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二带着人和家当浩浩荡荡地来了益州后,招岚托崔逢春给办了户籍,此时正好在收割最后一批麦子。薛娘虽然拿了一斤麦种,却只种了5厘地,纵然收成惊人,但远不如一百亩地来的壮观。
此刻他们更加坚定了要跟着郁郎君的心思。
招岚又给分了粮食和牲畜,取了官府的迁徙文书后送走了斗志昂扬的一群人。
正要回村子,就见梁翁急匆匆地跑过来:“郁郎君,郁郎君快跟我走!”
“什么事?”招岚心下一紧,不会是崔逢春或者崔二郎出事了吧?
“救命的事儿!外头不好多说,快走!”梁翁慌张地来拉人。
第65章 杨嗣
杨嗣被宠妾用秘制机关伤了手,崔逢春虽然医术了得,但毕竟眼盲,杨嗣信得过的医者又不敢上手,崔逢春就想到了招岚。
崔逢春让招岚看了伤口,并说了自己的想法,要招岚配合他。
时间紧迫,招岚也没有犹豫。
这里一切都很落后,但医术方面也衍生出了外科手术,只不过对这里的人而言过于凶险,一般人不敢尝试。
杨嗣的手筋断了一半,已经用了麻沸散,眼睛虽然睁着,但意识却十分涣散,他只看见身边又来了一个人,他们似乎在自己手上动了什么,等他恢复意识的时候,手臂早就缠了厚厚一层棉布,又用木板固定着。
女使一见他醒来,连忙上去伺候,杨嗣的脸色阴沉至极,女使瑟瑟发抖。
“叫许直来见我。”
“是。”
半个时辰后,掌书记许直匆匆来到内室,杨嗣沉着脸:“结果。”
“慧娘子是林家人。”
杨嗣忽然笑了:“好个林家人!既然不想活就送他们一程!”
林家是本地豪强,前不久刚好被杨嗣打压,杨嗣原以为他们会缩着脖子做鹌鹑,不料竟早早地安插了个暗桩在自己身边。
“属下这就去办。”
“等等,那日崔逢春叫了谁来?”杨嗣万万没想到养了那么多的大夫,到头来还没有新上任的判官好用,可崔判官眼盲,再好用也不方便治外伤。
“是郁郎君。”
“备礼传话,说我改日亲自去谢他。”杨嗣盘算着,既然士族和豪强都解决了,也该谈谈种粮的事了。
杨嗣来的时候,招岚正在晒麦子,佃农们依旧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虽然地主说新麦要留着做种,但依然会按照往日的规矩分给他们相应重量的陈麦。
麦子称重要等晒干,所以目前还不知道具体重量,但佃农们种了一辈子的地,心里也是有所预估的。
这么多麦子,五年都不一定能种出来,等分粮食的时候会有多少?
很多人想着想着就会笑,生活有了盼头干活也越发卖力。
杨嗣先道了谢,呈上谢礼后,又说:“崔判官说我这手日后想要拿刀不太容易,不知阁下可有别的办法?”
目前消息封锁,杨嗣还是那个人见人怕的剑南节度使。可一旦消息走漏,自然会有人想要取而代之。郁郎君既然能给崔判官帮忙,对他的情况必然了解,杨嗣也就开门见山。
“杨帅问过其他医者了吗?”招岚没有直接应承。
杨嗣苦笑:“问过了。”
甚至还找出来几个不老实的,不过都死了。
“我的确有办法,但杨帅能用什么来换呢?”招岚放下茶杯静静地看着杨嗣,眼里平静无波,甚至还带着几分悠闲。
杨嗣不说话了。
作为一个武人,右手有多重要自不必说,否则林家也不会为了报复铤而走险。
杨嗣可以用左手,但用了左手的他还能震慑住下面的人吗?
乱世之中局势瞬息万变,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杨嗣不敢去赌。
“杨帅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吗?”招岚等着杨嗣沉思了一会儿才重新开口。
杨嗣的眼睛眯了眯:“足下是问我想不要那个位置?”
招岚不答,只微笑着看他。
杨嗣眉峰微沉:“谁没点野心?”
“若真有来日,我能否凭此功绩封侯拜相?”
杨嗣苦笑着摇摇头:“恐怕要辜负了。”
“为何?”招岚并不生气,因为她从杨嗣眼中看到了怅然。
“我曾得罪过山东士族,也就是鲁郡的孔家和颜家。”杨嗣点到即止。
孔家和颜家几乎是文士的标杆,这些人一旦抱团便不可撼动,除非有人愿意背负千古骂名将这些人屠戮殆尽。孔家和颜家没了,其余士族未必不会唇亡齿寒,等士族也没了,豪强武官们无人约束,天下必然大乱。
“既如此,那便要寻一个明主了,不知杨帅看中了谁?”
杨嗣并非单纯的武夫,此事他是有计较的:“范阳卢家。”
招岚眼睛一亮,杨嗣的眼光不错,范阳卢氏是原剧情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杨嗣的族弟走了七年称帝路,就有三年耗费在这一块。
“原因?”
“接近草原,兵强马壮,与孔、颜二家交好有士族根基,运河连通淮南和江南二道、粮草有继。”
“可范阳距益州太远了。”
杨嗣何尝不知:“所以我决定割据山川、练兵屯粮、以静制动。”
原剧情中杨嗣就是这么做的,只是令他意外的是站在最高峰的不是他看好的范阳卢家,而是他本家的族弟——杨胄。
当他看见高高在上的皇帝时,心中蓦地想起杨胄落魄来长安却被他打了一顿的往事,皇帝笑得越温和杨嗣心里就越不安,因此紧握兵权不肯松手,谁曾想最后还是被新帝设计消耗了兵力,余生孤寡凄凉无人问津,偏偏葬礼十分宏大,就连皇帝也亲自吊唁,许葬皇陵,哀荣浩荡。
弱冠之年的杨嗣是冲动的,否则也不可能得罪那么多人,但如今的他却是沉着冷静的,否则也到不了如今的地位。
“杨帅若是信得过我,我可以一试,但事成之后我也要杨帅替我办件事。”招岚终于重提治伤的事,杨嗣的眼神都亮了几分。
“你说。”
“我要陇右。”
杨嗣眉峰顿沉:“陇右太大了,如今兵力粮草皆不足,恐怕不好办。”
话是这么说,但杨嗣却在思考郁郎君要陇右的真正目的,片刻间脑中已经闪现无数个念头,不过又被统统压下去,不动声色。
“我知道,所以杨帅不必忙着收复安西和北庭,武、宕、叠、洮、岷、渭、秦、成、兰、河、廓、鄯、凉、甘十四州在手就行,粮草军械我来备,练兵打仗你去,陇右十四州拿下后,兵力财宝都归你,我只要种田的土地,如何?”
杨嗣没有立即答复,回去后就找了掌书记来,许直听完杨嗣的叙述后,不禁纳罕:“难不成郁郎君也有问鼎之心?”
“若有此心,为何只要土地不要兵力?”杨嗣对此十分疑惑,所以才没有直接问招岚。
第66章 认主
小麦终于晒干了,整整2300石,每石约158斤,共计363400斤,亩产1211.3斤,是去年的14倍。
佃农们就算有心理准备,还是惊得满脑子晕乎乎的,走路都在打飘总觉得不太真实。负责计算的苏勉也惊了,这时的他终于开始正视祖父的话。
给佃农的粮食是按照体积单位石来分的,平均下来十亩地能有76.6石,28户佃农有的人口少,只种了六七亩,有的人口多种了十余亩,单以最低的算,也能分到53石粮食,也就是8374斤,五口之家省一省能吃三年。
看着绿油油的秧田,佃农们不禁在想,今年的夏稻也能收这么多吗?
以新麦换陈麦的事是通过杨嗣来做的,杨嗣接到换粮数字后也明白了招岚要包粮草的底气在哪里。他决定今年秋就把名下所有的地都种满这种麦子,并让士兵们轮流看顾。
杨嗣端了士族和豪强之后,整个益州的良田都落在了他的手里,这件事也只有他能办。
期间杨嗣没有再来见招岚,不过却多次召见崔逢春,最终崔逢春只告诉他:“大帅可以换轻一点的兵器。”
杨嗣也终于死心,但他依旧没摸清招岚的心思,所以也不敢贸然应承。
得知招岚又种了稻谷后,倒是派了人来问亩产量,最后带回去一个消息:小麦和稻谷是一样的。
这一日,掌书记许直难得空闲下来和好友崔逢春下棋,崔逢春目不能视,所以由梁翁落子。
下了一半,许直忽然问:“郁郎君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崔逢春淡笑:“我不是早与你说过了吗?”
许直摇摇头:“往日你说的,和今日我看到的差别甚巨。”
“是大帅有疑虑?”
许直笑了:“悦青啊,你我之间相交多年,你若是知道什么,可不要瞒着我!”
“你许正之火眼金睛,我在你面前哪里还有秘密。”崔逢春也笑。
许直落下一粒黑子,神色忽的严肃起来:“那边佃户说,收小麦的那几日在下雨,郁郎君将所有人赶出去向上天乞求不要下雨,之后的半个月都是晴天,中间下过一次小雨,但很快又晴起来。世上真的有这般神迹?你与他在京畿相识,知道的比我多,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