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始乱终弃了一个替身_姜不是生的【完结】(9)

  “怎么可能?”

  姜姮笑了笑,眼神明亮,言语坦荡。

  辛家因军功而冒头,又因辛家军而扬名,可前前后后显赫不过十余年。

  辛家军成立之前,辛家只是微鄙寒门,长安城内无人知晓。

  在此之后,又终年驻守北疆,抵御外族。

  辛家上下,除家主辛将军外,都只到过国都长安城一回,因罪获斩而来。

  那日在斗场,二人确是初见。

  “若是早早见过他,那在辛家获罪当日,儿就该将他掳来,也省的让他受这份罪。”

  “眼下看来却是缘分。”

  姜姮缓缓展笑,娇靥带粉,“父皇莫要再问了,女儿羞赧。”

  何事让女子羞涩?

  俊美男儿,梦中春思,思而不得愁,得而不见忧。

  皇帝半信半疑,问:“他不怨你?”

  “有何可怨?是辛家军先有谋反之心,父皇仁厚,饶他不死,女儿也不薄待他,他自该感激涕零。”

  姜姮睁眼说瞎话。

  皇帝点点头,似乎是信了。

  片刻后,又侧过头,柔声道,“玉娇儿可会怨爹爹疑心你?”

  姜姮缓缓摇头,沉声道,“身居高位者,自该多疑。”

  一言一行,都好过太子许多。

  对于这亲手教导出来的女儿,皇帝是极为满意的。

  他道:“天下事无绝对。‘斩草除根’和‘穷寇莫追’都是正理,如何抉择,却看人心。”

  对于谋逆的辛家军,皇帝选择了“穷寇莫追”。

  一年后看来,是明智之举。

  待她离开后,皇帝召来了陆喜,先问:“辛家子如何?”

  陆喜答:“被关在长生殿偏殿,至今未出,许是行动不自如。”

  辛之聿被送到长生殿时,四肢脖颈都带着锁链,四周侍者都亲眼所见。

  皇帝思量片刻,又问:“陆喜,你怎看?”

  陆喜笑着添茶:“大周公主皆豢养男宠,有时无关情爱,只是手段。”

  他是太监,身子挨了一刀,双目却更清亮。

  “自前朝以来,儒学兴起,三纲五常便入人心。夫为妻纲,君为臣纲,公主是君也是妻。”

  为妻者,需从一而终。

  为君者,可随心所欲不逾矩。

  二者如何兼得?

  前些日子,已经有数位大臣前来试探皇帝口风,想为家中子弟博得这段能青云直上的好姻缘

  皇帝叹气:“朕何尝不想,只将玉娇儿留在宫中?总觉得她年幼,嫁人后,会受委屈。来日重逢,舒娘怨我。”

  舒娘,是已逝纪皇后的闺名。

  如今世上,只有寥寥几人,还记得这个名字和佳人的音容笑貌了。

  陆喜笑得和蔼,“小殿下聪慧又果敢,只有她叫别人吃亏的理,难有旁人委屈她的事。”

  “夫妻男女之间的事,不靠以权压人。”皇帝笑着摇头,“罢了,再看看,朕慢慢给她挑,细细给她选。”

  “陛下眼光高,自然,能衬得上小殿下的,也只有这世间上最好的男儿。”

  陆喜伴在皇帝身边研墨,又挑了几件宫内的小事大事讲。

  六旬的老人到底不如年轻时精神好,不一会身子就疲了。

  皇帝见了,笑着让他坐下。

  自然又有其他宫人上前研墨、点茶、扇风。

  皇帝不缺人伺候,只缺旧人,陪他忆往昔。

  陆喜笑着对小徒弟点头,又道:“小殿下性情似陛下您,容貌却肖娘娘。”

  “是啊,有几个恍惚,朕以为,是舒娘又在朕身边了。”

  可再一算,佳人已离十载春秋。

  皇帝垂着眼,执笔批写,无人敢去看,那忽而出现在他眼角的水光。

  正如除了陆喜外,宫中无人敢提,那离奇病死在榻上的纪皇后。

  “娘娘是悲悯良善之人,若芳魂在世,见大周清平盛世,她必然欣慰

  的。”

  陆喜自幼被送入宫中调教,声音细柔,暗含音韵之美。

  皇帝听着,心头的怀妻之悲也渐渐散去。

  皇帝继位时年幼,便由太后临朝听政,这是惯例。

  可纪太后,并不是他的生母。

  一对半路母子,在庙堂之高虚情假意,互相算计,都不肯放弃手中的权利。

  那些年,他活得很憋屈。

  外戚纪家无法无天,幼弟虎视眈眈,他无人可用,无人可信。

  皇帝好几次都以为,自己会死于突如其来的宫变中。

  是舒娘深明大义,陪着他,一步一步夺权,成为了一位真正的皇帝。

  甚至,她是为他而死。

  皇帝仍记得,那年,他匆匆回宫,却连发妻最后一面都未能见到。

  只有旁人转述的一句遗言——

  “愿明主,青史留圣名,万岁常欢愉。”

  皇帝痛哭,悔不当初,却又无能为力。

  只能将发妻的遗言布告天下,让天下百姓都歌颂她的仁慈良善。

  等掌权后,他敬天勤民,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放纵。

  一手栽培辛家军,驱逐蛮夷,收回北疆三郡,又大力推行科举,以制衡盘踞朝中的世家豪门

  正如陆喜所言,当今的大周乃百年难见之盛世。

  对于一子一女,更是亲自教养,一点不假于他人之手。

  如今俱已长大。

  舒娘,会欣慰的吧?

  皇帝亲写诏书,又有流水似的珍宝送入了长生殿。

  姜姮习以为常,掀开匣子,随手拿起浑然无暇的玉珠细细把玩片刻后,又将其抛回了匣中。

  又问:“令姑呢?今日还未见过她。”

  有小宫女答道:“听闻已入宫了,但还未来长生殿。”

  身为长史,令娘无需时时伴在姜姮左右,但她为人正直,做事极认真,非要事事亲为。

  像今日,日上三竿了,人还未至长生殿,这极少见。

  姜姮不语,只向连珠投去一眼。

  连珠心领神会,离去寻人。

  未央宫如此之大,找到人要一会儿,人走过来还要一会。

  胡思乱想中,姜姮想起方才被她扔在一旁的玉珠。

  她起了兴致,便又将与取来,置在手心。

  红如鸡血石,玉质却温润。

  她瞧着瞧着,忽而觉得,像是捧起了一颗心脏。

  温热的心脏落在她手心,姜姮吃吃一笑,想到了一件乐事。

  令娘来时,并未见到姜姮。

  一问,才知她是去了偏殿。

  再问,偏殿有谁?却是无人回答。

  隐隐约约有少男少女交谈的声音从偏殿传来,令娘脸绷得更紧了。

  她冷冷道:“连珠姑娘,还请您,去将殿下请来。”

  “君子慎独。”

  “可本宫不是君子。”

  姜姮翩翩而来,揉金红裙摇曳中,那一双玉足赤着行于玉阶上。

  见此,令娘紧紧皱起眉头。

  她正要出言劝说,姜姮先声夺人,却是质问:“可是令姑,将本宫与阿辛之事,告知了父皇?”

  孔令娘跪下行礼,抬起一双淡色的眸,声音缓而沉稳。

  “是臣。”

  “罪奴阿辛淫惑主上,心怀不轨,不该留。”

  又是“不该留”。

  但和上次不同,这次,辛之聿是被盼着死了。

  姜姮坐回软榻上,托着腮,兴味盎然地想着。

  这些年,随着昭华公主的名声渐盛,这宫中诸人虽说还未唯她马首是瞻,但也不敢得罪长生殿。

  所以,姜姮很是好奇,到底是谁,有这个能耐能跃过她,将她的事告诉父皇。

  如果是令娘。

  那便解释得通了。

  长生殿的人前去求见帝王,他们自然不会多此一举,又将此事回禀到长生殿。

  她承认得干脆利落。

  姜姮省了套话威逼的力气,面上有了笑意。

  可忽的,她眨着眼,又有泪水珠子簌簌落下,披了一脸。

  第7章 辱他“姜姮……你辱我。”……

  姜姮这一哭,哭得很巧妙。

  若她想,她自然可以哭得梨花带泪,人见人怜。

  但她不,她非要抽噎出声,像个受了委屈孩子。

  孔令娘听着听着,心就软了下来,可仍是面无表情。

  她做了十年的公主长史,最是了解,自己伺候的小主子是怎样脾性。

  让她服软,比登天难。

  假若给了个笑脸,必然是藏着坏心思。

  姜姮一边哭哭啼啼,一边用眼角觑着令娘,见她面不改色,知此招无用,便渐渐停了哭啼声,取过宫女捧来的软帕子,按着眼角。

  “令姑,你可知罪?”

  孔令娘不答,只直挺着身,又要跪下。

  可双膝还未捧地,姜姮一个眼神使过去,连珠便默契地拦住了她。

  姜姮面带愁色,眼睫上还挂着水光,人比春花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相爱相杀  美强惨  追妻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