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沧海浮珠_一灯人【完结】(147)

  除了丁乙,其实牵云也跟在她小姐身边,是三个人一起消失不见。三个大活人平白无故消失无踪,金妈无论如何也无法说服自己安心,尤其在柳令襄才失踪过后。

  这时她就有点病急乱投医了,突然想起庄先生来。晏庄身份特殊,与柳家来往向来不曾声张,因此少有人知道他和范渺渺的关系。其实以他的身份,未必有在京中找人的本事,但事到如今,金妈绝不肯放过一点可能。

  但要找他,请家里掌事出面反而不好,金妈只好亲自代劳,跑了一趟。好在,晏庄此时还挂着兵部的缺,每日应卯,少不了的。金妈在兵部衙门外面等到了他。

  晏庄说他已经知道了。

  金妈眼中含泪,几番恳求:“小姐她不是一声不吭乱跑的人,倘若这两日都没消息,老奴恐怕她是遭了暗算。庄先生,请你一定要找到小姐啊!”

  金妈说的有理,但是范渺渺在京中,一向深居简出,没有仇家,如若遭人暗算,会是什么缘故?

  ——除非她是因为柳家才被迫卷入。

  晏庄心底微沉,心想,莫非是因“柳无意”之死,太平社暗下杀手?

  他也是今日刚从李帘静那里得来的消息,当时立即交付常聋等人去寻,目前已有半日,还没消息传来,就算他平日多有从容气度,沉得住气,此刻面上也不禁带出了几分焦急的神气。

  念着柳令襄还未赶回,他随同金妈回去,暂且坐镇柳府,细细询问范渺渺昨日出门前的情形,以及近日异常作为,然而,翻来覆去问过几遍,始终没有头绪,最后只能得出结论,她昨日行程,完全是临时起意。

  但是什么让她在与谈蔻见面之后,没有选择回府?

  晏庄心想,此事还是得问谈蔻,从她那里找寻痕迹。本想着他上门拜访,结果宵禁之前,谈蔻亲自过来了。

  谈蔻和他有过数面之缘,在太子府,在英王府,对他的事迹也听闻过多次……但与他本人并没任何切实的交集。所以当看到他在,看到连金妈也听他的示下,谈蔻目中未加掩饰地惊讶了一下。

  虽然讶异,当下却不是思索这些的时候,听到晏庄提问,谈蔻如实答道:“昨日我们也是照常聊着瓷器,她给我提了一些建议。”

  “去找过龙窑吗?”晏庄转头问金妈。

  金妈点头,说道:“先就派人去的龙窑,还想着会不会是昨夜里下雨,行路难,他们滞留在了那里,可问过鲁少爷,说是并未见过小姐。我们的人在窑内也走过一遍,确实不见踪迹。”

  谈蔻到底旁观者清,开口说道:“仅凭我们的人手,要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金妈,不如报官吧。”

  【作者有话要说】

  借谈蔻的双眼,写一写局势。

  应该是最后一个剧情点,写完结局。

  第一百三十一章 对他的喜欢,不过是因为人云亦云。

  柳令襄与赵氏这日还在露溪山避暑, 这一年夏日格外漫长,黄历分明已翻过立秋,还是炎炎烈日。昨夜下过一场阵雨, 本该解急,然而空气之中还是燥热,午后就在庭院吃饭的当口, 人仿佛也湿漉漉、腻乎乎的了。

  算起来, 赵氏来京也有不少的时日了, 还是不太习惯这边, 尤其是天气。正与周妈小声抱怨着呢,突然接到家中急报,说是衔霜小姐下落不明。赵氏一下子慌了神, 望向柳令襄, 没想到繁盛如京,还有人贩子当道。

  柳令襄尚还镇定,当机立断收拾行囊,启程回去。好在露溪山就在京畿之内, 紧赶慢赶,第三日便回到了府上。这时金妈已照谈蔻建议, 报官处理。

  柳家虽是商户, 在京中也是有头有脸的, 何况看在谈蔻亲自过问的份上, 京都衙门倒也不敢怠慢分毫。柳令襄回去时, 捕快正过来, 说他们在沿江下流发现一辆损毁的马车, 请去辨识。

  据闻形容, 马车上的标识确实是她们家所有, 赵氏与金妈一听,立刻晕厥过去。柳令襄一张脸也惨白如雪,犹记得旧日家中飞来横祸,那种绝望的心境。

  她心想,如今难道又要重遭一回吗?

  先将赵氏和金妈安置好,柳令襄带着周妈和秋水赶往沿江。马的尸体和损毁的车厢俱已被衙门打捞起来,搁置岸边。捕快询问过她们的身份,说道:“车内没有发现人迹,我们已派人沿江留意。”

  知道三人都不在车上的一瞬,柳令襄冷静下来,还有余力思考其中种种疑点,问道:“不像是人为吗?”

  捕快摇头,说道:“马的尸体上没有明显伤痕,不像人为,但那夜雨急,地面湿滑,马会受惊也说不定,兴许是不小心从山上滚落,随后冲进江里。”

  这是衙门的判定。柳令襄并非不信,仍旧亲自走到马前仔细查看,确认他所言不假。

  经过两三日江水的泡胀,马的尸体十分臃肿,很难辨认,而且走近了那味道简直冲鼻。周妈平生什么没见过?自恃胆大,此刻也看得心发慌,胸口闷得想呕,但见柳令襄专心致志地探查,浑然不觉。

  周妈怕她是伤心过度,勉强支撑而已,为此劝道:“小姐暂且安心,衔霜小姐她们或有可能中途弃车而逃,未必发生意外!”

  柳令襄忧心忡忡地点了点头,回到府上,晏庄已至。

  柳令襄看他也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猜他多半比她更早知道消息,便问:“先生也去看过了吗?”

  晏庄嗯了一声,尚在思索,神色间偶有倦怠流露,他连着两天两夜追查此事,没有合眼。他问:“你怎样认为?”

  柳令襄想了想,措辞说道:“我觉得是人为,因为这手法与之前家中横祸相差不大。”

  “太平社。”晏庄点道。

  柳令襄露出疑惑的神情,问道:“可是二叔已死,柳家与太平社再无瓜葛,如今还有谁会盯上我们?”她以为是自己牵累了范渺渺,内心痛楚难言。

  晏庄说道:“我先前跟柳二打交道的时候,他曾说过他有大的图谋,邀我同盟。但在我看来,太平社和他始终不成气候,故而没作理会。”

  柳令襄微微睁大了眼,问道:“先生之意……”

  晏庄说道:“就算柳二身死,他们的图谋想必不会就此罢休,所以他们还是需要柳家支持金银。这是目前唯一可以解释她离奇失踪的缘由。”

  柳令襄说道:“照这样说,我们暂时按捺不动,等待他们主动现身,提出条件。”

  晏庄一顿,摇头说道:“那样太被动,也恐怕会生变数。”

  望着他的脸庞,柳令襄突然福至心灵,露出笑容:“先生既然找我,想必是有了主意,请尽管直言吧,只要能救她,我没有什么不肯做的。”

  就是我的命,也尽可以拿走,她在心底暗道。

  晏庄沉吟一时,先问:“在你一向认知里,太平社是什么?”

  那还用思考吗?柳令襄脱口而出:“邪教聚众罢了。”

  “那么,他们所谋该是什么?”

  这个回答,应要留心祸从口出。幸而屋内没有外人,柳令襄说道:“往小了说是为祸一方,往大了说是覆灭王朝。”

  看见晏庄不置可否,微微一笑,柳令襄十分惊讶了:“莫非,他们还想要改朝换代?”

  若是敢于改朝换代,晏庄还要高看他们一眼,但是太平社底下并无私军,就有,也是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为虑。显然,柳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经他调查,柳二是废帝之后,太平社若扯着他的旗号起兵造反,各地未必没有呼应。这点他曾跟范渺渺提过,当时柳令襄也在。柳令襄很快想起这幕,说道:“但是二叔已死。”

  她还叫着二叔,实在是多年来习惯使然,一时改不了口。晏庄也没纠正,只道:“柳二有一点好,他颇具自知之明,知道就算以前朝遗孤的身份振臂高呼,不一定见成效。”

  忤逆谋反是掉脑袋的事,当然要有胜算,方才行事。柳令襄一点就通:“所以他一直潜伏英王府中,是否一开始就想与英王合作?”说着,却又心生疑窦,“但他在英王府中并不争先,以至于多年默默无闻,这是为何?”

  “也许他在观察。”晏庄说道:“若我是他,就会知道,与英王合作其实并不明智,因为皇帝与太子关系向来不和睦,而英王受宠,羽翼已丰,不是没有夺嫡的机会。”

  言下之意,英王胜算不小,根本不必铤而走险,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太平社寻求合作。

  那么是谁,会需要这个机遇?

  柳令襄心中已有答案,不可置信地转动眼珠,与晏庄直视。晏庄视若不见,继续说道:“太子而今为人诟病,惟有后继无人之说,但是,倘若他有了呢?”

  陶子莹身怀六甲,尚且是秘闻,但不耽误柳令襄就势一想,倘若太子有后,那么是谁,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晏庄提示得再明显不过,柳令襄不禁苦笑,低声喃喃:“原来是他。”

  重新想到他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柳令襄怔怔的,虽然早知他胸怀大志,取向是储君之位,但依旧为他行事感到震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