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沧海浮珠_一灯人【完结】(21)

  柳令襄从椅中跳起来,兴奋极了:“庄先生推荐了几位鉴藏大家?此事刻不容缓,我马上叫人着手准备,不过若要造势,还得选好时机,我们的时间毕竟不多。”她在屋中走来走去,突然拍手笑说,“啊,我想起来了,陶大人是金石大家,他府上收藏有历代的石刻碑碣、名人书画,祖父还在时,间或也会赠他一些上品的瓷器。他一定懂得鉴赏。”

  范渺渺正要说话,柳令襄又“啊”的一声,站住了脚,十分懊恼,连说不行:“皇子殿下就落榻在陶府上,也没说什么时候要走,现在若给陶大人送去,只怕打草惊蛇,坏了计划,不行,不行。”

  柳令襄索性站住脚,飞快转动神思。没有一惊一乍,她在凝眉苦思之时,倒也给人一种很沉稳的感觉。范渺渺又一次对她肃然起敬,因为旁人绝对不敢接纳这办法,从前的自己也不行,她甚至想好说辞苦劝,好在柳令襄“胆大包天”,有过人的胆魄。

  柳令襄忽然走到她面前,想了一想,有点腼腆地说:“我另有一个主意,你要不要听?”

  范渺渺说洗耳恭听,柳令襄道:“我们送上异色瓷器,眼巴巴请求别人点评的姿态,只怕他们会很瞧不上眼。照我看,不如事先在金石市场上做文章,有意流出几片异色碎瓷,他们从没见过,求知若渴,心痒难耐,到时就变成是他们有求于柳家了。”

  范渺渺一愣:“何必用碎瓷?”

  柳令襄故作玄虚地一笑:“你想呀,金石市场是个什么环境?那里鱼龙混杂,多是假货赝品充量,异色瓷要是囫囵一个,难道不会抢眼?一定流不到市面上去。”走到瓷器面前,左右打量,“让我来看看,打碎哪一个好?”

  这下轮到范渺渺张了张嘴,哑口无言。

  柳令襄的顾虑当然很合理,但范渺渺一抬眼,就望见案上摆放整齐的异色瓷器,那些都是晏庄亲手拣选,由她亲自带回来的珍宝——各有各的美与风致。她忍不住面露痛楚。

  柳令襄回过头,见她这模样,扑哧一笑:“瞧你吓成这样。”刚才不过佯作样子,没想到真捉弄到她了,柳令襄有点洋洋得意。而且,现在看来柳家也有新生机,重压卸下,她自觉心情愉快,打趣说,“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说笑间,她意识不对,改了口:“因为这是庄先生的一片心血,我才不忍辜负,你千万别多想了。”说着,不免十分难为情,因为从来就没与柳衔霜和睦相处过,更何况现在这般言笑晏晏,真是活见鬼了!她面上发臊,全为刚才的种种表现,尤其与人家的沉着相比,就显出她自己多么的不可靠似的。

  范渺渺看她一眼,忽然笑说:“我明明没说什么。”

  这副微笑简直可恶!

  柳令襄疑心她一语双关,愤愤作想,扭过头去,却不禁抿嘴笑了。

  两人议完事,分别离开,柳令襄没顾得休息,先召集了大掌柜和二掌柜,二位掌柜资历深,她要拍卖秘法,少不得要告知,得到他们认同。按照原先议定,二掌柜即将启程去为订单周旋,柳令襄认为给异色瓷造势这件事交由他办正好合适,索性挑在这时候直言。

  至于她会怎么说服两位掌柜,范渺渺并不担心,因为柳令襄胆大的另一面是心细,在与人处事上,比她更加游刃有余,而且范渺渺也有迫于忙碌的事。

  她之前跟柳令襄说过,精进工艺至少需要三五年的工夫,但她没有说,有了她之后,也许会有不同。前世,她花费了几十年才烧造出“沧海浮珠”,眼界已非一般窑工可比,何况她始终相信烧瓷是殊途同归,不管是“沧海浮珠”,还是“海棠红”,最终依靠的都是经验。

  这是一条有别于异色瓷阴谋的光明正大的道路,范渺渺与柳令襄达成了共识:什么时候柳家能完全掌握“海棠红”的烧造工艺,那才是真正的稳操胜券。

  第十六章 连外人都觉得不般配。

  范渺渺回去后,闭门研究图纸。

  柳家烧窑采用匣钵装胚和支钉烧,在一定程度内,能够保证瓷器烧成的质量,然而“海棠红”是官窑精品,为追求满釉效果,多是单个装匣支钉烧成,因此烧成数量有限。如果要在限期内完成皇室任务,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修改釉料配方,直接上调釉面完整呈色的几率;二就是提高量烧水平。

  现在扩建窑址肯定是来不及的,范渺渺只好思考,怎样重新安排窑内布局,或是采用更好的装烧工具,来达到增量的目的。

  柳令襄与大掌柜、二掌柜商议完异色瓷如何造势之后,也做主将江口窑址拨给范渺渺全权管理,任由她试验。

  范渺渺一直到秋分,才改出第一版的图纸。期间,柳令襄来过两趟,远远瞧了几眼,转身就走。她近日也很忙碌,除了异色瓷之外,另有与三家的应酬。在外抛头露面,才知艰辛,虽然三家表面对她都客客气气的,实际来势汹汹。在一次商会上,陈家就提议,年初在新亭举办一场瓷会,展示各地精品瓷器。

  柳令襄当场表示不同意,皇室给出“海棠红”的期限就在年后不久,那时柳家分身无术,陈家提议举办瓷会,将时间定在年初,其心可诛。不过,因为李家、鲁家也举手赞同,当时三比一的局面,她只能含恨答应。

  此外,柳家的瓷店还有大小账簿需要过目,柳令襄这日好不容易偷闲,回到府中,先去看望了父亲。柳千亿仍然不醒,请过无数大夫,药已灌了几十种,不见成效,赵氏每天都忧心忡忡地守在柳千亿床边。

  这时赵氏正替柳千亿擦拭秽物,周妈在屋前待命,忽然听见脚步声,回头一望,连忙传话说:“太太,小姐来了。”

  赵氏净了手走出来,埋怨说:“这一向总不见你。”仔细一打量,认为她消瘦许多,十分心疼,“没人盯你吃饭、休息吗?怎么一下子憔悴这么多?”又叫周妈去小厨房备餐。

  柳令襄说吃过了:“我看看爹就走。”

  赵氏不满:“每一次都行色匆匆,也不知你在忙什么!掌柜那么多,都不能代劳吗?”

  外面的事,不必跟她详说。柳令襄心想,单是照料昏睡的父亲,她已经很心累了,没必要再叫她多担一份心。

  柳令襄进屋,接过赵氏的活,替柳千亿擦拭完秽物。她来了,赵氏自觉有了依赖,在她背后偷偷抹泪:“你父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肯醒。”那件祸事过去半年,他迟迟不醒,其实大家心中都有数。柳令襄听后黯然,赵氏怕影响到她,勉强一笑:“嗳,实际这样也好,你知道的,你爹爹出事之前,最是气盛的一个人,要是醒来发现自己双脚残废,哪里受得住这样的打击?”赵氏是心想:不醒来,好歹保全住他自己的面子。“因为你爹要是知道,一定不肯活的,但对我而言,他是好是坏,都没分别,我只要能在他身边陪着就满足了。”赵氏叹气加注。

  赵氏出身小吏之家,柳樟当日为长子娶妻,原本想攀门第,但柳家是商户,世人轻贱,有前途的官吏女儿谁乐意嫁来?选来选去,只好求其次,娶个小吏人家。赵氏的祖上曾做过供事,在当地颇有声望,但到她这辈也尽凋敝了,因此她毕生拘谨,性子养得很胆小,而柳千亿出事之前,却是个古道热肠,爽朗有侠气的人,走在商道上,旁人都敬称他一句“柳大爷”。

  这样的两个人配在一起,连外人都觉得不般配。赵氏自然也知道,惟有颤颤巍巍,更加孝顺公爹、亲善小姑、抚养女儿。

  现在柳千亿残废昏睡,赵氏亲自照顾他,倒是比以往显得更乐观些。柳令襄说不上这是可悲,还是可怜,只好沉默。

  柳令襄起身净手,说有要事得走,赵氏一路跟出来:“周妈都将饭菜端上来了,多少吃一点。”

  周妈点头,布筷:“小姐忙起来一定顾不上吃,多少吃点,太太才安心。”

  在赵氏殷切的目光中,柳令襄坐下,简单吃了几口,想起另一个人来,于是吩咐周妈将干净的饭菜装盒。

  她吃完,搁了筷子,向赵氏告辞,提起饭盒往外走。

  周妈望了眼方向,回屋向赵氏禀告:“小姐往‘惟清院’去了。”

  赵氏听见,呆了一会儿:“她们两个什么时候这样要好了?”

  “惟清院”是柳衔霜闺时的小院,范渺渺住进来后,将主室空出来,换成临窗即见青山的一间侧屋,原先的就改做书房,现在箱子堆满,里面塞了她平日作画、写字的图纸、草稿。

  柳令襄过去时,金妈也在门前劝,说小姐匆忙两口就放下筷子,哪里知饭饱?

  柳令襄听得发笑,心想上了年纪的人果然都一样啰嗦。打发走金妈,她提着饭盒进去小书房,无奈满屋飞纸,简直没处落脚,柳令襄很纳闷:“你这里乱成这样!”

  范渺渺请她脚下留情,柳令襄晃了晃手里的饭盒:“喂,先吃点东西,正好我有事要跟你说。”

  小书房容纳不下,范渺渺让牵云收拾院中的石桌,和柳令襄对坐。饭菜还热着,牵云挨个拿出来,又摆了两双碗筷,柳令襄摆手,说别算她的:“我刚才用过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