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549)

  藤原得悟点头,他叹了口气,同时又为自己之前对父亲说的话自得。

  父亲以为大国成功了,大国没有皇帝了,倭国就能效仿,也能如此。

  但实际上,大国能成功的条件,倭国一个也没有。

  倭国能容纳那么多读书识字的人吗?这些读书识字的人,还肯干又脏又累的苦活吗?可他们不肯干,倭国又没有那么多好活给他们干——况且倭国不需要那么多官员。

  除非……除非完全把自己绑在大国身上,不仅仅是藩属国,甚至海外领土,让大国提供工作和官位,可这样一来,藤原氏不要天皇的理由是什么?给谁当狗不都一样吗?天皇还能把控,难不成藤原氏还想把控大国?

  即便是最狂妄的倭人,也不敢这样想。

  藤原得悟对家臣们说:“我总算知道坐井观天的意思了,在倭国时,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有这样的感悟?果然还是得出来走一走,多看看,才能知道世界有多大。”

  “之前我还听女吏说,我们所处的大地,竟然是圆的。”

  藤原得悟叹息道:“汉人真是会想,若大地是圆的,人怎么站得稳呢?岂不是一抬腿就滚下去了?”

  家臣们也笑:“汉人多,自然有许多奇思妙想,少主人就算不赞同,也不必与他们起争执。”

  藤原得悟点头:“但他们说的有些倒有道理,世上所有人都有相同的祖先,这倒是很好!我们和汉人追根溯源,有同样的先祖。”

  如今汉人最强,能和汉人有亲戚关系,自然是件好事。

  藤原得悟又说:“不过,他们也太慷慨了,我以为这个共同的祖先,一定只生育了汉人和我们,麻逸那些人不能算,我们和汉人是最相似的,麻逸那边的跟猴子一样,怎么配我们有共同的父母?再是龙生九子,其母也必然不同!”

  “我们和汉人,才能算是一母同胞。”

  家臣们也都认为他的话有道理,而且是很有道理。

  还有人补充道:“我以为天底下和汉人一母同胞的,也只有我国的贵族,平民——在贵族去之前,也与猴子没什么分别。”

  藤原得悟矜持地点头。

  他以前没有来过汉地,他有个汉人先生,但先生虽然是汉人,但自己也未曾踏足过汉土,还在唐时,先生的先祖便来到了倭国。

  先生的母亲是个倭女,但他也仍旧自认为是汉人,在他嘴里,唐是伟大的,是世上最伟大的帝国,他虽没有见过唐时汉土,却有着最美好的幻想,先生做梦也想回到故土,回到他梦想中的大唐。

  在先生的教导中,藤原得悟也向往着那个美好的大唐。

  歌舞升平,万邦来朝,无数的商人涌向长安,蛮族俯首,美好的不像人间,而是地上天国。

  可那太远了,唐已经亡了,藤原得悟却不能将这向往投射到宋国。

  宋国太弱小了,弱小到即便是倭国都不再敬重。

  直到现在,他走在街上,看着路边亮眼的灯光,抱着孩子的夫妻,无数的灯笼煤油灯,卖面具的摊子,卖糕点的摊子,卖饮子的摊子整齐的摆在两边,戏台上演着木偶戏,自从灯光出现后,皮影戏也有了更大的戏台。

  他在这里窥见了大唐盛世的吉光片羽,为此深深着迷。

  藤原得悟突然说:“其实父亲想的也没错。”

  家臣们不明所以。

  藤原得悟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如果倭国真的成为汉人的海外领土,那么倭人一定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倭国的耕地没有那么多,养不活太多人,所以在倭国人命不值钱,人死了,也算是为朝廷省了粮食。

  至今为止,虽然有白银,但倭国一直没有向汉地买粮。

  父亲说:“一旦买了汉地的粮食,我国的粮食就没人买了,土地不好,肥料不多,我们的农户会饿死,农户饿死了,汉地一旦不卖给我们粮食,我们守着银山也会死。”

  父亲很聪明,藤原得悟现在才意识到。

  父亲比天皇聪明,比许多天皇都聪明。

  可父亲不是天皇——他该有多么痛苦?他大权在握,但他头上永远压着一个天皇!那只是一个无能的小娃娃,一个只是继承了天皇血统,却能永远压在父亲头上的娃娃。

  父亲……父亲的痛苦,他现在才感受到了一点,父亲能看清很多东西。

  他才是倭国真正的天皇,可他永远不会得到天皇的头衔,他那么强大,又那么孱弱,他得到的和他付出的并不匹配!

  藤原得悟停下脚步,他想,或许父亲已经在这痛苦中疯了,所以父亲不再想要天皇,即便天皇提供了藤原氏统治倭国的合理性。

  “你这人怎么回事?!”一道女声打破了藤原得悟的沉思。

  他抬眉一看,那女子气鼓鼓地问他:“你站在路中间不动!可知我差点撞上你了?!”

  藤原得悟只能笑笑,他错开身体,很和气地说:“得罪了,我初来贵地,一时见此繁华景象,不由止步。”

  那女子就不气了,她好奇地看着他,似乎看到了什么熟悉的东西。

  在片刻的沉默后,她问:“公子,你是从倭国来的吗?”

  她说:“我也是倭国人,我叫静子。”

  第697章 使团经历(八)

  静子,这是个很普通的名字——倭国的许多平民是没有姓的,他们也不必有姓,姓氏这个东西,只有贵族高门配有,平民既不能把姓氏传下去,姓也不能给他们什么助力,所以许多人只有一个名。

  倭国有很多的静子,她们普通而卑微,一生唯一的目标,就是为倭国生下更多的劳力。

  可是藤原得悟见到的第一个“静子”。

  这个“静子”也很普通,她不高,在汉地算很矮,她也不漂亮,一张脸上是朴素的土气。

  常年在外奔波,她比别的静子还要更黑一些。

  但这是他在青州遇到的“静子”,于是这个静子就显出了不同,与其她静子区分开了。

  藤原得悟不知道青州有多少倭人,应该是不少的,他之前没有改换衣冠时走在路上,会有一些矮小的,他在倭国港口常见的那类人悄悄看他,但没有一个人走到他面前,更没有一个人会告诉他,他们也是倭人。

  在异国他乡,见到一个不是一同出行,也不是商人的倭人,还是个女人,这叫藤原得悟有些好奇,甚至家臣们都好奇。

  静子似乎很高兴,她没有看出他们的身份,大概只觉得他们是倭国富商家的子弟,还很热心的请他们在路边摊吃点东西。

  她也尽可能的传授自己的经验:“青州是很好挣钱的!”

  她告诉藤原得悟,怎么才能买到更好的货物,租什么样的船,在哪里请船工更省钱。

  藤原得悟听着,也觉得学到了一点东西,不过他更好奇的是这个“静子”,为什么和别的倭人不一样?

  “你为什么会告诉我你是倭人?”藤原得悟想了,就问了。

  静子愣了愣,她有些难过,低下头说:“大部分来青州的倭人,都不肯和我相认。”

  “我交不到倭国朋友。”静子,“但我知道他们的顾虑,我明白。”

  藤原得悟从没想过这个,他好奇道:“他们有什么顾虑?”

  静子:“他们不想回去。”

  藤原得悟了然的笑了笑:“是啊,见识过青州的繁华,怎么还会愿意回去?”

  静子摇头:“不,他们出来以后,许多都深恨故乡。”

  “这是为什么?”藤原得悟皱起眉头,“他们喜欢繁华,这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可说的,可恨故乡?”

  来到青州生活,这在藤原得悟看来不算背叛,人总是在迁徙的,就像当年他先生的祖先来到倭国,但先生至今心中都挂念着母国,挂念着他未曾踏足的土地,仍旧艰辛自己是汉人,总有一日要带着自己的家人回到汉土。

  可如果……如果先生憎恨母国,憎恨汉土呢?

  那就是背叛了。

  这些憎恨故乡的倭人,在藤原得悟看来,便是这样的背叛者。

  静子:“他们都在故乡被欺负过,被小吏欺负,被役人欺负,被邻居和贵族们欺负。”

  “他们来到青州以后,发现吏目不能欺负百姓,官员不能欺负百姓,便憎恨故乡。”

  憎恨着将苦难带给他们的故乡。

  藤原得悟不以为然:“青州繁华富庶,若我倭国也能如此,必然海晏河清!吏治能清明,不也是因为这个吗?倭国穷困,役人吏目自己都吃不饱,不搜刮平民,怎么养活自己的家人?”

  虽说是贵族之后,但藤原得悟不太讲形而上的东西,他更喜欢汉人的这一套,讲经济,讲底层逻辑,而不是旧学儒家的那一套,甚至皇帝只要道德完备就会被上天垂怜,就能让百姓吃饱喝足,这都是很无趣,且无用的东西。

  如果真有用的话,那么倭国现在应该是强国了。

  毕竟如今的天皇道德上一定是个完人,天皇连肉都很少吃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