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予焕虽然知人善用、善纳谏言,却并不会因此优柔寡断,反而能够果断做出自己的判断,还能够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让手下将领团结一心,分别委派到合适的职位上,更明白如何许诺利益,可谓是权术结合极佳。
朱元璋和朱棣都是多次领军打仗的皇帝,放在军人之中也是拔尖的存在,自然能够明白一支军队中很需要这样的人存在,这种人虽然能力不显,却非常适合统帅队伍。
一支队伍的首领固然可以优秀出众,但并非所有人杰都能坐好军队之首的位置。
“朕看这朱予焕倒是养得很好。”
听到朱元璋并未因为朱予焕的表现而怒斥朱祁镇,朱瞻基在心底暗自松了一口气,这才道:“怎么说焕焕也是受过皇爷爷教导的。”
这次他可不敢再随意往自己身上揽功了,否则只怕朱元璋又要将朱祁镇拉出来,和朱允炆对他一起来一轮嘲讽。
朱元璋瞟了坐直身体的朱棣一眼,道:“你得意什么?除了给她留了个‘曾爷爷’的名头,总共教了她几年?也开始学你那个好圣孙张口胡来?”
朱棣被怼得往后靠了靠,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习惯性地咳嗽了几声。
虽然这段时间下来,朱元璋早已经不像当初那样暴怒,但仍旧是不阴不阳的样子,不过对于他们而言,只要这位太祖爷不要继续动手就好。
有朱予焕这个监军从中调和指挥,征讨麓川可谓是一切顺利,不仅展示了大明军队的作战能力,更是做到了擒贼擒王,将思贼处理得一干二净,永绝后患。
饶是朱元璋看了,都觉得神清气爽,更不用说朱棣了。
当初他派人征讨安南都未曾有这么顺利,自己这个宝贝曾孙女简直是给他宽心。
朱棣立刻对着朱允炆嘚瑟道:“好侄儿,你看看,这就是差距,你倒是想要找个女子祸乱朝政,你有吗?没这个能力,懂不懂?”
朱高炽看着自家亲爹冷嘲热讽的样子,不由擦了把汗。
看来他是真高兴,都忘了朱元璋这个疼爱孙子的人还在这里坐着。
出乎意料的,朱元璋却并没有暴怒,只是看着投影中仍旧十分冷静、甚至还开始在书桌上作文的朱予焕若有所思。
这个丫头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能够沉住气。
“焕焕这是?”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我看她文中写了,要对云南‘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什么意思?”
“趁着大军还在云南,将当地的土官换成朝廷委派的官员,接管当地的百姓。”
朱棣闻言眼前一亮,道:“当真?若是能够将云南交给朝廷管理,何愁不能将云南当做阵地,重新南下,收回安南。”
朱瞻基却只是皱眉,道:“云南不过蛮荒之地,地域之上生长的也不过是未曾开化的蛮人,何必为了这种地方浪费心思。”
“我看她写得倒是很有条理,还能引经据典,下笔速度极快,想必是来到云南后不久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了。”
朱元璋虽然觉得一个女子这般实在是不合规矩,但若是跳脱出男女有别的界限,朱予焕为人也好、能力也罢,都不逊色于他人,更是写得一手好文章,若是生在他的臣下里面,朱元璋少不得要好好提拔她一番。
但朱予焕心中的主意太大,这样的人,往往是要用过之后就立刻处置干净,否则只会遗祸无穷,尤其是朱予焕生在皇家,难免会惹出更大的祸事。
此时此刻,朱元璋倒是明白朱瞻基为何如此百般利用朱予焕。
所谓皇帝,就是要将有利于自己的东西利用到极致。
“镇平……”
朱元璋哼笑一声,道:“抬举是一回事,这小子也是在告诫她,不要重蹈太平公主的覆辙。”
朱高炽寻思朱予焕就算真做了太平公主,也轮不到朱祁镇做李三郎吧?这小子心里有没有想这么多还很难说。
不过这话头是朱元璋开的头,朱高炽当然不会当众反驳。
后面发生的事情显然和朱高炽猜得差不多,朱祁镇显然是没有想那么多,颇给朱予焕脸面,甚至让她去南京祭拜朱元璋。
皇家祭拜从未有女子主持的道理,最次也是驸马前去,如今竟然让一个公主祭拜,若是前些时候,朱元璋肯定气得暴跳如雷,但现在朱元璋的愤怒线已经在朱祁镇的操作之下拔高了许多,看到这种场面不仅没有生气,甚至还有点想笑。
朱祁镇这小子接下来干出什么事情他都不会奇怪。
先前朱予焕在云南进行小规模的改土归流已经初见成效,有了现成的成果,又能借此来安插一部分自己的人来监视朱予焕,朱祁镇并没有什么犹豫,很快便开始物色人选,跟随朱予焕一起前往云南。
朱棣察觉到朱祁镇对朱予焕若有似无的排挤,冷哼道:“他倒是贪心,功劳他要,风险也一点都不能有。也就是焕焕好脾性,不和他斤斤计较。”
朱允炆嘲讽道:“好脾性?人人都夸这长公主有‘太宗之风’,四叔,若是换成你,恐怕早就掀了这皇帝,自立山头了吧?”
朱棣察觉到朱元璋扫过来的目光,立刻辩白道:“我又不是公主!”
“哼。”
改土归流不是一个小工程,看着总有些无趣,朱元璋便又将视角换到了朱祁镇那里,这小子娶了老婆之后确实多了几分沉稳,至少不再像以前一样孩子气,除了宠爱几个后妃之外,就是开始惦记着什么时候也能像朱棣那样征讨鞑靼。
朱棣见众人都看向自己,道:“看我干什么!我不是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作战打仗,这小子自己白日做梦也怪我?”
朱高炽顺着他的话道:“那肯定是不能怪爹。”
朱瞻基可没有这几位良好的心态,知子莫若父,看朱祁镇摩拳擦掌的样子,朱瞻基就能猜到他大概是真的想要年纪轻轻就领军作战。
就算是朱瞻基本人,那也是先跟着朱棣一同作战,不断学习,又有带兵平叛和巡边的履历,这才能够自称通晓军事。
但若是让他和朱棣一样,亲自领着几十万人去大漠中与鞑靼作战,朱瞻基也要掂量再三。
也就是朱祁镇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于打仗这种事情跃跃欲试。
“太祖放心,镇儿心中还是有数的,他膝下无子,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贸然亲征呢?”
要是真出了个意外,皇位十有八九会落在朱祁钰的头上。
朱祁镇虽然冲动,但也没有傻到这个地步。
“眼高手低的小子,做出什么事情来都不稀奇。”
朱瞻基被这一句话怼回来,只低着头不再说话。
很快,宫中的周美人就为朱祁镇添了一子一女,儿子虽然体弱了一些,但无论如何,也是证明了朱祁镇的生育能力,也为大明的皇位继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周美人被升作周德妃,更是获得赏赐无数,一时间在宫中风光无量,甚至称得上横行霸道。
朱元璋最看不惯这种女子,冷哼道:“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看,和你家那个朱祁镇是一模一样!都是些眼高手低的货色!难怪朱予焕那个丫头把她献给朱祁镇,必然是看中了她的粗鄙无知,最合朱祁镇的心意!”
朱瞻基有些无奈,道:“这周德妃是跋扈了一些,但到底生育有功啊,况且平日里镇儿处理政务诸多,也难免想要放松放松……”
朱元璋横了他一眼,反问道:“你是为你的好儿子辩驳,还是为你自己辩驳啊?”
朱高炽赶紧打圆场道:“皇爷爷别和他们这些小辈一般见识,他们生在太平日子里,怎么能懂这些呢?还不是看着哪个漂亮、哪个会说话,就当个宝一样捧在手里。”
朱棣瞟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真当他不知道张氏和郭氏的事情?他那是看两人在太子宫中没有闹出什么大事,朱高炽也没有偏听偏信其中的任何一人,这才未曾插手处置,但凡其中有人敢将事情闹大了,朱棣可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皇家最不缺的就是后妃这种东西。
平心而论,朱祁镇还算是有点心计,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也并非毫无建树,加之手下的臣子能力尚可,倒也不至于到误国的地步。
尤其是朱祁镇对于杨溥、杨士奇等老臣并非全然放心,甚至还知道夺权分权,但手段实在是有些太过小家子气,换成在场的任何一个皇帝,要么雷厉风行如朱元璋,直接将杨溥杨士奇杀了了事,要么温水煮青蛙如朱高炽,给老人一个体面,借力打力将职务卸了,准他们回家养老,这样还能落一个君臣相知的体面。
偏偏朱祁镇太过倚仗王振,将事情挑拨得不成样子,最后落得分外难堪。
朱允炆看乐子倒是津津有味,道:“不过说来也是奇怪,偏偏这个时候,这个叫做李初的就跳了出来,看着像是有人故意挑拨。”
朱瞻基的想法与他相同,道:“恐怕是有人故意安排的,兴许是杨溥安排的,这样将事情闹大,也能保他一条性命,让他安安稳稳的卸任首辅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