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契婚_唐时锦【完结】(51)

  猝不及防想起温氏,崔颐心下也是一怔,随即紧抿了唇,又灌了一口水。

  但思绪就像是纷乱的柳絮,飞起来是没法控制的。

  崔颐不由得继续发散,想着温氏如今在家中做什么。

  他离开了,想必温氏更加肆无忌惮了吧?

  大概又是今日去看她那铺子,明日和福嘉县主出去,后日再回娘家。

  反正不会没事干。

  正胡思乱想着,身后一驾驴车经过,一对老夫妻坐在上面,看着似乎在拌嘴。

  看见崔颐带着书玉走在路上,热心道:“小郎君是不是也要进城,我们这车子还有地方,可以载你们一程,上来吧。”

  两个老人生得慈眉善目,一番话满是热忱。

  崔颐本不想麻烦别人的,奈何两个老人实在盛情,加上长随书玉看起来累坏了,用祈求的目光看着他,崔颐便只好应下了。

  他出身富贵,降生那一年父亲便是开封府判官,外祖是国子监祭酒,朝中清要文臣。

  虽不比什么凤子龙孙,但也是清贵官宦家养出来的郎君,哪里乘过驴车这等,不习惯的同时也有几分新奇。

  那对老夫妻话密,上了驴车后很快就同崔颐主仆两人搭起了话。

  “小郎君是哪里人,今年什么年岁?”

  老夫妻两人打老远就看见了路边赶路的小郎君,那模样气度,一瞧就不是寻常小子。

  活了这么大岁数没见过这么标致的小郎君,这要是生在他们村子里,怕是丫头们什么都不要都得点头嫁过去。

  他们家的驴车时常搭行人,因而见到这小郎君也就热情招呼上来了。

  崔颐搬出他事先准备好的说辞,言说自己是汴梁来游学采风的学子,路过此地,又将自己的年岁说来。

  那老婆婆一听,感慨道:“汴梁来的读书人,怪不得瞧着不似咱们寻常人,才十八,果然是个年岁轻的小郎君,想当年我和我家老头子也差不多是这个年岁成的婚。”

  一说到这个,老婆婆又趁热打铁问起来了。

  “小郎君娶媳妇了没?”

  被问到这个,崔颐莫名愣了一下,还是身边书玉飞快道:“娶了的,娶了的。”

  崔颐反应过来,也点头应道,只那脸色清淡,看不出多少欢喜。

  “上月刚成的婚。”

  就算是假妻子,也是妻子,崔颐无法去否认。

  那老头子也说话了,看着崔颐那淡漠的脸色,饶有兴趣道:“那便是新婚燕尔了,可小郎君怎么瞧着不大高兴,寻常小子刚成婚,提到媳妇都眉开眼笑的,是不是临走前和媳妇吵架了?”

  崔颐唇角抽了抽,嘴上淡淡道:“并未。”

  但他得了温氏的香囊,她怕是有些不高兴的。

  想到这,崔颐下意识摸了摸袖口的暗囊,那里头装了些零碎物件,有母亲给的平安符,也有那只香囊。

  老两口却不信,只觉得是这小郎君要面子嘴硬,笑呵呵道:“有什么,夫妻间吵架拌嘴都是寻常事,你瞧我们两口子,从少年到如今,不还是吵吵闹闹的,几乎每日都得拌几句嘴,今晨就是,这死老头子又忘了晾衣裳,被我骂了几句。”

  “夫妻间哪有一点摩擦没有的,若真一点没有那就不是真夫妻!”

  夫妻间一辈子没拌过嘴的话,这世上只两种可能。

  一则是,两人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从里到外,没有半分区别,那也就没有任何分歧了。

  但这怎么可能,世上连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都寻不到,又怎会出现分毫不差的人?

  二则是,其中有一方一辈子都在忍,事事以另一方为准,半分不违拗。

  然那样算什么夫妻,奴仆对主子都不一定能这样,夫妻过成这样实在没意思。

  老婆婆的话勾起了崔颐的兴趣,他好奇追问道:“会拌嘴的便是过日子的真夫妻吗?”

  崔颐不太理解,他是头一次成婚,而且还成了一门生意,无法给他提供任何经验。

  老两口笃定回道:“那自然,要是吵都不跟你吵,那才没救了,说明人家不想要你了。”

  崔颐听得稀里糊涂,心里更是乱七八糟的。

  驴车行走在小道间,驴子偶尔喘出浑厚的气流,车轮轧在干燥的泥土地发出细碎的声响。

  两个老人家健谈,又同崔颐闲聊了几句,崔颐也句句有回应,一时气氛融洽。

  老两口今日去县城有两桩事,一是来医馆买些膏药,老头子的腿一到风雨天就要疼,上次的膏药用完了,这不再来添置些。

  二则是将家里母鸡下的蛋送给嫁到县城里的大孙女,大孙女正在坐月子,虽然早先送了鸡鸭肉过去,但多补补总不是坏事。

  到了县城里,崔颐带着书玉下了驴车拱手告辞,就听老两口最后叮嘱他。

  “刚成婚就别到处跑了,多在家陪陪媳妇,不然人在家里不知多念着你,怨着你呢。”

  崔颐不可置否,淡笑着应着话,心里头想得却不是那么回事。

  温氏哪里会念着、怨着,怕是高兴还来不及,甚至是恨不得他不回来吧。

  不对,至少一年后得盼着他回来。

  崔颐心中嗤笑了一声,将温氏掰扯得明明白白的。

  但面上还是淡笑着回道:“就快回去了。”

  告别了老两口,崔颐带着书玉在县城中行走,路过了一个刚开张的金玉铺子,店里的小伙计眼力好,打远就看见了主仆两,那双伶俐的眼睛在崔颐身上上下一打转,便知这是能耗得起的贵客,立即热情地招呼了起来,就差将人往铺子里拽了。

  “郎君郎君,今日咱们新铺开张,不妨来瞧瞧咱们铺子里的首饰,款式全都是咱们铺子东家亲自设计的,包管样式别致,新颖不重样,在兖州那是独一份!”

  “郎君要不要进去瞧瞧,权当捧个人场?”

  上来就被这个小伙计拦住,一番天花乱坠的话语入耳,他思索后还是婉拒了。

  “多谢好意,不过不需要。”

  长身玉立的少年就连声音也清冽如玉泉,让小伙计耳目清爽。

  但与此同时他听到了一桩更要紧的。

  “听口音郎君不是咱们兖州本地人吧?”

  崔颐抬眸,身边的书玉机灵替郎君回话道:“正是,我家郎君游学此地。”

  崔颐想走,却听那小伙计继续殷勤道:“既是如此,郎君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咱们这,怎么着也带些地方特产回去,比如咱们铺子里独一无二的簪钗,回去送给母亲、姐妹、夫人,也能讨个笑不是,让她们知道郎君心中记挂她们。”

  崔颐将要迈出的动作一顿,黑眸轻转,有了些迟疑。

  小伙计更是第一时间察觉了,挽留的话层出不穷,最终说动了崔颐,迈步往铺子里去。

  出了一趟远门,是该带些东西回去。

  果真如那小伙计所说,这家铺子里的首饰虽不算多么名贵罕见,但胜在样式别致,崔颐在母亲和阿姐那里都从未见过这样的簪钗首饰。

  温氏爱俏,出门必得打扮一番,崔颐也没见过她有这些别致的簪钗。

  其中有支发簪十分惹眼有趣,银质的簪身,簪头是珍珠磨成的贝壳,壳子上被匠人刻出贝壳那一道道纹路不说,壳口微张,隐约能看见里面还有一颗粉白圆润的珍珠。

  实在是巧思,也实在是巧手。

  这样的款式立即让崔颐想起了海,想起了……

  眸光忽闪着,崔颐将目光移开了,又飞快看了几样,给母亲选了一对玉镯,给阿姐选了一对金臂钏,还不忘给外甥女选了一只兔儿玉锁。

  临着付账的时候,崔颐随意地扫了一眼几支簪钗,淡声道:“那边几支簪也不错,也给我包上吧。”

  原本崔颐的阔绰干脆便让掌柜的欢喜了,眼看着崔颐又随手指了几样贵重的,他笑得合不拢嘴。

  掌柜的亲自将客人所指的三支簪取出,小心包裹。

  一支玉兰金簪,火玉螃蟹卧荷叶金簪,珍珠贝壳银簪。

  将人招揽进来的小伙计也笑得合不拢嘴,他就知道这郎君是个富贵的。

  将人送走后,掌柜的清点第一日的入账,笑眯眯道:“起码是富贵人家出身的公子哥,说不准大小还是个官宦公子,这么多金贵的首饰说买就买了,阔气!”

  小伙计附和道:“小的猜也是,所以才拼命将人招呼进来。”

  掌柜的笑斥了一声机灵鬼,继续招待接连上门的客人了。

  ……

  转眼又是三日过去,崔颐停驻在兖州城中。

  是夜,崔颐发现了兖州知州贪污赈灾银、圈田逼杀良民的蛛丝马迹,正伏案查阅书卷记录,准备明日一早赶去当时的重灾区安南县查探一番。

  就在他醉心公务时,外头书玉敲响了房门。

  “进来。”

  书玉一向知分寸,不会在他忙碌时打扰,若是打扰,定是有什么要紧事。

  房门嘎吱一声,崔颐觉得书玉的步伐似乎有些轻快,像是心情不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 先婚后爱  唐时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