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欢_小色【完结+番外】(226)

  赵渊生无可恋,往后一靠,神情颓丧。

  赵泽幸灾乐祸,还是安慰了一下长兄,“没关系大哥,娘没解释的时候,我也觉得就是一件简单的事。”

  赵渊并没有被安慰到,反倒瞪赵泽一眼,两兄弟一起傻很自豪吗?

  女帝向沈沉璧道:“去看看傅珩来了没,来了就让他进来。”

  沈沉璧应是,出了殿门,看到傅珩在外面扒拉着自己的后脑勺走来走去,就招手让他进来。

  傅珩如今稳重多了,中规中矩地冲女帝行礼,完全看不出之前的纨绔模样。

  女帝抬手让他起来,问:“最近谁接触过福林郡曲郡守的兄弟?”

  傅珩如今管着龙鱼卫,鉴察着京城百官动向。

  傅珩躬身禀道:“回陛下,中书省主事于承,和曲郡守之弟曲怀秀同届,两人曾在一起用饭。于承跟曲怀秀建言,阆苑郡王非常看重曲郡守,若曲郡守能找个由头进京,就能常常见到阆苑郡王,有郡王照拂,一定能在京城谋个好差事,这样曲郡守就能进入中枢,至此前程似锦。”

  “于承建议曲怀秀以兄长身体欠安,需要进京找良医为由头,请调曲郡守入京。”

  女帝似笑非笑,看着赵渊,“这样曲郡守就被迫成了身体羸弱,不堪大任的人。你现在想明白了吗?如果还没想明白......”

  女帝头转向傅珩,一只手指指赵渊,“你告诉他,于承是谁的人。”

  傅珩应声“是”,转头面向赵渊,“于承是中书右侍郎崔大人一手提拔起来的。”

  “现在明白了吗?”女帝问。

  冲傅珩挥挥手,“好了,你去忙吧。”

  等傅珩出去,女帝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给赵渊讲:“中书右侍郎崔大人,当年是赵仲书请来的谋士,后来顺利进入朝堂。赵仲书人虽死了,但武威郡一系还在。朝堂之上,关于赵陆之争,你知道吧?”

  赵渊双手在脸上胡乱揉搓几下,“儿子明白了,因为曲郡守是长赢举荐的,所以武威郡一系才一定要反对,免得长赢的势力太大。”

  女帝这才露出点笑来,哼笑,“总算没傻到底。”

  赵泽听得脑袋晕乎,不知不觉就靠在椅子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

  女帝听到鼾声,看了看赵泽,露出不忍直视的神情,叫一声:“老二!”

  赵泽一激灵坐直身体,两只眼睛睡得红通通,“怎么了?”

  女帝嫌弃地看了他几眼,再看看赵渊,“你现在明白今日叫你们过来干什么了吗?”

  赵渊失神地靠着椅子,“娘在考虑立太子的事吗?”

  “还算没傻到底。”女帝道。

  赵泽才算是清醒了点,伸个懒腰站起来,“那没我什么事了,螺丝的事我还得再试做几次。我太忙了,就不浪费时间了。”

  说着,给女帝行一礼,就要离开。

  女帝叫住他,带了点打趣的口吻,道:“太子之位,你不动心吗?那可是国之储君,真的不再考虑考虑?”

  赵泽骇然摆手,“可别,您儿子我是那块料吗?您让我做个武器什么的还行,那位置儿子坐了,天下要完! ”

  女帝失笑,“你倒是有自知之明。”

  赵泽见女帝朝他挥手,忙不迭跑了。

  赵渊沉默了好一阵,才抬起眼,“其实儿子也不是非要那个位置不可......”

  往下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合适。他对太子之位没有执念,但若给别人,也有不甘。

  女帝轻叹一声,放缓语气,“这一年来,你在刑部和工部历练,包括这段时间处理朝政,都是我给你的机会。你若有能力,有心计,能压得住那些朝臣,我自是会把位置给你。”

  赵渊自嘲一笑,“儿子懂母亲的意思,儿子脾气暴躁,城府不深,很容易就被那些朝臣拿捏了。所以母亲是想把位置给长赢是吗?”

  女帝没回答,而是道:“还记得你十二岁那年,特别喜欢那匹上贡来的汗血宝马,天天都要骑一会儿。有天你妹妹闹着让你教她骑马,你没那耐心陪她玩儿,但好说歹说,你妹妹就是不听,扯着你的衣袍,就是不让你走。”

  “长赢看到了,就对你妹妹说,‘鸾姐姐,你过来,我带你去马厩,那里有一批小白马,可好看了。’”

  “你妹妹听了,立刻松开你,欢欢喜喜去拉长赢。结果长赢给你使个眼色,让你赶紧走,然后他自己也跑了。”

  “当时我就觉得,长赢实在是聪明,那会儿他才五岁左右,就会使调虎离山计了。”

  赵渊揉一把额头,低沉着声音,“的确,长赢那小子,从小心眼子就多。”

  女帝语重心长,“没有母亲不愿把最好的留给自己的孩子,但和整个大夏相比,母亲宁愿大夏强盛。”

  “儿啊,你是良将,战场上你可以开疆裂土。但如何强大国家,如何让万民吃饱穿暖,如何把握人心,不是你的长处。”

  “朝堂上站着的诸公,他们中不乏大公无私,一心为国者,但更多的是怀有私心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为自家谋利益,他们可以欺上瞒下,蒙蔽圣听。若你没有精明的头脑,怎么避开那一个个陷阱?”

  女帝缓缓走近赵渊,在他的大脑袋上轻拍了拍,“母亲不是因为长赢姓陆,也不是因为想要延续陆家的皇位,而是因为长赢适合。”

  “这天下,如同一个被痼疾缠身的人,已经千疮百孔,若不能殚精竭虑去调理,身子就会越来越败坏。大夏立国未久,沉疴太多,需要两代甚至三代明主,才能逐渐强大起来。”

  “今日长赢就算不姓陆,哪怕他姓张,姓王,只要他有那个能力,能让大夏江山繁荣昌盛,母亲学一回先贤禅让又如何?”

  赵渊额头两侧鼓了鼓,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忽地站起来,“母亲不用说了,儿子明白母亲的苦心,不就是太子么,儿子让给长赢那小子了!”

  女帝欣慰地笑了,抬手想再摸摸赵渊的头,发现够不着了,也就算了。

  赵渊重重呼出一口气,咧嘴一笑,“儿子还是去打仗吧,凌诚不是死了吗,儿子去镇守北州,先把东胡给灭了,再把那什么东夷、百丽,都给打下来。”

  说着就大踏步往外走,却被女帝叫住。

  “打仗就专心打仗,若是身边有人因太子之位,替你抱不平,趁早杀了。”

  这一点赵渊明白,朝中有无数人的利益跟他捆绑在一起,他们不愿他退,会有无数人怂恿着,在背后推着他,去争去抢。

  但凡他犹豫一点,立刻就会兄弟阋墙,搅得天下都不太平。

  赵渊回头,重重点头,然后露出大大的笑容,“娘,儿子懂的。”

  这个笑容真心实意,他在此刻也是真心放下。也从心底感到一阵轻松,终于不用日日和别人勾心斗角,不用时时刻刻,为了那些老狐狸一句话,而思虑半天,生怕做错了决断。

  ......

  关于立太子一事,朝堂上自然是腥风血雨。真心为大夏前途着想的人,自然是没意见,但那些私心重的人就不太满意了。

  太子太英明对有些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一个好糊弄的储君更有利于为自己所用。

  因而立太子一事吵吵很久,但女帝态度强硬,最后罢免了以中书右侍郎崔大人立威,才算是吧这件事正式确定下来。

  武安十七年春,陆荣正式被立为大夏储君,迁居东宫。

  第312章 番外:前世(一)

  江稚鱼看到前面有一堵墙,那是青砖砌成的墙,拐角的地方棱角坚硬。

  她盯着那墙角,修得真整齐,棱角像刀一样,太适合撞死了。

  她刚这样想,立刻觉得不对,这地方怎么有些眼熟,像是前世她撞死前看到的场景?

  春日寒凉的风吹过来,她额角散落的鬓发,和身上的衣裙,却丝毫没有被吹动。

  她后知后觉感觉到不对来,低头看去,就看到脚下躺着一名少女,额角鲜血喷涌,片刻就顺着头发,流淌了一地。

  江稚鱼骇然发现,地上躺着的人就是她自己,前世撞墙自尽的自己。

  若不是做了那么久的大祭司,人前习惯稳重,江稚鱼能惊地跳起来。

  旁边一名身穿衙门公服的人走过来,径自穿过江稚鱼的身体,蹲下身把一根手指放到地上的江稚鱼鼻底。

  江稚鱼头皮发麻,她竟然看到了已撞死的自己,那现在她是灵魂出窍状态,回到前世她撞死的时候?

  她是大巫,无缘无故怎么可能变成魂体状态?

  耳边响起那衙差的声音,“没气了!这小娘皮性子也太烈了,好死不如赖活,怎么这么想不开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