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此摆烂,也能称帝_阿兰菜【完结】(118)

  再往下到炊事,大家口水不禁流下三千尺,当时吃时没有感觉到它这么美味,听军报上这么一写,肚子忽然咕咕叫,又想吃饭了。

  最后是诗作和问答,读到自己的诗,士卒害羞,听别人的诗文,无限崇拜,感慨文采斐然。

  士卒与徐茂之间的互动问答,由于地方有限,邓绿华尽最大努力缩小字体,又令人足够看清,这样也只能挤下三十个问题,她便在各个类型里都选几个,先登三十道,后面的放在第三期军报。

  经过邓绿华的筛选,最重要、急切的问题摆放在前面,其他类型依次排开,士卒们关心的事情大多能够得到回应。

  士卒们凝神静气,竖起耳朵听,遇到关注的问题赶紧拿纸笔拿自己看懂的字、符号记,宋得雪看到她们这幅神情,心间微动。

  这倒是一个解释军中制度、普及常识的好地方,等日后大业达成,社稷安定,无疑可以倾听民声,为民解惑。

  士卒们忽地发生一声爆笑,互相询问道:“谁提的问题,这点小事也劳烦元帅亲自解答!”

  宋得雪转移视线,看向徐茂的书房。

  是啊,一点平平无奇、看起来毫无必要的小事,徐茂她也耐心回复,得到百姓拥护、平定江山不是理所当然吗?

  宋得雪很有信心。

  *

  丰城,陡峭的山石碎裂,沿道修筑水渠不成问题,慎重起见,吕飞燕封锁娘子山不许人进入,静静等了许多天后,她带领一队士卒进山清理滚落挡道的石头,给劳工开出一条可行走的道路。

  吕飞燕忙碌时,王兴珠没事,代替吕飞燕陪唐折桂说话解闷。

  唐折桂本来因为王兴珠的事情不喜欢她,此时见到她居然真的改过自新,还造出那么威武的家伙,三下五除二解决吕飞燕头疼许久的事情,而自己却跟个残废似的,整日闷在屋子里,她突然心里不是滋味。

  苍天不公啊!

  唐折桂牙痒痒,看王兴珠格外别扭。

  王兴珠可以,那她也行。

  唐折桂不甘落后于王兴珠身后,想起徐茂的交代,让她帮忙盯着春耕,养好伤以后种地。

  实验班的士卒出门插秧去了,唐折桂赶紧让新苗搀扶自己,一瘸一拐地去田地巡视。

  新苗为难道:“娘子,我叫人抬你出去吧,地里太远,小心伤口崩裂,又要花时间重新养。”

  王兴珠也跟着劝,唐折桂不想让她看到自己狼狈的那边,不以为意道:“不妨事的,我的伤都好得差不多了,正是下地活动的时候。”

  “唐娘子,那我把担架带上,如果中途走累了,就让我和新苗抬你休息,如何?”王兴珠退让半步道。

  唐折桂思索片刻,不拿担架的话,今日连门都出不去,反正她可以选择不用担架,让王兴珠带着也没事。

  “那就带上吧。”唐折桂点头妥协。

  第97章

  唐折桂想得很好,然而当她抱一包糕点,准备几壶水,新苗搀扶她小步小步挪动,半天只走到门口时,她两眼一翻,无奈道:“还是用担架吧,节省时间。”

  新苗赶紧欢天喜地地展开担架,她又叫两个人过来,和王兴珠一起,四人分别抓一个角,抬唐折桂出门。

  如今正是插秧的时候,家家户户出动下地,唐折桂找到实验班的士卒们,招呼大家过来吃点东西,喝水补充体力。

  唐折桂家里是做屠宰行当的,学的手艺也跟打打杀杀相关,小时候下过一次地就闹着再不去,如今再见,有几分新奇,想要尝试,不过碍于腿脚不便,只得无奈作罢。

  “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碰到水泥,坐着就能插秧呢?”唐折桂望着田地惋惜道。

  新苗道:“这怎么可能,自古以来就是踏进泥里,弯腰插秧的。”

  王兴珠目光从上到下,扫过唐折桂的腿脚,忽然眼前一亮,像是得到灵感,惊声道:“有可能,我们可以仿照马形做一个能坐的地方,然后按动机关,使之前后行动,并在底端设计插苗的地方,将秧苗放进,如此即成。”

  众人闻言目瞪口呆,新苗觉得王兴珠异想天开,“哪有王娘子说的那么简单,秧苗的位置、入土深浅都极其重要,非人力,不可为。”

  王兴珠微微低头,“我想试一试。”

  在她的想法里,应该是可以的,不过新苗说的也有道理,是该考虑放秧苗的位置,多加两道机关,控制力度,调整至最恰当的力道就行,不难。

  转眼间,王兴珠脑中形成草图,兴冲冲地对唐折桂说:“唐娘子,我要赶回去做秧马,就先失陪了。”

  说完,王兴珠抬脚往回跑。

  新苗无法理解,“王娘子可真是个怪人,总想这些古怪的玩意儿做什么,直接弯腰插秧,又快又好,何必在这上面白费心力呢,到时候无人用,即便做出来也是枉然,难道是想做给唐娘子,让唐娘子下地插秧?”

  唐折桂嘴角抽搐,忍不住说道:“新苗,不可胡言,王娘子若是可以做成,那大家都不用像现在这样累了,让我这样腿脚受伤的人也可以继续劳作,怎么能说是白费心力!”

  她转头看向王兴珠急匆匆的背影,目光复杂,不知为何,她竟然觉得王兴珠一定能做出来,震撼世人。

  唐折桂心底五味杂陈,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仅仅断条腿,就耽误她这么多时间和机会,似乎还一不留神给了王兴珠制作秧马的想法。

  “新苗,我要好好养腿,早日回幽州把北狄人打回老家!”唐折桂毅然立誓。

  新苗欣喜道:“娘子这样想就对了,早点休养好,早点回去,听医士的叮嘱,咱们快回去吧,一会儿到正午,日头足,马上热起来,顶着太阳不好走。”

  唐折桂点头,回去坐担架上,这时候她才发现不对劲,王兴珠忽然跑掉,少一个人,谁来抬她?

  “王兴珠!”

  新苗赶紧说:“娘子别急,两个人抬也是一样的,正好还剩一个人,可以轮番休息。”

  唐折桂气死,抬过来就撒手不管,王兴珠故意抬她过来晒太阳的?她跟王兴珠果然是天生的克星!

  再说王兴珠跟唐折桂出去一趟,着急忙慌地跑回来向吕飞燕请辞,吕飞燕惊诧道:“为何如此匆忙,可是出什么事情,还是唐折桂说了什么话惹恼娘子?若是唐折桂说难听的话,你切莫理她,她心眼子直,没有恶意,别跟她一般计较。”

  吕飞燕以为王兴珠和唐折桂闹矛盾,紧忙放下手头的公务调解她们关系,开导王兴珠。

  王兴珠摇头说:“不是这个原因,我还要多谢唐娘子,她给我提供了思路,我要赶回去制作秧马。”

  吕飞燕迷惑不解,看她确实没有什么怨气,反而眼睛亮晶晶,颇为振奋,应当真有急事要赶回金炎,她便不再阻拦。

  王兴珠道:“那个火炮我留在丰城,吕娘子可以继续用它开路,箱子里还剩余十枚弹药,使用方法、步骤和要留心的事情我都写好放在箱内,你们也见过我用它的模样,这会儿我就不多说了,注意保持干燥,避光。”

  吕飞燕颔首,一一记下,起身送王兴珠上车。

  王兴珠离开丰城的事情,唐折桂回来才听说,莫名有几分怅然,然而她很快就记起王兴珠丢下她跑走的背影,登时甩头清醒。

  等她腿一好,便去金炎抓人。

  *

  江州,颂安。

  林舒娘很早就接到徐茂的信件,专心研究徐蘅提到的活字印刷。

  她去保平莫惠福家看过纸张,询问活字印刷之法,集合众多收集消息,挨个试验,极力压低所用银钱。

  林舒娘发现,活字虽然方便,但制作起来的工序非常多,拓阴文、阳文,用木石雕刻更加耗费精力。

  而且各个字找起来太麻烦,尤其要在上千个字里找用印,花费时间颇多。

  经过取舍,林舒娘选择用陶土制作字泥,方便印拓,烧成以后硬度也好,按照字体结构分门别类地摆放,要用的时候再取,用完重新放回。

  字泥制作时间颇长,好在最后成效不错,林舒娘拿《冯秋叶》的戏本试着印了一本,还好,先前那种模糊重影的情形没有发生,纸张干净,字迹清晰。

  林舒娘捧着字泥嚎啕大哭,这东西太折磨人了。

  她第一次做出来时印了反字,才发现阴文、阳文的顺序弄错,后面又做几次,墨水撒得到处都是,印出来的效果也不佳,一些地方要么墨糊成一团,根本看不清,要么字很浅,淡得看不见,字迹浓淡不均匀。

  她差点要给徐茂写信放弃,幸亏有薛灵和莫惠福的支援,这才咬牙坚持下来。

  不辱使命,林舒娘赶紧写信给徐茂报喜,她可以帮徐茂印刷,现在要多少张有多少张,就是出去帮书坊印书也足够了,正好可以赚钱,还掉薛灵、莫惠福她们送来的银两。

  林舒娘出门递信时,恰逢何素芬迎面走来,神神秘秘地把她拉到一边,低声说道:“舒娘,我把月事带重新改了改,近几日你不是要来癸水吗,再帮我试一试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