我去叫吗?”

  前一日的惊心动魄赵氏是浑然不知,还道她们是贪玩睡晚了,一面埋怨说:“两个都是大姑娘了,还是爱胡来,哪有日上三竿还睡着的?”一面又小声叮嘱,“就让她们睡吧,我带了些新亭的糕点,厨房里正蒸着,等她们醒来了吃。”

  口中还说着呢,当即蹑手蹑脚地走到屋外,隔窗看了一会儿两人的睡颜。

  金妈听见动静过来,问道:“太太有什么事?”

  赵氏反倒向她比指嘘道:“睡得多香!别惊醒她们,我就看看。”

  这么一看,赵氏直接在院中落下脚来,耐心等待两人睡醒。范渺渺和柳令襄晌午醒来,走出屋内,便看见院中的赵氏和周妈正在小声说话。

  第一百二十八章 哪怕外面风雨正琳琅。

  柳令襄不可置信地揉了揉双眼, 失声叫道:“娘?周妈!”

  赵氏应声抬头,已是含了热泪。她赶忙先答应,上前牵住柳令襄的双手, 上下左右地看。柳令襄下意识要回避,然而,她头上的伤口才正结痂, 狰狞得很, 赵氏一眼就看到了, 慌了神了, 叠声问道:“这伤口怎么回事?”

  “不碍事的,前天不留神跌跤,磕破了头。”柳令襄答道, 一面看向范渺渺。

  范渺渺知她不愿赵氏担忧, 帮腔说道:“太太,确实如此。”

  赵氏又问:“大夫看过没有?”

  “请了请了。”柳令襄说道,“大夫说没事,只要日日换药, 很快就好了。”

  似怨她不珍重身体,赵氏又是发怒又是疼惜:“伤在额头, 岂有小事?我看你平日只顾生意, 是一点不在意自己, 哪有这么大个人还会摔跤的?”

  柳令襄劝着赵氏坐下, 难得乖乖听她训斥。

  牵云奉茶上来, 范渺渺端给赵氏, 打岔问道:“太太怎么上京来了?”

  赵氏这才止住埋怨的话语, 回头说道:“前阵北边不是地震了吗?虽说你们来信告知并无大恙, 但我心底始终悬着颗心。府内现在人少, 终日清净,常常就我和周妈大眼瞪小眼,实在没趣。大爷他呢又忙,好在是做了商会会长之后,精气神貌恢复了往日风采,身边又有掌柜们照应着,我也放心,索性便跟船走一趟京都,来瞧瞧你们。大爷知道后也很支持。”

  柳令襄问道:“新亭可好?”

  赵氏答道:“一切事务都很顺当。”

  柳令襄刚说那就好,赵氏立刻瞪她一眼:“反倒是你,真不叫我省心,每月来的家信里一味只报喜事,别的尽管插科打诨。要我这次不来,还不知道你受伤这样严重。在信里你肯定是不会写的。”

  柳令襄堆笑,扭住赵氏的肩膀撒娇,说我知错啦。

  赵氏心早软了,但想到自己还在跟她怄气呢,连忙把脸转开。

  她们母女团聚的场面,看得范渺渺在旁微笑,但忽想起一事,她叮嘱道:“令襄,这段时间你就待在府里好好养伤,生意上我来照看也是一样的。正好太太来了,还是头一回来京都,你陪她多逛逛名胜古迹。”

  柳令襄如今这副样子,本就不好出去见人,免得伤处惹人怀疑,所以昨夜里两人头挨着头,还在苦恼,绞尽脑汁想编个不太奇怪的原由。今日赶巧赵氏来了。

  赵氏一听,忙道:“这个好,这个好。我的话你一向不听,小姑的话你总要听的吧?”

  柳令襄向着范渺渺一笑:“为我的事,要你之后多劳累了。”

  范渺渺笑道:“分什么你的我的,不都是柳家的吗?”

  ……

  ……

  此日之后,柳令襄一应推拒宴会邀请,沉下心来养伤,或陪赵氏游玩京畿之内。实在不容推拒的,也由范渺渺出面,代为招待,平日范渺渺则出入柳家店铺之中,忙碌不停。谈蔻有日到店铺还问起她:“怎么许久未见令襄?”

  范渺渺因道:“她娘难得才来一趟,自然该放下一切公务,尽一尽孝心。”

  谈蔻笑称:“父母在时,极力尽孝是应该的。”

  范渺渺这才记起从没听谈蔻讲过她的父母,随口一问,谈蔻说道:“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我是祖父养大的。”

  范渺渺不禁抱愧,说请节哀。

  谈蔻摇了摇头,笑说:“我对父母其实没有印象,所以跟人谈起,也不怎么感到悲伤。只是难免有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慨罢了。”

  联想她自己,也是少失怙恃,和谈蔻几乎有着相同的经历——真不可思议!但是,范渺渺看着谈蔻,又觉得她们两人其实很不相同。在她看来,谈蔻当然较她自己更加独立,在她看来是很值得敬佩的。

  谈蔻顿了一阵,说道:“我父母早逝,身边又无姊妹帮衬,尽是些堂表兄弟,但和他们根本谈不到一块去。有时,我还真挺羡慕你与令襄,虽然差着辈分,但年纪相仿,至少可以做彼此聊天的对象。”

  这是谈蔻第一次对她深剖心事,范渺渺心想,果然即使独立的人,内心也有示弱的时刻。她理解那种寂寞,拉长了乏味的童年,回想起来是一片空白。曾经她也自苦于此,若然表姊没有出现的话。

  范渺渺想要开解,但自知言语无力,何况时过境迁,徒然安慰不过为着人情事故,心意太假,谈蔻也未必需要。于是她换了话题:“最近也不太常见你,还在忙地震赈灾的事吗?”

  谈蔻将头一点,说道:“震后宫中可谓是一团乱——涉及贵人私事,不好与你多讲,但我因此实在分身乏术,很久没去观窑。”

  范渺渺说道:“上次去视察,窑炉已建好,这几日应当可以重新开火了。”

  两人相视一笑,继而议论起别的窑场,经此地震,大家库存受损都不是小数。离得近的,尚可迅速补货,离得远的,等上京又不知年岁。谈蔻说道:“我们重开一窑烧成,倒是可占先机。”

  范渺渺笑道:“那我先祝贺在前。”

  谈蔻也笑道:“你我之间何必恭维。”

  她们谈得尽兴,谈蔻今日休值,本还想跟她继续讨论瓷器蘸釉技术,之后把酒言欢,谁知宫里临时来人,急急忙忙居然寻到这处。

  若无大事,不必如此冒然,谈蔻道声失礼,告辞而去。

  范渺渺忙完手头的事情,回到府里,传闻已是沸沸扬扬,各家各户都在议论纷纷。金妈待在府上自然也有听闻,迎上来时忙不迭地问:“小姐,那件事可否属实?”

  今日午后街上都在议论北征大败,谈蔻想必就是受此传召进宫,范渺渺点头道:“恐怕不会有假。”

  金妈失声说道:“怎会如此,前一阵不是还说朝廷这次北征十拿九稳吗?”

  “既然是战争,难免总有意外的因素。”范渺渺正更衣,说着手上微顿,叹息一声,“未知朝廷这次损失如何?天灾人祸,只怕人心浮动。”

  顷刻之间,北征大败的消息传遍朝野,据说皇帝十分震怒,朝廷之上人人自危,朝堂之外人心惶惶。就如她所担忧的,质疑之声也随之出现。

  柳家哪怕只是一介商户,生意上也受了许多影响。本来震后物资紧缺,听闻败仗,百姓们更觉风声鹤唳,京里粮价暴涨。

  然而就此鸣金收兵,绝非皇帝所愿。范渺渺瞧眼下这形势,像还会继续,因为连着好几日她回去晚了,路过李帘静府上,看见里面漆黑一片,连灯也不点。听金妈说,门房每日三餐往衙门里送,想必他是日夜宿在兵部,忙得脱不开身。

  晏庄也在兵部领了事务。范渺渺有心关照两句,不过,当天大败消息传来,是他先托人来了信,信中只有稍安勿躁四字,仿佛料到她会忧虑。范渺渺看过,立时安下心来,任它外面舆论滚滚,府内府外一切照旧。

  然而过了这阵,舆论不见消失,反有愈演愈烈的倾向。百官接二连三地上折质疑,请求临阵换帅。

  但就连范渺渺这样不通兵事的人也知道,临阵换帅实乃大忌,皇帝虽有急胜之心,却也不敢枉顾军情,尤其太子还在前线阵中,倘若闹大,谁也不知会是如何收场。

  皇帝当即驳斥临阵换帅的要求,追令多封,安抚全军,又命英王亲自押送兵器、粮草北上支援,以示再战决心。但在众人都忽视的角落中,将军府凋敝许久的大门打开了,尚且年幼的少主持令星夜入宫,拜见天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