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我成了女配的姨母[穿书]_尺鲤【完结】(150)

  只是杀人割颅……这颅被送去了那里,扫了眼刚从盛京而来的书信,齐牧若有所思。

  第123章

  太皇太后薨了。

  消息自宫廷传出, 朝堂大乱。

  自平北王北伐离开朝堂后,幼主初亲政,太皇太后与太后两位后宫之主依旧垂帘, 世家朝臣各有拥趸。

  如今太皇太后薨逝,依附于太皇太后和刘氏残余一脉的朝臣彻底没了依杖,被太后及邹氏一脉打压得苟延残喘。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看着身边一个个被以莫须有罪名抄家灭族的昔日同僚好友, 赵盼山只恨不得立即接到调任的旨意,带着家眷离开盛京。

  等到调任的任书终于下来了之后,他心头的大石彻底落下, 只立即让人收拾好行囊,即刻启程赴任。

  赵盼山火急火燎, 迫不及待,可家里其余人却对于离开盛京表现地有些不情不愿。

  看着乱糟糟的屋子, 夏氏快步来到赵盼山面前,捻着手帕纠结道,“我们真的要举家离开盛京吗?老太太年岁大了,经不起奔波。咱们家几个姑娘也都到了议亲的年岁了……”

  十六七岁议亲已经很晚了, 何况她的筱儿嫁在京中,婆家也算不得良善人家, 这让她怎么可能舍得离开。

  “是啊大哥,不说冀州苦寒, 就说这千里的长途跋涉, 母亲如何受得住……”

  “要不再去求一求姚尚书,吏部下的调任书,总归是还有撤回的余地的……”

  其余人也七嘴八舌地说着, 盛京乃天子脚下,他们生于盛京长于盛京,早习惯了盛京繁华,哪里会愿意去那种荒凉之地生活。

  整个赵家有资格上朝的只有赵盼山一人,其余人根本感觉不到近来朝堂上的风起云涌,因此也只顾着盛京的繁荣。

  “调任旨意已经下了,即刻就启程。”赵盼山扫了眼他们,打断了他们的争论不休,语气冷淡,“老二老三,你们要是不愿意跟着去就留在盛京,只是山高水长,以后要是出了什么差错,我也鞭长莫及。”

  盛京权贵云集,四品官算不得高位,却也能够勉强看护着算个小吏闲职的兄弟。

  两兄弟闻言,面面相觑。

  他们既舍不得盛京的繁荣,也舍不下赵盼山的庇护,何况两人的身上的小吏差事也是靠着赵盼山得到的,若是没了赵盼山,盛京的繁荣也同他们无关。

  赵家人离开得悄无声息。

  等到朝堂的风雨波及到时,那些人才发现,那位备受平北王平北王妃宠溺喜爱的外甥女的母家早已经消失在盛京中。

  ……

  授课一直是在大都督府。

  天气冷,前院的一个暖阁收拾妥帖,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暖阁里烧着地龙,暖意融融。穿着窄袖衣袍的女郎提笔写字,只是写着写着又莫名出了神,仲羽见状,指尖轻敲案面。

  赵筠回过神,看向上首。

  “女郎今日似有些心绪不宁”

  “抱歉,老师。”赵筠斟酌着言语,“我只是觉得,最近的功课似乎和以前不大一样。”

  仲先生作为平北王的谋士,自是学识深厚,只是在姨父还未出征前,她学的几乎是一些浅显的经史子集,名章名篇,而如今……赵筠垂睫看了眼自己案桌上的课业,握着笔的手指略微收紧。

  “女郎年岁渐长,所学自然会有所不同。”仲羽望着下首身姿挺拔的女郎,唇角带笑,“女郎仰慕前朝女将,若是想要成为那样的人,除了寻常经史子集外,其余的也还是要有所涉猎的。”

  老师面上看不出任何端倪,赵筠抿了抿唇,颔首应下,收回视线再次将注意力放在课业上。

  起了风雪,赵筠也放下了要去军营的念头,待下课后就往正院赶,边走着还边想着昨天姨父说的话,脚步不由地加快。

  可愿意成为姨母的孩子?

  愿意吗?

  自是愿意的。

  赵筠脚步逐渐缓缓,看着唇角含笑望着自己的姨母,自昨日始就起伏忐忑的心绪陡然变得平静了起来。

  怎么会不愿意呢?

  还未记事时,母亲就去世了,没有亲生母亲护着的女孩儿在后宅里生存总是艰难的,当家主母不算磋磨,却也不会多加照看,下人们踩高捧低,每月的月例子才一进了院子就没了,小的时候,厨房送来的好饭好菜大多时候也落不到她肚子里……

  姨母是除了从小一起长大的翠云外,第一个护着自己的人,她所接受到所有关怀和爱意,都是来自于姨母。

  “怎么了?”

  赵筠摇摇头,坐在姨母身侧,语气平静,“我听老师说,我那父亲调任来了冀州。”

  阮秋韵失笑,“不乐意见他?”

  “不乐意。”赵筠理直气壮,难得稚气地小声嘟囔着,“他调到哪里不好,还非得调来冀州……”

  子不言父过,可她自幼对她那父亲无甚感情,这两年又一直被姨母放在心尖上上宠着爱着,因此脾性桀骜了不少,自是无所顾忌。

  只可惜她不知道会被调到那里,若是被调到荥阳,少不得是要见面的,毕竟礼法上的孝还是要遵的。

  思及此,赵筠抿了抿唇,莫名又想起昨日姨父说的话,除了在外头惹了有损姨母心中她乖巧形象的事,其余她向来不会瞒着姨母的。

  便将昨日姨父的话复述了一遍。

  阮秋韵听完敛眉,只是见外甥女面上有些忐忑,也没有表露出来,只是等到外甥女离开后,她自己一个人坐在软榻上,面上多了几分思忖。

  事关筠儿,不明白她总是要问明白的,面对夫人的惊疑,褚峻却也坦然,“筠儿承欢夫人膝下,不好么?”

  “她这两年一直在我身边。”

  “可总归是名不正言不顺。”褚峻笑了笑,“若是嗣于夫人膝下,以后筠儿的婚事,旁人也没有资格去插手了。”

  这个旁人,指的是赵盼山夫妇。

  这个时代是重礼法的,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套,即便是地位尊崇,也管不到人家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择选婚事上去,可要是筠儿成了自己的孩子……阮秋韵指尖微动。

  “我和夫人不会有孩子,筠儿以后就是我们的孩子。”男人声线低沉,循循善诱,“学文习武,领兵从军……我们的女儿做什么都可以。”

  这是成婚两年来他们第一次直接提及有关于孩子这一事,阮秋韵微怔,眸底浮现出几分复杂,却还是轻声笑问,“你怎么知道我们会没有孩子。”

  男人闻言笑了笑,粗糙的掌心抚上夫人的小腹,掌心的热意透过薄薄的布料传递着,“夫人想怀孕生子?”

  还不待夫人回答,他又自顾自道,“可是夫人案上的那些诊籍我都看过,夫人愿意,我却不放心。”

  能够拥有夫人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固然好,只是那一大沓的亡于生产的妇人名册历历在目,他记在心里,也不愿让夫人冒这个险。

  阮秋韵沉默了片刻。

  她只觉得自己的思绪有点乱。

  前世从结婚到离婚都没有亲生的孩子,身边也有一个从小没有父母的外甥女需要照料,因此也从没有考虑过再婚生子这一件事,她也并不是很在乎自己有没有亲生的孩子。

  只是……

  “你没必要这样做。”

  阮秋韵抿了抿唇,又想这段时间来筠儿每天学的东西,面上的笑意消散了不少,眉头敛起,再次重复着道,“筠儿是我的外甥女,你没必要这么做。”

  平北王府唯一子嗣的名头,再加上这段时间来赵筠来的成长和转变……这一切,由不得她不多想。

  说实话,阮秋韵只觉头痛。

  这个时代对女子苛刻,时移世易,人心易变,她做不了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如今占着身份的便宜,也只能尽量地为外甥女安排好的以后。

  纠正性格,读书明理,练武自保,学医自救,足够家资,还有她这些天一直在想着让筠儿独自立女户,不受别人的束缚……这是她力所能及的,能够为外甥女筹谋好的以后。

  至于其他的,她从来没有想过。

  平北王府的继承人并不好做,而这个继承人不是平北王的血脉,就更不好做了……而且,这对褚峻来说,其实并不公平。

  将夫人的神色收入眼底,褚峻眸光略过案上有关于女户的文书,眸光微动,“世道要乱了,夫人让筠儿学文习武也是为了保全自身。”

  “我已经和褚氏断亲,礼法上也再无干系,筠儿便是我与夫人唯一的小辈了。”他顿了顿,含笑道,“唯一的小辈,也合该继承我和夫人的一切。”

  言语平淡,轻描淡写。

  似并不觉得将一个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仅仅只是妻子的外甥女的女郎确定为自己的后继者是一件多骇人听闻的事。

  阮秋韵欲言又止,却被郎君俯身含笑地堵住了红唇,唇齿交缠,气喘吁吁。

  烛火莹莹,身量高大的男人将柔弱的妇人彻底笼罩在阴影下,宽大桌案中间的文书被随手拂落在地,纤细的腰肢被一手扼住抵在桌案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