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契婚_唐时锦【完结】(21)

  最朴素的银钱也陪了五千贯,其他零碎繁琐的物件便不必提了。

  近到每日所需的盥洗用品,远到百年之后的棺椁,都是无一缺漏。

  月安起初心疼不已,觉得为这桩假婚砸那么多东西太奢侈,但转念一想这些嫁妆到了夫家也是由自己掌控,和离后也能被自己全须全尾地带回家,便不觉得难受了。

  六月二十四,天朗气清,隔着几条街的温崔两家都忙碌了起来,一个嫁女,一个娶妇。

  在月安这里虽然这桩婚事是假的,但在一家人眼里却是一桩上好的姻缘,所以该有的流程一步也不会少。

  比如先拜别祖先,晨起后,月安便被爹娘领着去宗祠给先祖烧香行礼,说上几句好话讨吉利。

  “今朝我嫁,未敢自专,四时八节,不断香烟。告知神圣,万望垂怜。男婚女嫁,理之自然。有吉有庆,夫妻双全。无灾无难,永保百年。如鱼似水,胜蜜糖甜。”

  终于念完,月安才长舒一口气,心中多少有些忐忑,因为她这桩婚事并不诚心,甚至还耍了些虚假的小手段,先祖若是得知,怕是也得骂她几句。

  但她也是没法子,非常时期只能行非常手段了。

  祭告完先祖,距离崔家迎亲队伍到来还有些时间,月安在妆娘的巧手下涂脂抹粉,盛妆打扮。

  月安知道新娘子这个时候应当是很娇羞甜蜜的,尤其在外人眼中她还嫁了那么一位才貌双全的玉郎,应当笑得更开心才是。

  但这对于月安来说皆是虚无,再好的东西,不是她想要的,便一文不值。

  就好比她此刻就想吃蜜橘,但别人非要给她塞荔枝这金贵东西,实在是浪费。

  因为早起,月安有些困倦,加上没什么好心情,她下意识木着一张脸,唬得妆娘以为自己哪里没做好,上的妆新妇不满意,下手愈发小心翼翼了。

  月安注意到了,心下叹气,想着接下来说不定要被更多人瞧,自己不能木着脸,硬是挤出了几分笑来,装作娇羞甜蜜的模样。

  妆娘这才松了口气,安心上妆。

  崔家门口,迎亲的队伍也出发了,抬花轿的抬花轿,奏乐的奏乐,更有仆从在左右拿着花瓶、灯烛、香球、妆盒、裙箱、衣匣、清凉伞等物品,浩浩荡荡往温家去了。

  最惹眼的,便是队伍前骑着高头大马的新郎官。

  时下国律并不强制规定成婚时的婚袍该是何种,但风俗传统为其定下了大致的规矩。

  若为平民,男子则一律遵循前朝服大红色,若为官员,则首选官袍,穿戴长翅幞头,上簪红花。

  崔颐今日便一身绿色官袍作婚袍,头上所簪那朵红花使其冰清玉洁的面容都透着三分艳丽,清艳绝伦不过如此。

  第16章

  汴梁的玉郎娶妻,不知愁煞了多少小娘子的芳心。

  于是这一日,当崔颐身穿婚袍跨马迎亲过街,街道两侧不知多少小娘子痴痴望着,愁眉不展。

  对许多娘子而言,她们并不会认为夫婿重规矩是什么缺点,甚至会认为这是君子之姿,称赞仰慕。

  眼见着这位玉郎骑上了高头大马成了新郎官,但迎娶的并不是自己,多少娘子遗憾叹息。

  迎亲队伍穿过州桥和东御街,很快抵达了温家所在的丽春坊,看到了门口那棵高大的广玉兰树。

  六月末,玉兰花早已凋谢,只剩下满树枝桠。

  队伍的乐师再度奏起乐,向女方家宣告到来。

  作为新郎官的崔颐也在此刻依着规矩下了马,准备如天下所有娶妻的新郎官一样过五关斩六将,赢得美人归。

  而温家人早已准备好拦门,温家三位公子堵在门口,一展自己所长来考校这位探花郎妹婿。

  温淮安从商,精通算学,但恰好崔颐是太学上舍生中的一等生,算学律学也囊括在内,自不必说多么出类拔萃。

  到了温景安这里就不必说了,两人同为今科进士,考校的东西便是两人最擅长的诗词。

  两人你来我往,辞藻华美,层出不穷,不仅两人尽兴,周遭看客也过足了瘾,掌声喝彩几乎从未停过。

  “妹夫果真不负一甲之名,为兄甘拜下风。”

  崔颐拱手,谦虚客气道:“舅兄也不遑多让,才气斐然,委实过谦了。”

  于崔颐而言,如温家二公子这般才德君子才值得结交一二。

  这桩婚事父亲有一点说得没错,温家书香之家,门庭兴旺,正因为是地方升迁上来,门第才更简单清贵,于崔家而言是一门上佳的姻亲。

  崔颐想过,若他心中无挂碍,那这门婚事他自当听从父母之命绝不违逆。

  可世间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按着自己的心意来的,为此他只能另辟蹊径。

  尽管这个法子违背了他十几年来的规矩和认知,但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过了温家两位舅兄的关,只剩下最后一位三舅兄,崔颐看过去,目光在那张和温氏酷似的面容上顿了顿。

  因为是龙凤胎,兄妹两生得极像,不过这张脸在温氏身上是明艳灵动,但在温曜安身上便有些精致秀气,好在温曜安气度英武爽朗,便不会显得女气。

  这位三舅兄看样子是擅长武道,上来便要与他比划射术。

  大公子温淮安觉得探花郎妹婿瞧着不是个精通武艺,便小声提醒三弟道:“记得小妹说的,莫要太刁难咱妹夫。”

  当时小妹叮嘱出这话时,一家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一个接一个地调侃小妹。

  但小妹出乎他们意料的稳重,脸皮都未曾红一下,人淡定极了,三兄弟刮目相看。

  事实上,月安说这番话并不是什么心疼郎婿,只是她不想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快点被迎走她也好走完流程歇歇。

  温曜安听着大哥的叮嘱,笑嘻嘻道:“知道了知道了,不会将咱们妹夫如何的。”

  然出乎意料的,这位瞧着清瘦文弱的崔探花射艺居然并未落于下风,让温家人尤其是温曜安刮目相看。

  “是我小瞧了妹夫,还以为妹夫这样的读书人不善于此道,惭愧惭愧。”

  温曜安面上多了几分欣赏,笑吟吟道。

  崔颐面色波澜不惊,神情清淡道:“舅兄过誉了,宁和幼时身体不好,双亲便让宁和学习骑射剑术,便略懂一二,何况射术也是六艺之一,自当学习。”

  温曜安暗自撇了撇嘴,心道不愧是汴梁的六艺君子,真是刻板标准。

  过了温家人的关,崔颐被簇拥着入了门,先是去向丈人和丈母行大礼,温敬和林婉夫妻两看着这位优秀的女婿,脸都笑开了花。

  “贤婿快请起!”

  温家早已备好酒礼款待崔家人,并撒些市利钱,夫妻两便允准女婿去催迎望舒院的女儿了。

  有官品的新郎官着官袍作喜袍,到了新妇这边便要穿着深青色的大袖连裳,配以凤冠霞帔。

  穿上婚服,妆容也早已完毕,月安等得无聊,跟秀真不知说了多少闲话,正想着不如让厨房送些果子来吃时,就听到催妆的乐曲声靠近了,然后便是绿珠满脸兴奋跑来说新郎官来了。

  一屋子人立即躁动起来了,月安看着绿珠激动得红扑扑的面颊,觉得今晚有必要同这小丫头说说真相。

  那日同崔颐立下契约虽然带上了绿珠这个心腹,但月安只是同绿珠说有了两全的法子,绿珠在外头并不知她和崔颐说了什么。

  日后她们主仆得在崔家长住,绿珠真将崔探花当成姑爷就有些不方便了。

  因为要让新郎官念催妆诗催请新妇,乐曲声停了下来,再然后便是大嫂让崔颐念诗催妆的笑语声。

  对月安来说,若外头那个真是她的亲亲郎婿,月安自然是有情趣听对方念上几首好听的诗词,然后再羞答答地出去。

  很可惜外头的不是,月安也心情听崔颐念什么催妆诗,反正都是虚假的东西,不若快些掠过去,两人都松快些。

  不劳喜娘动手,月安将一旁的销金盖头拿来遮在了头上,催着绿珠道:“快些扶我出去吧。”

  一屋子人都被新妇急不可耐的反应给弄得愣了一下,随后都掩唇轻笑起来,喜娘更是打趣起月安来。

  “看来小娘子果真满意极了郎婿,真是一刻也不愿等呢!”

  “既如此,那还等什么,快送小娘子出门!”

  月安扶着绿珠的胳膊踏出了房门,当崔颐看见她时,他准备好的第一首催妆诗都未曾念完,就那么卡在喉咙里咽下去了。

  耳畔尽是喜气洋洋的笑语声,都在打趣他,尽是些新妇十分欢喜他的话语。

  崔颐想说不是这样的,这是桩十分荒诞的婚事。

  然新妇已经被搀扶到了跟前,崔颐收了纷乱的心思,与新妇一道去了前堂拜别丈人与丈母。

  虽然隔着盖头,看不见闺女的面容,温敬一想到闺女这就要嫁到别人家做媳妇,不能日日承欢膝下,心里立即就难过起来。

  林婉余光瞧见了,怕丈夫大喜的日子失态,趁着人不注意推了他一把小声道:“庄重些,别让人看了笑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 先婚后爱  唐时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