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351)

  周盈盈微微蹙眉,道:“那……那我该怎么办……皇长子年纪尚小,那些大臣肯定要说那个……主少国疑。”

  韩桂兰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道:“娘娘一向聪明伶俐,连陛下都能轻易哄着,怎么会想不明白这一点呢……”

  周盈盈有些困惑地问道:“什么意思?”

  “皇长子年纪虽小,但仍然是宣庙老爷的长孙,只是缺一个合适的大人来护着皇长子长大……”韩桂兰说到这里面露忧愁,道:“可是如今陛下帮着瓦剌叫门的事情已经传出去了,京中可是有不少百姓的亲人跟着陛下一去不回的,如今又出了这回事,陛下这个皇帝的名声只怕是……娘娘也知道主少国疑,若是这些大臣们质疑皇长子的资质,转立郕王……”

  周盈盈自然是知道永清长公主与郕王关系极好,她也曾听说过,宣庙皇帝曾起过要将郕王过继到慈惠皇太后膝下的主意,先前郕王在朝议的时候更是将监国的位置直接让给了长公主。

  都说任人唯亲,若是长公主弃皇长子而用郕王,她岂不是在这里白费功夫?

  周盈盈读书不多,但也知道过去并非没有女皇帝的存在,既然有一,未尝不能有二……

  想到这里,周盈盈已经下定决心,道:“皇长子年纪虽小,但颇受长公主的照顾,姑母这般关怀备至,如何不算母亲,将来深儿长大成人是一定要孝顺殿……陛下的!”

  第49章 心肠毒

  宫内不太平,宫外也一样,在朱予焕让人刻意的渲染下,皇帝的行为在流言中被无限放大,可谓是众说纷纭。

  先前皇帝自刎殉国的说法流传甚广,如今突然来了一个两级反转,气不过的大有人在,有些话传着传着便逐渐变味。

  诸如皇帝为了求生已经出卖了京城一带的边防布置,否则宣府不会抵抗得如此艰难,还有人称皇帝对于边境官员与瓦剌走私早已经心知肚明,却一直坐视不管,才因此遭了报应。

  锦衣卫本就在调查此事,先前他们跟着马顺没有少受王振这个太监的气,如今是纠察王振的党羽,他们的速度比谁都快。

  至于管束外面的风言风语?调查王振的事情还忙不过来,他们哪有那个时间管普通百姓说什么?

  更不用说长公主根本就没有下令管束。

  京师戒严,本就人心惶惶,加上流言四起,便是那些官员们也开始心中打鼓。

  平心而论,他们其实也不希望皇帝回来,毕竟他们可是刚合章上奏,请求长公主监国,偏偏皇帝又和长公主彻底闹翻,即便他们迎接皇帝回来,以朱祁镇的个性,也未必会领他们的情。

  郭敬、杨士奇、刘球都是怎么死的,他们可是一清二楚,要是皇帝真的平安归来,他和孙太后这对母子只会认为是皇帝福大命大,怎么会将大臣们的功劳记在心上。

  现在大军都在福建一带防止叛乱复发,京城本就没有什么守军,南京支援的京营又未曾赶到京城,城中的防卫主要依靠保定府等地调来的士兵和京城中的临时入伍的百姓,况且还要通过漕运从通州往京城运粮,人力需求极高。

  对于现在的大明,正是需要百姓的时候,却传出这样的消息,人心不稳,对于加强京城的防卫来说是个极大的不利因素。

  更不用说瓦剌带着皇帝在边境各城来回晃荡,见到皇帝被俘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戍守城池的士兵,边境逃跑避免兵役的士兵本就极多,边境又太平了有些时日,这些士兵看到惹了麻烦的皇帝跑到城门口要求开门,心里只怕什么想法都有,若是统帅士兵的将领有个差错,到时候局面更加不可收拾。

  况且此时此刻忽然流传出这样的消息,让不少大臣们纷纷猜测起长公主的心思。

  毕竟先前已经传出了长公主与皇帝不睦的消息,可见这两位已经是面和心不和的状态,长公主在这个时候任由这种传言四处流窜,大概率是另有打算。

  皇长子年幼,长公主如此行事,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若是立郕王为帝,作为已经成年的藩王,郕王完全无需由长公主来主政,两人也迟早会如同朱祁镇与朱予焕那样产生嫌隙。但若是立皇长子为皇帝,孙太后这个皇太后必然会借机参政,长公主绝对不会做这种傻事。

  即便心中不愿意承认,大不少人都不免想到了另一个结果。

  长公主该不会打算自己上位吧?

  这个想法一出,很多人便下意识地否认。

  先不说公主继承皇位是历朝历代未曾有过的事情,长公主又何必要用这种方式为自己树敌?以她的手段,即便身处长公主之位,也一样不会输给孙太后,又何必这样大费周折。

  以长公主的个性,大可毫不留痕地玩弄权术,而不是在危急情况下如此行事,这样的行为只会给后人留下话柄,天下哪有人不爱惜自己的声名?

  但偏偏她就是这么做了,如同当初那道公然向皇帝索要权力的题本一般,让人看不清楚她的目的。

  这样做对长公主究竟有什么好处?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次日早朝,官员们照常入内议事,一早便看到殿门外有腾骧四卫的士兵看守,想必是担忧他们再现先前殴死马顺的场景。

  朱予焕来得比他们还要早,今日的穿戴却与先前的赤红蟒服不同,而是一身月白色的衫裙,外罩木槿色圆领袍,长发梳成高髻,只以玉冠束发,看起来极为清淡,和前两日的蟒服装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重要的是,朱予焕的旁边还站着郕王朱祁钰,也是一样的素净打扮,郕王双手搭在身前,姐弟二人都是一脸肃穆。

  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见长公主如此打扮,上朝的众臣心中都隐隐约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殿内众人静默不语,过了一会儿,两宫太后才在珠帘后坐下。

  胡善祥让身边的女官将军报送下去,示意上朝的官员一一查看,这才缓缓开口道:“如今的宣府总兵送来军报,陛下被瓦剌俘虏,瓦剌借机利用陛下的身份和声名哄骗威胁边塞守将,或要求开门、或要求守将交出物资和金银细软,杨洪急中生智,谎称受伤,未曾理会瓦剌的叩门,故此瓦剌转道往大同方向而去。”

  原本并未言语的朱予焕这才开口道:“我昨日已经与英国公和内阁有所商量,命人快马加鞭往大同一带,告知守将石亨等人,若瓦剌直接扣关,需得验明‘陛下’身份,守将绝不能轻易开门,更不能与瓦剌随意往来,若瓦剌强行扣关,立刻反攻,不必顾忌其他。”

  孙太后闻言立刻有些坐不住了,大声呵斥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如此行事不就是不准皇帝回来吗?朱予焕,你简直是心思歹毒!”

  众人听得朱予焕已经在昨日的时候召见英国公和内阁众人见面,便知道这已经是他们商量过后的结果,这样验证皇帝身份的方式倒是并不为过,唯一的问题是瓦剌绝对不会同意这种方式。

  对于瓦剌而言,要是他们手中的皇帝是真货,这样验身不就是借机骗人?要是他们手中的是假货,被大明辨认出来,这样在边关来回晃悠的瓦剌岂不是成了傻子?

  无法验明身份,大明便不得不考虑瓦剌手中的皇帝有可能是真货,不论是防守还是反击,都难免受到制约。

  要想避免这种尴尬,最佳的方式便是直接默认皇帝已死、拥立新君,这样军队也可以放开手和瓦剌周旋,不用干什么都要考虑瓦剌的手中还有皇帝。

  即便是隔着珠帘,孙太后也能隐约察觉到,在自己说完那句话后,殿内的气氛有了明显的变化。

  她几乎立刻意识到了自己刚才那句话的问题,如此一来,不让皇帝回来的锅全都甩到了长公主的头上,大臣们完全可以直接拥立朱见深当皇帝,如何不算从龙之功?到时候周德妃必然会将她一脚踹开,选择由长公主监国主政……

  孙太后正想着该如何补救,胡濙已经站出来道:“殿下言之有理,如此一来,不如遥尊陛下为太上皇,立皇长子为皇太子,殿下与郕王共同监国主政。”

  孙太后听到胡濙并未将被俘的皇帝彻底抛弃,这才在心底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让顺德长公主一家独大,皇帝总还是有机会的,若是能够借着辅政的事情离间胡吴和这姐弟二人,那真是再好不过。

  第50章 毒更甚

  朱予焕盯着胡濙看了许久,轻笑一声,道:“遥尊陛下……做太上皇?”

  众人都从朱予焕的声音之中听出了一丝微妙的强硬态度,加之考虑自己的臣子身份,被召见的英国公等人和内阁都未曾反对,他们就更不好说什么了。

  胡濙是太宗皇帝的心腹,又是先帝任命的五位托孤大臣,仅次于英国公张辅的地位,长公主召见其他人,却未曾与胡濙商量,他在此时此刻提出质疑也合乎常理。

  也就只有几个御史见状附和了胡濙的提议,真正领导国家的人是皇帝,一旦朱祁镇成了太上皇,瓦剌无法以皇帝发号施令,自然也就没有办法索要财物或是骗人开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