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宿敌奉命延嗣后_午时雨【完结】(55)

  谢清菡连连点头:“嫂嫂说的是,清菡受教了。”

  今日谢行修上朝不在,只有夏容漪在家。

  夏容漪很意外,她们姑嫂竟能坦坦荡荡地说出这样的对话。

  有什么心里话便直言,没藏着掖着。

  姜姒被说了一句藏着异样含义的话后,没埋在心里多想,而是直说,还顺手教了谢清菡一个道理——“勿以事小而不为”。

  谢清菡也是个坦荡的,从姜姒的话里学到了道理,也直言感谢。

  这般情形,就连挑剔的夏容漪都不免惊讶。

  她望着姜姒,胸中翻腾涌动,为曾经对姜姒的挑剔生出几分失悔。

  姜姒这性子真是难得,不仅不多心,还能以身作则教谢清菡一些道理。

  这样坦荡大方的性格,说着简单,可在外打着灯笼都难找。

  满京城贵妇贵女,最多的就是奉行谨言慎行、心思深沉,若旁人有一两句失言的话,绝不会有人当面指出来。

  心宽一些的只当没听见,心思敏感的,会记在心里积着攒着,存下几分计较。

  这样的环境下,人人顾及提防,少有几个真心相交的人。

  夏容漪这样的年纪,身边见识相处的,像姜姒这样的人都少见。

  更遑论姜姒还能为自己女儿做表率,让夏容漪这个做母亲的如何不喜欢?

  她打开食盒瞧了瞧,尽管已经知道里面都有什么,无非都是些普通寻常的橘子、青枣,可是此刻看这些圆润漂亮的果子,夏容漪怎么看怎么满意。

  她并未将心里所想说出来,也没夸姜姒如何,只说:“不愧是阿姒亲手挑选,这橘子看着皮薄,应当味甜肉嫩。”

  夏容漪的性子,便是高门大户最推崇的谨慎周全、城府深密。

  明明要夸姜姒,却拐着弯地夸她挑的果子好,可夏容漪已经习惯了,并未

  意识到,她在做着她方才所想相似的事,根深蒂固的,仍按从前的言行习惯说话留三分。

  幸好,姜姒自己说话直爽,却不是听不懂旁人言外之音的耿直脑子。

  她缓缓微笑,站起身接话:“多谢婆母夸奖,婆母喜欢就是我的福分。下次出门见着什么,我还带回来孝敬您。”

  她这话让夏容漪都笑了起来。

  出身高门的夏容漪,出嫁后十几年,连带着闺阁中时,都少见姜姒这样赤诚爽朗的人。

  她这番做派,与那些精心送礼,送得贵重寓意深厚的事是两样,给人的感觉也大不同。

  不可同日而语。

  她这份轻松愉悦,是多少银子都给不了的。

  重要的不是她给的是什么,而是她这份俭朴的心意少见。

  姜姒似乎从不担心旁人会不会嫌弃,不在意旁人如何看待,她把她的事做了,就算有了交代。

  这份轻松闲适的心思,令人耳目一新。

  夏容漪下意识忘了谢云朔,以为他取得了这样一位佳媳越来越感觉满意。

  然而她随意一扫眼,看到的却是谢云朔一副若有所思的深沉。

  不知他在想什么,一派与屋内众人格格不入的游离。

  第37章

  夏容漪以为,谢云朔与姜姒仍然如老样子一般各自排斥,形同陌路。

  所以谢云朔在她们谈话时无动于衷,连看一眼姜姒也不曾。

  她轻摇了摇头,内心惋惜。

  按说长子谢云朔除了脾气强硬了些,并无恶习,儿媳也是一个大方简单明事理的,这两人怎的就是凑不到一处呢,是哪里出了差错?

  卜卦合婚时,给二人算的也并无八字相克。

  如今姜姒进门已四五日,相处下来,夏容漪都有几分喜欢上这个儿媳了。

  可是谢云朔与她仍然互不理睬,态度就连陌生人也不如。

  待生人还要有三分笑的客气呢。

  不过夏容漪清楚,感情上的事强求不来,二人能平平淡淡也不容易。

  因此她并不预备掺和,姜姒若受了什么委屈,以她的性子也不会忍着憋着。

  若她有苦来说,到了那时候,夏容漪再从中做主,主持公道,安抚她即可。

  目前来看,倒不像她从前担心得那样严重。

  儿媳姜姒是个不拘小节的,她感受到自己的拉拢后,也有意识地在尽力尽孝。

  聪明人之间无需多言,从言行举止中即可见表态。

  此时夏容漪并不知道昨日发生了什么,她这一番自我劝解,直到几个小辈问完早安,都撤下回房了,才有她派去冼逸居帮扶照料的嬷嬷亲自传了消息来。

  昨夜姜姒和谢云朔初试洞房的事并未遮遮掩掩,身边伺候的人全都知道。

  嬷嬷送话来,夏容漪喜出望外,可是喜悦还没抬上眉梢,一听二人失败,还闹不合,那还未聚拢的喜悦霎时烟消云散。

  嬷嬷有些忐忑,她拿不定主意这事该不该说。

  可是这样大的事,又不敢瞒着夏容漪。

  好半晌,夏容漪微不可察地沉了口气。

  “罢了,让他们二人自己琢磨去吧,往后这样的事就不必报了。也不要让大公子知道你将这事报了我。”

  夏容漪了解长子,这样有损颜面的事,他自然不愿旁人知道、多嘴。

  难怪方才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提不起兴致,八成与昨夜的事有关。

  夫妻间的事,旁人帮不上忙,又说不上话,不如假装不知,任他们二人自行决断。

  只要两人不吵闹生事就好,这是夏容漪给长子长媳夫妻关系的最低要求。

  正因为她要求不多,只盼平和稳顺,所以就算谢云朔这个大公子被新妇赶去书房睡也不算什么。

  在别人府中,婆母和长辈接受不能的事,因为谢家与姜家的婚事特殊,成了姜姒为所欲为的仰仗。

  正经婆母都不管,旁人哪里干预的了?

  这门来缘特殊的婚事,外人都以为只有姜姒在谢家和谢云朔面前不好过,看人脸色,多受气。

  实际上看脸色的另有其人。

  高嫁的姜姒日子好过得很。

  此刻,小夫妻二人从正院出来,姜姒绕着路,预备散步回他们的院子。

  今日天晴风轻,左右无事可做,顺带逛一逛将军府的亭台楼阁,水榭池塘。

  方才她在屋里同婆母和三妹妹说笑时,谢云朔平淡出神,其实并非有什么心情不畅的事。

  是因为他见姜姒在外越发轻松愉悦,如鱼得水,可独独与他相处时,生疏拘谨气氛紧张。

  这样显而易见的差别,令谢云朔奇异地有几分不甘心。

  更想不通。

  甚至于,他竟然莫名地有些羡慕母亲与三妹妹。

  怎么谁都能与姜姒相处融洽,有说有笑,独独他不能,问题出在哪里?

  他这样想时,自己也觉得奇怪。

  明明他待姜姒仍然同从前差不多,心知自己并非有多在意她。可是却不受控地开始在意与她有关的事。

  谢云朔本就是个爱热闹的人,旁人的热闹与他无关,他无法做到视若无睹。

  这般惦念不下,连他自己都不曾发觉。

  惦念着惦念着,有些事就会渐渐变了味道。

  姜姒走在前,漫无目的地沿着将军府的园林小道,花栈水榭和回廊,沿路慢行赏景。

  如今是秋败世界,池塘里的荷叶已经渐渐干枯了,但因为家丁收整得好,更遑论青瓦游廊整洁如新,梁舫彩画鲜艳明洁,衬得园景虽有衰相,却并无败意。

  秋时节亦有秋时节的美。

  待来年春夏,必定比这时还要好看。

  逛着将军府的大园子,姜姒回头寻谢云朔,同他说。

  “你们谢家这府邸是上上等的。我依稀记得,这大宅园是旧时王府,是否?”

  她回头说话,见谢云朔眼睛望着远处,目中无焦。

  姜姒唤他名字:“谢云朔,想什么呢?”

  谢云朔回过神来。

  她那句话入了他的耳,只不过他没思索,再被提醒后,他回想她的问话,同她解释:“是,这处是前朝靖王爷的府邸,谢家入住前,宅子已经空置了十余年了。太祖拨款修,前年祖母大寿,又修整了一番。”

  姜姒听得连连点头。

  像这样的宅子,既有古韵又繁盛细致,绝非一夕而就。

  可是,一想到旧日王府如今改姓换人易主,谢家又能将这府邸的荣耀撑到何时去?

  如若谢家达不成皇帝所托,不能歼灭突厥三部,按如今趋势,后续或许会有各式缘由,被今上收紧兵权,另立新贵的危机。

  谢家的荣耀便岌岌可危。

  文臣与武将不同。

  武将打天下,文官坐天下。

  文官世家代代积累,荫萌子孙,武将世家更难后继有人,像谢云朔这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本就少。

  他带着重任前往边疆,此行风霜艰难,若他战死,谢家下一代无人能及其左右。

  谢家这一系便不知还有几代能繁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甜宠文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