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我成了女配的姨母[穿书]_尺鲤【完结】(158)

  褚明筠明白老师的意思。

  她不仅不是父亲的亲生血脉,更是一个世人眼中不能掌权的女郎。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寻常女郎撞了大运, 如今不仅成了平北王唯一的子嗣,身为女郎手下却还掌着兵,俨然是有着托业承继的意思。

  追随平北王的将士幕僚很多,依附于平北王的家族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忠于平北王,却并不一定会认可被过继而来的女郎。

  策马扬鞭,不经意间瞥见自己握着缰绳的手,几年来拉弓射箭的手黝黑粗糙,全然没了在盛京闺阁时的白皙柔嫩,却让神色淡然的女郎面上多了几分笑意。

  父亲母亲都已经这样为自己筹谋了,倘若自己不能立起来,父亲母亲的苦心,就真的成了笑话了。

  ***

  西北有戎狄,而西南亦有羌族,因此开国之初,周太祖在冀州交州布置边军的同时也在凉,益两州布置了一定的兵力。

  西北多肥沃草原,戎狄的战马膘肥体壮,而西南多是雪山戈壁,羌族擅养牛羊,因此相比于长常年侵扰大周边境的戎狄,羌族则要安分许多。

  冀州军自冀州西部进入凉州,很快就占据同冀州毗邻的几个郡城。

  九原郡。

  郡城再次易主,百姓平民战战兢兢,他们惧怕城内日夜巡守的士卒,可为了生计,还是忍着恐惧出门谋生。短短几日,九原郡市集就恢复了原来的生气。

  茶馆上,仲羽挑了个不显眼的位置临窗而坐,望着底下街道人来人往的景象,听着茶馆里的人低声细语。

  “一阵叛军,一阵冀州军,一时一个样吓死人,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要过多久才是头……”

  “权臣摄政,主少国疑,如今大周的眼看着就要大乱了,这种日子以后恐怕还要长长久久呢……”

  “唉,之前那拨虽说是叛军,但到底是没有为难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算仁义之师。我听说平北王在攻打戎狄时杀人如麻、屠城灭族,也不知道眼下又会如何……”

  茶馆的百姓闻言,俱是面露忧色,他们都是微不足道的百姓黔首,不在乎谁当了皇帝谁又谋反,只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能不能保全。

  因此听着这些话都有些心惊,看着街道上巡逻的披甲步卒,也不敢再继续闲聊下去,纷纷起身告辞离开。

  仲羽看了几眼刚刚说得欢的那几个,瞥了一眼自己对面懒散的林轩,林轩眸光微闪,对着自己身后的侍从低声吩咐了几句。

  侍从悄无声息地退下。

  茶馆里已经没了其他人,仲羽饮了盏茶,低声笑叹,“世家子向来高高在上,目下无尘,未曾想到,如今竟然已经认识到民心的用处了。”

  连叛军都成仁义之师了。

  仲羽眼里划过轻讽,指尖敲了敲桌案,随后吩咐道,“林轩,你派人乔装去如今攻下的几个郡城巡视一番,看一看这种将叛军宣扬成仁义之师,诋毁主公名声的声音有多少。”

  顿了顿,又笑道,“那几个应该也是识文断字的文人,你将他们请过来。”

  名声是好东西,于逐鹿天下的枭雄而言,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可很多时候,有总是比没有好的。

  识文断字大多会纂写文稿,多写几本歌颂主公的话本子,让人编成戏剧童谣,再请上几个说书先生说上几遍,也总能揽些名声。

  就和那批专门用来给盛京世家添堵的粮草一样,有没有都好,他就图一个能够膈应旁人。

  “盛京的粮草到了?”

  “前几天就到了,护送粮草的是禁军。王妃并未让人将粮草登记入册,而是让禁军送回了冀州。”

  毕竟即便是林樟麾下的禁军,也不是全然可信,主母的思虑总是妥帖的,仲羽抚须一笑,琢磨着待话本写成了让人给主母送上几本,也好打发打发行军期间的枯燥无趣。

  于是很快的,平北王妃卓案上就多了几本以平北王为主角的话本,也让星夜归来,收获了一个正在熬夜看话本的夫人。

  男人显然已经洗漱过了,衣袍整洁干净,身上无一丝血腥气,见桌案上还有几册话本,眉梢挑了挑。

  他拿起其中一本翻看了几页,随意曲腿在案前坐下,而后撑着头喟叹道,“忠君爱国,忧国忧民……这些文人可真会编。”

  “要歌功颂德,他们当然是往好的写。”阮秋韵淡淡道,又忍不住有些好奇,“仲先生怎么突然让人写这些了?”

  暗地里,平北王把持朝政,拥兵自重的坏名声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之前也没见冀州一系有过什么举措,怎么现在却突然在乎起虚无缥缈的名声了?

  “近来攻下的郡城中有不少吹捧叛军的人,容易掀起其他百姓暴乱。”褚峻为夫人解惑。

  百姓暴乱并不是罕见的事,郡城在几年里几次易主,城中百姓担惊受怕,冀州大军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某一个郡城,为了防止有心之挑拨城内掀起暴乱,就必须采用一些措施,或压制,或安抚。

  阮秋韵也曾经在史书上看过古代攻城后百姓暴乱的例子,闻言心里也明白了过来。

  褚峻又拿起另外一本话本翻了翻,蓦然一笑,“夫人若是喜欢看,那就让那些文人再多写几本。”

  随军无趣反正那些文人闲着也是闲着,与其在外头整日嚼舌根,还不如写些有趣的话本书册什么的,也能博夫人一笑。

  “我还挺喜欢的。”眉目秾丽的妇人点点头,眉目带笑,“我已经认识了年过而立的褚先生,也想认识认识年少成名的褚小郎君。”

  这话说得……捻着书页的指腹有些发烫,男人望着朝自己笑得潋滟的夫人,喉间溢出无奈轻笑,欣然当起了夫人的说书先生。

  话本总是往好的写的,意图塑造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可字里行间总能窥地少年将军的一丝真实风采。

  郎君声音低沉,娓娓而谈。

  少年人意气风发,志气高远。他忤逆了家中亲长参了军,征战沙场,大败戎狄,凭着军功及冠封爵,却又功高震主,被夺军权,最后先帝驾崩,封王摄政,权倾朝野……

  阮秋韵认真听着,视线细致描幕着男人低垂的眉眼,想起了偶然在对方书房里看到的那些书。

  褚峻的书房里有很多书,最多的就是兵书。可在一册册的兵书里,还夹杂着基本记录着西北戎狄各种风闻的游记。

  这些游记来大多自于这些年大周暗地里同戎狄往来通商的各大商队,上面细致描绘了戎狄人的各种习性,还有西北草原各个部落的分布情况……吸引了她注意的,则是游记字句旁各种各样的批注。

  字迹熟悉,显然是来自于褚峻。

  累累战功从来不是出自运气的。

  已经很晚了,见夫人面露疲色,褚峻放下手里的书册,起身绕过桌案将夫人抱了起来,回了内室,边走还边说着话。

  “夫人这几日胃口不太好。”

  “是有一点,可能是赶路太累了。”

  “那明日还是让医师过来请个脉吧。”

  “……好。”

  “……”

  想起随军医师说的话,褚峻不置可否,他坐在床榻旁,眼神深邃晦涩地看着夫人陷入沉睡的面容,良久后,才伸手抚上夫人似蹙非蹙的眉间,似要抚平那一抹轻愁。

  自出兵后,他能够感觉到,他的夫人似乎陷入了某种焦躁的情绪当中,忧虑,恐惧,焦心……

  男人眸色沉了沉,起身燃了医师送来的安神香,上榻小心翼翼地将熟睡的妇人揽进怀里,缓缓阖上眼眸。

  ……

  九原郡再次易主,原本看守严密的牢房也松散了许多,牢房里只有几个,大多身着囚服,披散头发,瘦骨嶙峋。

  不轻不重的脚步声在寂静的牢狱中极为明显,几个囚犯抬起头无精打采地看了过来,见并不是分食的衙役,又了无生趣地收回了视线。

  来人快步来到最深处的牢房。

  牢房里是一个衣冠齐整的中年男人,他盘腿坐着,听到动静后才缓缓抬头,待看清楚来人后,瘦削的面容上浮现诧异,进而脸色逐渐难看。

  更在身后的衙役毕恭毕敬地打开了牢房,仲羽面带笑意,看起来十分温文,“杨郡守,我家主公有请。”

  第131章

  在进入书房前, 杨元义再次整理了一番衣冠才缓步入内,对着上首的平北王,躬身拜下, “下官见过平北王。”

  “免礼,坐吧。这几日你在牢狱屡次请见本王,所为何事?”褚峻视线掠过面的人,开门见山。

  被叛军关在牢狱里近一年,即便有狱卒照看着, 杨元义整个人也比往日瘦弱苍老了许多。

  面对平北王的询问,他也并未绕弯子,很快就从袖口里拿出了一样东西, 呈了上去。

  那是一把匕首,刀尖银白锋利, 泛着缕缕寒光,刀柄莹润光泽, 雕刻着精致的花纹,非铁非石非玉,看不出是那种材质材质。

  把匕首握在手里,褚峻打量了几眼, “刀柄是牛角做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