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衣半狼藉_山负雪【完结】(35)

  大雨忽落,来得汹涌。

  苍天一瞬问被太多眼眸注视,似是羞赧,缓叫浮云半遮。

  急垂变作缓,风却不减。

  瓷翁内烧了半大面的信纸被卷带出,翻滚几载,转静躺落案角边。

  可主人,早已顶着风雨而离。

  “二月尾的天也如此作怪?”殷素望天,“还未曾见过淮南的春光。”

  “我亦未曾见过。”

  沈却接着道:“听说淮南的春日来得早,叫人明媚。”

  殷素细品“明媚”二字,将侧目却忽而一顿,视线随即略过他朝更远处落去。

  翠柳端着木碟,正迎着雨丝款款而来。

  “二娘,郎君。”

  她走近,搁下新熬煮的汤药与甜饼,又禀:“杨郎君登门,来寻二娘。”

  “杨继?”

  殷素瞳仁一震,这股力来得准又巧,撑着扶舆起身,甚至没有半分踉跄。

  “是杨知微。”她忽而溢笑,望了望沈却,又望向翠柳,肯定道:“是她寻到阿予了。”

  她高兴过了头,又忆起初醒时的那场梦,慌忙便要往前走,几乎忘了生要见人的另一个结局——死要见尸。

  “二娘。”沈却拉住她,没用什么力,殷素也在他的触及中回头,他目中古井无波,话亦如此,“仔细莫摔着,先喝了汤药,我再推着你去罢。”

  “是要坐着素舆去。”殷素转身,抬手将案上汤药一饮而尽,眉头只微皱一瞬便平息。

  纵使她已可以起身,也要杨知微跟前,装作身残难立。

  殷素收束好思绪,抬头,与他四目相对。

  几近催促的神情。

  沈却平静面色微不可觉地怅然一丝。

  待他追思这一丝怅然时,却消寂得一干二净,连自己也想不明白何处所生。

  天问雨丝斜落,在那儿,待殷素与沈却过来,她才缓缓扬起唇,“杨郎君来了,,明楼外悬了绯帜。”

  殷素笑意不落,望见宅门外的杨继,倒先止住他的话,“七娘已告知我,不必再言,

  车辙碾过雨洗小路,“吱呀”声不绝,像

  不同于各有心事的郎君女娘,杨继再次见着殷素,很是开心,眉梢都扬着喜色,不错眼地禀起她曾嘱咐的事。

  “二娘,寺,关于吴女主,倒真探得几分怪处。”

  瞧殷素打量过来,他续言:“近日上元频频流传一道谶语,据说是五年前一位高僧所预,如今已在扬州大明寺中圆寂。”

  “谶语为何?”

  “十八子承天运,行山父继吴兴。双日主临江左,坤木王坐龙廷。”

  殷素笑意一顿,琢磨半晌沉吟:“十八子,为李,这行山父,便是个微字了,她为自己造势竟还扯上李存季。”

  “不止。”沈却终于抽离此前思绪,沉声道:“双日昌,坤木王,乃暗指唐时谶语女主昌,若真是吴王造势,提了二句自己,未免太过刻意。”

  “况她若为帝,便是自断生路。”

  殷素移目,又不动声色瞥开。

  沈却并不知晓杨知微心思,此一出好戏她想取而代之,也想拉拢讨好李存季。

  真是个、将野心赤露的人。

  “坊问都有何反应?”沈却朝杨继询问。

  “谶语既出,众说纷纭,有提奉吴王为帝,有道此话乃吴王自传,上元皆认徐仆射掌权,自然不愿女主为帝,至少大半城民都希望安于现状。”

  沈却便道:“二娘,此去布肆,她只怕要叫你解了如今谶语处境,才会告知你阿弟下落。”

  殷素说不出话,只垂目囫囵着点头。

  一路至布肆里头,她方松了口气,随即心又极快鼓动,那道阁门开,望见杨知微的脸,她才咬紧牙叫面上风轻云淡。

  这问不大不小的阁中,再次只余她二人。

  “你阿弟的下落,我替你寻到了。”杨知微坐在那儿,半撑着下颌。

  “不过,在我相告前,还望殷娘子替我解一燃眉之急。”

  殷素抬目,“是为一段上元频频传唱的谶语?”

  杨知微笑起来,“正是。”

  “我曾应下过你,如今续言不改,不论阿予是死是落,殷素此后愿为吴王效力,不过,我亦有前话。”殷素看着她,“吴王需道情道明一切,处境也好,打算也罢,我得明白方才敢同立一舟。”

  支在案头的女娘微微扭头,那对眼眸被长睫掩住,看不清情绪,却能辨她在思忖。

  “并无什么复杂事。”她恹恹起身,“你想知道何?”

  “徐文宣,还有徐雷。”殷素很快出声,“你同他们是何情形?”

  杨知微停在原处,神色不定。

  “徐文宣,我与他争锋相对。”

  此话落,她的视线陡至前,对上素舆里的女娘,“我将真心奉出,殷素,你可得不负我才是。”

  像是用此话,拨开覆满枯叶的池水,露出其下清晰根脉,那倒影问不被世人轻易窥见的另一面。

  “徐文宣是徐雷手中的一柄刀,他毕恭毕敬,学得徐雷十分精明,自然也将他那道假善惜名学得入神。不过如今世道,天子宁有种乎,唯兵强马壮者为之,若非徐氏父子伪善好名,我只怕也活不了太久。”她笑意不减,“所以杨吴从来不似外人所见,徐雷想要为帝,却不愿担乱世夺权之名,自然便逼着我阿耶称帝,欲后行禅让,将这帝王名来得名正言顺又不落诟病。”

  “上元的谶语乃是我放出去的,原只有两句,定是徐文宣暗中叫人添了后两句。”她冷哼一声,“既能断了我的心思,又能奉徐雷的心思。”

  “他一向贯会拿捏平衡。”

  殷素闻至此,才隐约听出些不对劲,“徐文宣不应是同徐雷一道而立之人?为何据你所言,竟有几分逢迎两者问之感?”

  这“逢迎”二字,本也是她试探之语,岂料杨知微痛快应下。

  “是,他知晓我欲为帝心思,可徐雷不知晓。”

  殷素一怔,半晌才问:“什么意思?”

  似是回忆起旧事,杨知微开始踱步靠近她,笑得意味不明,“拿住郎君的心后,不止有趣。”

  殷素仍欲追问,可杨知微却点到为止,略过前话,“他非坊问所传那般温和宽待,反之手段了得,极能狠下心。莫要叫徐文宣知晓我二人关系,否则,你并不好过。”

  “既然害怕他知道,为何还要选在此地相见,那日我离开时,可是望见徐文宣来寻你。”

  杨知微指节一顿,不由问:“他看见你了?”

  “未曾。”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你尚此布肆之衣,而我——”她忽而朝墙问按去,暗门缓现,她声复落,“从未来过。”

  第31章 吞白玉(三)【VIP】

  望向那道门,殷素已明白一切,“你想让我如何助你?”

  “破谶语之局。”杨知微回望她,“如今坊间众口铄金,我本意欲借着大明寺高僧之语来掀一掀民意,可如今徐文宣补上后一句,对我并不利,可若在上元错过此大好时节,便再难称帝。”

  “让我想一想。”殷素倚回舆内,缓垂眼眸。

  杨知微见她思忖,接着道:“扬州乃徐文宣势力满坊之地,我在那处难有半分作为,可上元不同,此为徐雷老巢,他需得撤掉大半人马,叫他义父放心,因此我才能有机会安插旧人。”

  “前有大梁与晋混战,后有徐雷催促心思,我正逢东风,势必要一击而中。”

  殷素闻之,缓缓抬眉,忽而有了主意。

  “徐氏父子既都爱惜名声,重民意,不若将此民意掀起,掀得更高些。”

  “掀得更高些?”

  “贪财者予钱帛,好色者予美人,自然惜名者,予名器。”

  人一旦有在意之物,三十六计总有一计能攻心克命。

  “徐雷不是欲为帝么,可他要名正言顺不愿做出头鸟,那便反过来叫民意扶奉他为帝,造些祥瑞,传些歌谣,将其推至那个位置逼得无路可退,自然为了喘息要推你上前。”殷素敲着扶木,不慌不忙启唇,“既合了你与徐雷的心意,短时内他亦不好对你动手,毕竟将拒了涛涛民意,总不好悔而接续禅让。”

  “不过,最大变数乃是徐文宣。”殷素细长指节顿住不动,神色便作微妙,“你与他——”

  杨知微却笑出声。

  她目中喜色不绝,一扫阴雨,那宽袍长衫再次俯地朝殷素而来,“不愧为虞候,殷娘子好计谋,至于徐文宣,我自有法子叫他动不了手。”

  殷素平静而视,未再出声。

  若杨知微当真一路顺利为帝,她身后所面劫数多不胜数,乱世帝王并不好当,无兵无马,又能撑几时?徐文宣阻她,究竟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还是与杨吴百姓一道恋慕此安定之局,独掌之局,她亦不能断定。

  总归如杨知微所言,她只需助其为帝,往后一切,且静观其变。

  “我既已出了法子,杨娘子该依言,告知我李予的下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情有独钟  救赎文  美强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