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427)

  皇帝外出巡边,巡视军队情况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当地要有人接待,宣府总兵郭玹去世,一时半会儿没有接任的人,朱祁镇作为皇帝无人接待,也太掉面子,所以打道回府才是最好的选择。

  朱瞻基不由心中感慨。

  当真是上天助他!

  朱元璋嗤笑一声,道:“你这个倔驴儿子只是成家,还未立业,怎么可能就这么回去!”

  朱瞻基闻言不由一怔,明白朱元璋所说不错,不由心中咯噔一下。

  果不其然,朱祁镇丝毫没有返回的意思,反而随手指派了杨洪继任宣府总兵,随后继续带着几万人的军队向宣府方向前进。

  而为朱祁镇在前面开道的西宁侯宋瑛巡至阳和一带,遭遇瓦剌军队偷袭,几乎全军阵亡,只有少部分人四散逃亡至大同等地求救,武进伯朱冕率兵赶往援救,一时间暂无消息。

  七月本就是多雨的季节,天气作祟的缘故,皇帝这一路行军都极为不便,朱祁镇到底是皇帝,王振是不可能让这位吃苦的,可下面的士兵就惨了,披甲戴盔、风雨无阻地追随朱祁镇,粮食少得可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可谓是人心涣散。

  见此情景,随行的内阁大臣们自然是想要劝解皇帝尽早回京,以免发生营啸,但皇帝显然没有这个考虑,只是继续率兵西进。

  待到大军抵达阳和,却并没有看到迎接他们的明军,而是漫山遍野的尸首。

  事已至此,朱元璋再也看不下去,将手中的遥控愤怒地甩了出去,只听得“砰”的一声,那遥控器霎时间四分五裂,满地碎片。

  即便是平日里逮着机会就嘲讽朱棣一家的朱允炆,在此时此刻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同其他人一般都跪倒在地。

  朱元璋平日里虽然又打又骂,但发泄过后也不会死抓不放,即便是上次对朱瞻基动了狠心,也没有真的做什么。

  但这次朱元璋的怒意却出奇的平静,更像是一片死寂的愤怒。

  这下众人怎么会不明白,只怕此时此刻的朱元璋恨不得将朱祁镇千刀万剐了。

  征兵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并不算什么难事,但想要培养一支能够作战的军队却并不容易,一支万人的队伍就因为朱祁镇的一时兴起的错误决定全军覆灭,换成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到愤怒,更不用说自投影看来,阵亡的明军尸首数量明显过多,很有可能还有阳和本地以及其他地方前来救援的士兵。

  如今朱祁镇只有两个弥补方式,一个是以皇帝的身份指挥军队与瓦剌作战,重振士气,同时也为自己这个皇帝树立威严,另一个则是尽快走安全的路线打道回府,如同征讨麓川一样坐镇后方,保证补给。

  朱祁镇显然也是第一次遇上这种场面,明显那是被吓着了,立刻下令全军往西面的大同前进,打算暂时驻扎,顺便问责大同守将。

  朱棣贴在投影前看了许久,一脸认真严肃,反问道:“他是不是猪油蒙了心?还是平日里总把过错甩给身边的人,忘了自己到底几斤几两?瓦剌入侵,他一个没上过战场的毛头小子,身边没有一员大将,他到底哪来的自信指挥兵马的?啊?”

  朱瞻基看他恨不得钻进投影里的样子,心中更加替儿子着急,只能指望着那群随行的内阁阁臣和高官们能够为了自己的性命清醒一点。

  好在这群人也没有辜负朱瞻基的期望,对于朱祁镇百般劝谏,王振也显然是被阳和的情况震吓,再也不敢提让皇帝亲自上战场的话题,一行人打算自紫荆关返回京城,再做打算。

  几人的一口气还没送下来,没想到朱祁镇听到辎重被瓦剌劫走,又想要回去和瓦剌拼个你死我活,这样反复无常、朝令夕改,导致士兵们被迫跟着受罪,下面怨声载道。

  “大明果然是在你儿子手中变好了。”

  突然听到这么一句话,朱瞻基不由面露困惑,看向逐渐冷静下来的朱棣。

  “这群士兵被朱祁镇当成狗一样遛,居然还没有营啸。”

  朱瞻基闻言沉默,也不再为儿子说话。

  朱高炽见状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要不说儿子不成器、老子要闭气,还好他有个不错的儿子,不会步儿子的后尘。

  巡边大军兜兜转转好不容易遇上了从京城出发来援救的京营军队,朱祁镇考虑到杨洪和宣府还在面临瓦剌的攻击,便又从巡边的队伍中分出人手去解救宣府,看得朱棣直跳脚。

  他们能看投影,自然是知道此时此刻的也先正像牧羊人一样,带着主力跟在朱祁镇后面,来一个杀一个、来一群杀一群,这不就是让大军去送死吗?更不用说这群人已经能够跟着朱祁镇受了一个月的罪,早就已经疲惫不堪,哪里是瓦剌的对手?

  眼看着朱祁镇拖着队伍缓慢前进,却又因为王振担忧辎重无法跟上,打算在土木堡过夜,而瓦剌的士兵则是在也先的带领下迅速包围了土木堡。

  两方将领的素质孰高孰低,一看便知。

  饶是脾气最好的朱高炽,也觉得胸口像是被朱祁镇用头砸了一顿,说不出的憋闷,只是张了半天嘴,他也一句话都骂不出来。

  他们朱家怎么还有这种子孙后代?

  反倒是朱棣骂骂咧咧起来,道:“张辅难道没教这小子一点东西?这小子还以为胜仗都是天上掉下来的,随便准备个几日,就带着数万大军出去巡边,不把士兵当人,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白白的给那群混账鞑子送盔甲武器,丢了自己和国家的脸——”

  其余人都不说话,一时间屋内只能听到朱棣的咒骂声。

  看到这里,他们哪里还有不明白的,知道这朱祁镇大抵是凶多吉少,若是他死了,那倒也算是一了百了,只怕这小子没有那个胆量去死。

  正如他们所料,瓦剌借口要与大明和谈,表面上允诺后退撤离,待到断水许久的明军放松警惕去河边引水的时候突袭,除了如石璟这样腿脚快的、信中早就有疑云的,剩余的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便没了性命,看见的人想要跑,整支队伍顿时乱成一片,踩踏致人受伤的也不在少数,瓦剌在乱军之中如鱼得水,轻轻松松便将明军大败,不少人都被杀了个一干二净,剩下甘愿投降的,直接做了俘虏,也能带回去做奴隶。

  而朱祁镇身边,运气好的如王振,到底算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运气不好如曹鼐、邝埜等人,被瓦剌的军队冲散后,对方只知道他们是文官,便直接杀了了事。但众人最在意的还是朱祁镇,只见他面对瓦剌人时两股战战、强自镇定,拔出了宝剑夹在脖颈上。

  朱瞻基一时间不由屏住呼吸里,思绪万千,心中因为这不成器的儿子涌现的愤怒,也有因为儿子只怕难以善终的悲伤,还有接下来大明要面对的局面的紧张。

  只是他如何也想不到,朱祁镇将剑架在脖子上许久,嘴里念叨了许久的“祖宗社稷”,却连一道血痕都舍不得划。

  若非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及时赶到,只怕朱祁镇要提着剑在这里站上一整日。

  “都别闹了,他是皇帝,活着比死了有用。”

  朱瞻基立刻从这句话中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觉得头皮发麻,眼前冒着白光,脑袋里嗡嗡作响,几乎站也站不稳,踉踉跄跄地向后退了几步,一下子跌倒在地。

  他活了将近四十年,做鬼又是十二年,却未曾有一日如今日这样惶恐。

  其余人神情也变幻莫测,平日里最爱嘲笑朱棣一家的朱允炆在此时此刻都面色凝重。

  再看上首的朱元璋,面上阴沉如墨,只怕是已经恨不得朱祁镇早日下地府来,好让他将朱祁镇碎尸万段。

  “朱瞻基,你也不用担心朕把你儿子宰了了事,朕看他一时半会恐怕是下不来的。”

  朱元璋这次倒是没有将朱瞻基骂个狗血喷头,可这短短一句话,比杀了朱瞻基还难受。

  瓦剌当然不会昏头杀了朱祁镇,而是要拿朱祁镇作为人质,开始威胁大明,带着朱祁镇将能够抵达的关卡问了个遍。

  皇帝在敌人的手中,朝中如今能够说得上话的大都是臣子,没办法做主,更不可能做“逆臣”舍弃皇帝。而胡太后毕竟不是皇帝的亲生母亲,在圣母孙太后的要求下,恐怕最终结果也只能是大明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妄图换回皇帝本人。

  这样一头可以任人宰割的肥猪,瓦剌昏了头才会把他放回去。

  什么叫丢人?这就叫丢人。

  带兵杀敌的皇帝反而为敌所擒,想要救士兵性命反而害了更多人……

  无话可说。

  “你那亲兄弟是个胆小怕事的,你那个次子,日日被朱祁镇打压,即便如今身担监国重任,也未必有力挽狂澜之力。至于那个奶娃娃,就更不必说了……”朱元璋冷笑一声,道:“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唯一能指望的竟然只有你那个女儿,真是个好皇帝啊!”

  朱瞻基心中比谁都要苦涩,许久之后才道:“太祖说的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