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432)

  而她是陈府未来的女主人,陈府除了姑母给她脸色瞧,其实下人们伺候的都很精心。

  这世上没几个蠢人,就是姑母再不喜欢她,只要她和表哥的婚事还在,下人们就绝不会让她受委屈,谁也不知道将来世事如何,何必去给将来的自己找事?

  就连青杏,在陈府也不会过什么坏日子,她伺候的是陈府唯一的少爷,将来陈府的主人,她又是自幼伴随少爷的人,而少爷又是个心软念旧情的,青杏是极有可能去为少爷管庄子,或是打理铺子的,底下的丫鬟小厮们都要讨好她。

  可出来了,连陈牧都只是个普通百姓,更何况她们呢?

  杨竹书沉默一会儿说:“我看话本里说,凡对自己有利,且不伤人,不损害天理人伦的,都应当去做,只……不知表哥的心思,那到底是姑父和姑母,与表哥有生养之恩……”

  “我……”杨竹书叹气道,“爹娘送我去临安,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与陈府这些年的情分,再说的难听些,无非是两家纠葛太深,再不能外嫁外娶,总归要有子女姻亲捆绑,才能两下不相疑。”

  “书里说,凡男女亲戚,五服内不可婚嫁,老祖宗都知道的道理,只是利字动人心魄,知道的道理也忘了,是不是会生出个畸形的孩儿也无所谓了,总归多生几个,总能有健康的,就是实在不成,还有外头的女人,总归孩子都记在妻子名下。”

  “表妹说的对。”陈牧终于开口,“你点破了,却反倒没什么不能开口的,有些事不说出来,仿佛就有个什么忌讳,说出来了,也就这么一点事,这么点事可以报答恩情,可以在青州立足,那就值得!便是损了父母的名声,这又不是胡编乱造,已然发生过的事,在宋地又将要发生的事,哪里不能说了呢?”

  “天下如我们这般的儿女何其之多?若那报纸能被他们看见,又或被其父母所见,叫他们移转了念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青杏轻声问:“那就说定了?去青州?”

  杨竹书点头:“去!青州繁华,各地人士往来不绝,无论是读书或是其他,总归有比别处好的地方,月姐姐和你都好有个前途。”

  “我还不知道要做什么,虽说走一步看一步,但或许进了报社,遇见了有识之士,也能叫我看到一条路,表哥也是,我们这样的人,生来没吃过什么苦,不通世情,人情练达即文章,兴许去了青州,便作的出这样的文章了。”

  陈牧也说:“那我这就下楼去问到哪儿坐火车去!”

  说完他就头也不回的跑出门去,跑下楼。

  月娘看陈牧走了,才对杨竹书说:“我不管你心里怎么想的,但你要记着,这不是家里头,出门在外,再不可自己随意行走,成吗?”

  杨竹书笑道:“我知道,再不会了。”

  青杏在一边喝着饮子,一时有些感慨——这两个原本应当是仇敌的女人,如今亲如姐妹,真是世事难料呀!

  第614章 青州报社(一)

  偌大的报社内人声鼎沸,年轻的姑娘高举着几页纸喊道:“明天的版面定要给我留一块!这可是要紧事!”她才喊了几句,一旁就有人回嘴:“你回回都是这句话!谁写的不是要紧事?我这边还有人命案子!”

  “油墨在哪个库?印刷厂那边说油墨不够了!”

  “西夏那边来了信,总要留个版面给那边!”

  “今年的粮食指导价出来了么?上头有没有文章要发的?”

  “指导价还没出来,不过今年应当要出一批新种子,杂交稻种,这个得要个版面。”

  “上回不是提了吗?”

  “上回也只是提了,这回总得好好写一写,否则你只叫农户种,却不告诉他们这种子比以前的好在哪儿吗?”

  “刘翠!你又写这么多!”主编气急败坏地走出来,冲着那年轻姑娘喊道,“你都给几篇了?篇篇都说是要紧事,我说了多少回,三天给一篇就行了,至多两篇,不然版面都给你,旁的不上了?”

  刘翠倒不怵主编,她急切地绕过人群,对主编据理力争:“这桩桩件件哪个不是要紧事?这个,两村为了一个农先生打起来,这像不像话?这都多少年了,怎么两村殴斗之风还在?这不是殴斗的事!这是风气的事!”

  主编:“你看看为着这个你写了多少字?八百!”

  刘翠这才有些心虚:“那……我总得言之有物吧?总不能只写事情,不写心得领悟?”、

  “报社又不是学校!”主编,“那好,这一篇,娃娃呛奶,这有什么好写的!”

  刘翠正色:“娃娃呛奶也紧要啊,阮姐都说了,娃娃就是未来,我也写了呀,这娃娃呛奶,是爹娘喂奶的法子不对,主编你想想,许多小夫妻在城里干活,父母在乡下种地,他们没有长辈指点,呛奶看着事小,孩子呛死的也不少呀!”

  主编颇有些头疼:“报纸是为了针砭时弊,是为了告知百姓如今天下之大事,这些利民便民的文章可以发,但不能这么多,就是有这么多,那也不能有这么多字!我们这是报纸,不是编撰成册的书!”

  “我倒也想编书……”刘翠小声说,“那不是没有出版社要我的投稿吗?”

  主编指着她,气道:“到底是哪个天杀的让你来报社的!”

  刘翠更小声了:“不是您自个儿招聘的吗?”

  主编一愣,她切齿道:“我真是该死。”

  “你来报社也有半年了,写的全是这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主编怒火攻心,“天下大事,上头的政策你不写也就罢了,总归要有劝民劝事的职责吧?你写育儿——可知如今有多少关于育儿的书?人家小夫妻要看育儿的文章,不去买专门的书,买报纸做什么?还是花钱买了两样,写的是一回事?”

  “你可知记者的职责?可知报纸的职责?”

  “再写不出来有用的东西,我看你尽早去出版社问一问,看能不能谋个职位!”

  主编不肯再跟她分辩,怕分辩着分辩着自己又被她绕进去了,用稿纸遮着脸快步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刘翠站在原地,同事们对她报以同情的目光,又或是幸灾乐祸。

  等她拿着稿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一旁的同事才劝她:“你这是何必?如今百姓喜欢看西夏那边的事,还有回鹘,再不济流求也行,咱们的工钱虽说是官府发的,但官府也不养闲人,倘若买报纸的人少了,咱们的工钱就要降,不降也得开除几个。”

  “姐姐,不是我不想写,但这么多人写,我又怎么写的出新意?”刘翠也委屈,“一件事,五六个人写,最后就挑一篇文章……”

  “我来了半年,也只有一篇关于学生升学的文章登了报……”刘翠抹了把眼角的泪珠,“那些大事,政策,都有老资格写,我还不够格。”

  同事叹气:“这也是,政策文章不是人人都能写好的,要浅显易懂,还要没有错处,文字也要精简,又不能是文言文,白话文要缩短可不容易,这一类的文章还要送去上面检验。”

  倒是刘翠写的文章类型,登不登报社内就能定。

  “且歇一歇吧,刚刚主编说的也是气话,你文笔一向是好的,成绩也好,当年肯招你也是你文字犀利详实,说不定歇一歇,反倒能写出好文章了?”

  刘翠微微点头,心里还是觉得委屈。

  可再委屈,该干的活也还是得干,她想另辟蹊径写民生,但偏偏一直没能得到赏识。

  更何况当记者,没有文章登报,就只能拿死工钱,青州这个地方,报社一个月四百的工钱够什么呢?她家又不是青州的,报社又不包住,她和同事合租了一间有电灯的屋子,一个月都要挪去一百二,这还是房主看她们是报社记者的份上少收了钱,否则她日子只会更难过。

  叫她辞了这份工,去找别的活做,她又不甘心。

  掌天下喉舌,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记者,这其中的成就感难以言说。

  又在下班前写了两篇文章,刘翠收拾好自己的东西,预备着明天就下乡,她就不信再找不到有用的内容。

  同事们陆续都走了,刘翠为了省钱,在报社里喝足了水,把水灌进自己的水囊里,又拿了两个糕点装在自己的斜挎包里才走出去,这时候报社已经没人了,只有主编还在办公室里挑稿子。

  走出了报社,刘翠打了个哈欠,预备回去之前买杯饮子,吃了糕点就算晚饭了,早点睡,也能省下一笔钱来,今夜就不写稿子了。

  然而一出去,刘翠就被人堵住了。

  “你是?”刘翠对眼前这个高大男人没印象。

  男人拱手道:“我乃黎氏商行的管事,鄙姓谢,谢晖,受东家之托,送来几位小友,都是自临安而来,受封建宗法压迫……”

  他的话没有说尽,但刘翠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看向他身后的人。

  三女一男,正有些无措地站在路边,看着熙攘的人群和刘翠背后的报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