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沙格却很悲观:“我们回鹘人内斗都不断,更何况还有汉人、突厥人、大仲云小仲云、咽面格多……这些人怎么肯听我们的呢,勒葛罗,我想,回鹘的穷困,恐怕正因如此,哪怕是王也无法统领他们。”
比起这个不怎么在城邦出没的伙伴,阿萨沙格却更明白各族人之间的争斗,回鹘的人口组成是很复杂的,主体民族虽然是回鹘人,但汉人也为数不少,是西洲回鹘的第二大民族,小部族少数民族更是多不胜数。
每个民族,每个部族,每个小的聚居点都有不同的利益追求。
这样多的人,即便是王,也没有办法让他们为同一个目标携手共进。
毕竟资源只有这么多,不争抢,怎么能保证自己活下去?
哪怕是最温和的汉人,在回鹘也不像在宋地阮地,他们也是要不断操练,靠拳头利刃说话的。
勒葛罗却不这么想:“难道汉人就一定利益一致吗?可这些汉人在菩萨这里,就能做到这些!”
阿萨沙格反驳道:“她是菩萨,可我们的王不是罗汉!”
“她也能成为我们的菩萨!”勒葛罗高声说,“她的地盘一直在变大!辽国的两座大城现在都是她在代管,她的野心同曾经的天可汗一样!”
两人都静默了,勒葛罗一直在把阮响神化,但本质上他很清楚,阮响即便是菩萨,也不能掩饰她是个野心勃勃的统治者这一事实,她不会放弃嘴边的肉。
阿萨沙格:“……即便、即便要与以前一样,变成汉人的奴仆吗?”
“要朝贡吗?要承认自己不如汉人吗?”
“我们中间还隔着羌人。”勒葛罗安慰阿萨沙格,“她要得到回鹘,就要先得羌地和黄头,我们……总是要轮到最后一个,在那之前,我们讨好她能得到好处,如果有一天,她真的得到了回鹘,看在我们忠诚的份上,或许,我们只需要对汉人俯首,比羌人蕃人好过。”
“阿萨沙格,这是我们的机会,是回鹘人的机会!”勒葛罗,“我们要尽快!好处只有到了我们自己的怀里,才是我们的!”
第404章 回鹘使团(四)
使团人心不齐,虽说都是回鹘人,但回鹘人之中也并非没有派系,勒葛罗与阿萨沙格只敢暗中密谋,他们对国王到底还是有几分忠心,带路党自然是不肯当的,更何况就他们的身份,当带路党也不太够格。
“这么说,你是想与我阮地经商?”对外事务局里,陈进看着这个做贼一般偷偷钻进来的回鹘人,一时间竟有些哭笑不得,她板着脸,想用严肃的语气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吓走,“你可知道,这样的大事,只有你回鹘国王能拿定主意?你是什么身份,能做这样的主?”
陈进难得遇到这样的事,比起嫌麻烦,倒也觉得有趣:“你才来阮地多久?便能生起这样的念头,如此,我看你也是个人才,回去多读些书吧,将来未必没有成就,就是留在我们这儿,也有派上用场的那天。”
一旁的助理也笑道:“回鹘离咱们可不近,真要经商,党项人那边也得有说法,更何况你们的亲戚也未必乐见。”
勒葛罗并不在乎她们对自己的轻看——汉人嘛,一向认为自己才是天地钟灵造化,除汉人以外的族裔都是蛮族,只听他说通商,就觉得他是蛮族中的人才了。
不过勒葛罗对汉人并无什么仇恨,他家中的牧民里也有汉人,民族之间多少年来打生打死,他对汉人的仇恨还不如他对党项人和蕃人的百分之一。
“大人,我们回鹘人从来都极信佛,既然阮姐是菩萨,为何不能做我们回鹘人的菩萨?”勒葛罗一脸虔诚,他双手合十,那双深邃的眼睛近乎深情地注视着陈进,“回鹘有草场,有良驹,听闻贵地有细毛羊,我们回鹘人养得好马,也养得好牛羊,可我们缺少糖盐,缺少产业,更何况,听说菩萨需要聪明勇猛的儿女,我们回鹘儿女,只要有马有干粮,难道不能来阮地定居干活吗?”
“还是菩萨嫌弃回鹘土地贫瘠,回鹘儿女愚蠢懒惰?”
勒葛罗的官话还带着浓浓的口音,但对陈进这个局长而言,分辨起来并不困难。
陈进脸上的笑容敛去了,她一向知道,阮响的目的绝不是一城一池,更不是所谓的宋地阮地,至今没对西夏回鹘下手,不是因为阮响没有这份心,而是精力有限,只能徐徐图之,在解决宋辽两地之前,是腾不出手处理这些番族疆域的。
而且阮响从不赞成以出身,民族来区分人群,连辽人,在阮响口中都是中国人呢!
“你有这份心,可见是个有远见的人。”陈进开始正视这个恐怕不到二十的年轻人,她对他的轻看不是源于民族,而是他的年龄,但此时,陈进开始把对方当做一个成人看待了,她甚至还让助理去为勒葛罗倒茶。
“但你也知道,你们同党项人多有摩擦,要借道党项不是件易事。”陈进,“你们此次来使,也是借道黄头,进入宋地,辗转而来,倘若经商,即便我们官厂的商队,也承担不起这样的成本,恐怕一根针到了你们那,也不是常人买得起的。”
“更何况使团和商队不同,黄头能许你们借道,可未必肯叫商队借道。”
勒葛罗却问:“大人,你可去过羌人处?他们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只要一些小钱,一些分润,那些贵族难道能放着不要本钱的好处不要吗?大人,你在这里待久了,以为人人心中都有家国念头,可知多少贵族眼里,百姓不过是猪狗,家国不过是自己谋利的工具?”
陈进愣了愣,她并不是在阮地待久了,而是不管辽国还是宋国,官员们都是有国家概念的,虽然未必说得出来,但他们知道叛国的意思,也知道叛国的做法。
这么一想,陈进竟然真觉得勒葛罗说的有几分道理!
辽国和宋国其实已经是这片大地上最先进的两个国家了。
而更多的“国家”,只是割据政权,内部根本没有统一,甚至连文字都没有或者不完整,他们只有地盘概念,没有国家概念,贵族不会认为百姓和自己一样都是某个国家的国民——人和牛羊怎么会一样。
就像高丽,他们的谚语几乎无人使用,贵族官员都用汉字,平民百姓一辈子都不知道字怎么写,甚至语言都开始分化,高层会说汉话的多不胜数,贵族和平民,简直都要变成两个民族的人了。
陈进越发认真了,她拉开抽屉,拿出纸笔,竟是要认认真真地将这场谈话的重点记录下来整理成册。
而勒葛罗也终于松了口气:“回鹘缺粮食,以前都是给宋地朝贡,宋人会将粮食卖给我们,自从辽国势大以后,我们要从辽国买宋地的粮,粮价越来越高,我们已经负担不起了。”
“布匹棉线丝绸,这些精细的东西,如今是从黄头那边运过来,但黄头也要抽钱。”
“这些年,牧场越来越少,水源也少,牧民们常常为此争斗。”
“倘若菩萨愿意照拂我们,我勒葛罗愿意达成和贵地的第一笔交易,将贵地的好物带回汗国,进献给大汗,大汗也为商路的事很是头疼。”勒葛罗暗示道,“大汗也担心百物腾贵,回鹘人闹将起来。”
“不过……如果能有土豆……”勒葛罗小心翼翼地说,“大汗也会是菩萨忠诚的牛羊。”
“好了好了。”陈进笑道,“真给了你们土豆,恐怕你们大汗不是牛羊,是巨象,到时候未必会把我们看在眼里。不过,我也明白你的意思,回鹘农户日子难过,没有高产作物,一年的盈余就少,恐怕还没有盈余。”
勒葛罗尴尬地笑了笑,并不反驳陈进的话。
陈进:“土豆我做不了主,不过有一样,倒不是不能商量。”
“不知你听没听说过,我们的新麦种在开始推广了。”
“麦穗更饱满,更不易生虫,一亩地便能养活两三人。”
“产量不比土豆,但比土豆好吃,你以为呢?”
第405章 回鹘使团(五)
王宫外,年轻的宫女指使着小宫女们提上木箱,即便强板着脸也难以抑制得喜上眉梢,声音越发高亢:“都小心一点!这些可都是珍贵的好东西!可贺敦一定会开心的!”
王妃所住的宫殿也不过比普通民居稍大一些,所谓的王宫,恐怕也比不上宋地一个富商的庭院,但即便如此,王宫的威严犹在,宫女们强忍着激动,搬运着一箱箱臣子们送来的礼物。
大宫女不错眼的盯着她们,直到最后一个箱子落库,她才叫来心腹看管。
可无论大宫女如何心潮澎湃,待进得屋去,便立刻收敛了自己的情绪,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看向正在小宫女搀扶下坐起来的女人,大宫女既崇拜又怜惜地望着女人的手,轻声说:“可贺敦,使团送回了给你的礼物,可汗都让人送了过来,没有给其他人留。”
王妃冲大宫女笑了笑,她微微伸出头,让小宫女将药喂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