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祺点点头,又想起什么,“臣听闻吴王已经被伏?”
徐副将立马打开盒子,下手的是王宫中一群宦官,想来也是为了活命,连昔日的王也敢下手。
见此头颅,周祺怒上心头,“此人明明当初与大王定下盟约,结果竟然转头就追杀王后与公主!如此背信弃义之辈,死不足惜!”
更可恨的是竟大言不惭,说大王是靠着他吴国才打了天下,真是恬不知耻!
“再看看王宫中是否有其他王室活口,另看好都城大门,一只苍蝇也不能放出去。”李宝儿道。
“诺。”周祺低下头,随即转身大步离去。
霎那间,整个大殿顿时一片空荡,殿外火光四起,徐副将看了看沈屹,随即带着其他人一同退了下去。
直到大殿的门合上,李宝儿才坐上那张椅子,宽敞冷硬,并不舒适,不过可以俯视整个大殿,比跪在底下日夜忐忑不安强。
“我记得我杀的第一个人也是吴军,那时舅舅带着我与母亲逃避吴军追杀,从而躲入绫山深处,两个吴军发现我们踪迹,她们试图欺凌我与母亲,那时我很害怕,但我并不绝望,因为我相信舅舅一定会回来救我们。”
她喃喃自语,“可是我发现没有人会来救我们,于是我拿出父亲给我的匕首,杀了想要欺凌我的吴军,然后舅舅才匆匆赶了回来。”
“那时我便已经明白,与其等待救世主降临,不如自己变得强大,这世间唯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我可以害怕,可以恐惧,但绝对不能屈服,一旦屈服,就会任人鱼肉,我和母亲也会尸骨无存。”
平静的声音响起在殿内,沈屹五指微紧,眸中闪过一丝触动,他与公主日夜同床共枕,公主从未向他说过这些,无论发生何事她都是从容处之,令他差点忘却,公主一路以来的处境。
公主尚且可以自救,为何他要墨守陈规?
父亲到死都以为大王会放过他们,实则真是如此吗?
“臣誓死,亦会保护公主安危。”他屈身跪地。
李宝儿看着恭敬如初的男子,忽而起身一步步朝他走去,直勾勾盯着他头顶,“倘若我不再是公主了呢?”
沈屹垂下眼帘,“公主是臣的妻子,无论何等境地,臣都会誓死保护公主。”
李宝儿嘴角勾起淡淡的弧度,将他拉起来,顺势伸手环住他腰,目光平静,“你我夫妇一体,定能守住长安,择新政。”
沈屹轻轻拥住女子,他想保护公主,让她不再受到任何伤害,可是他发现公主已经不需要任何人。
王宫的杀戮直到天微微亮才停止,被抓的人大部分都选择归降,只有少部分誓死不从,最终也都死于刀下。
为表诚意,吴国世家旧臣早已备好厚金,李宝儿也接见了他们。
大殿之中跪了一地,众人皆磕头伏首,徐副将将他们所递交的册子一一收了上来,李宝儿坐在上首翻过每一本册子,的确是厚礼,无论王朝怎么变更,这些权贵阶级却始终盘根错节驻扎在各处,正是因为知道审时度势。
“各位都是吴国旧臣,按道理应该押解回长安,听候父王发落。”她淡淡的扫过众人。
立马就有一人跪着上前,“还望公主在大王面前美言,我等愿将家产尽数捐出,尽表心意。”
“对对对,还望公主美言!”众人赶紧附和。
李宝儿没有说话,只是坐在那接过热茶,轻轻抿了一口。
尽数捐出?
这也就他们自己相信,最多也就拿出个两三成,其他恐怕早就已经藏匿妥当,恐怕去搜也搜不到什么东西。
国库里也许没钱,但这些人恐怕是富可敌国。
倘若杀了他们,未必有用,当初父王打进长安时兴许也是这样想的。
“我自会与父王言明,只是沿途风吹日晒,风餐露宿,不知各位能否受的住。”她淡淡道。
底下的人相视一眼,又齐声道:“我等定会令旗下商铺拿出所有米粮,用以犒劳全军。”
李宝儿淡淡一笑,“此事你们去找周将军吧,他是主帅,军中事宜皆由他做主。”
徐副将立即带着几人出去,后者们也不敢多话,对于这个公主亦是七上八下,听闻对方昨夜杀了所有王室,一个女子,竟如此心狠手辣。
待人都出去,一旁的杨绪不由恭声道:“公主真打算带他们回长安?”
经他多日观察,公主不大可能会这样做,让他们去找周将军,大概是想多扒一层皮。
不过他们能如此识趣,大概也和昨夜公主杀了吴国所有王室有关,所以这才害怕匆匆以表诚意。
“且看他们能交出多少,舍财保命,若因小失大,那便抱着他们的家产去陪葬。”李宝儿垂下眼帘。
杨绪顿时心领神会,公主这是让他去漏点风声。
“今而驸马伐吴已成,虽不是主帅,可功劳不可小觑,此次回长安,大王未必会心慈手软,公主得早做决断才是。”他压低声音。
李宝儿瞥了他眼,“你觉得我应该舍弃驸马?”
杨绪上前一步,目光隐晦,“全看公主如何决策,若公主认为淮北军是个隐患,此番借大王的手除之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说完,他又观察着女子神色,继续道:“不过驸马兴许也是公主的助力,他没有别的选择,除开率军谋逆,不然与公主就是一条船上的人,若是好好利用,也能省下许多麻烦。”
听到他的话,李宝儿随手放下茶盏,定定的盯着他,“你觉得许晋为何不重用你?”
杨绪立马跪倒在地,神色肃穆,“许晋一介匹夫,怎能与公主相提并论。”
吴国大势已去,他留在许晋身边没有任何前途,不如投齐另寻出路,可驸马自身难保,周祺亦是有勇无谋,毫无野心,只有公主让他看到了希望。
“你很聪明。”
李宝儿坐在那俯视着他,“可是若让所有人都看到你的聪明,未必是件好事。”
第32章 复命
杨绪面色微变, 连忙伏首于地,“臣多嘴,公主恕罪。”
李宝儿没有说话, 只是摆了摆手, 杨绪这才赶忙退了下去。
她起身来到书案前, 研墨书信一封,送与长安。
无诏怎可复命, 若真要回,是她一人,还是带上沈屹,这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杨绪急于彰显自己的用处, 必定知道怎么办事。
这几个人她从未想过带回长安。
不消三日,周祺便收到了几个人缴纳的金银, 相较吴国国库,犹如天与地, 显然这财富早已流进了这些人府里。
周祺抄了几个恶名昭著的奸臣府邸, 同样是富的流油,只待通通登记在册,押入长安。
至于一些没有登记在册的, 她也都睁只眼闭只眼,周祺已然知道与其期待朝廷拨款,指不定粮草都下不来, 不如自己攒点军费运转。
这事杨绪办的很出色,那几个人都交出了难以预计的家产,李宝儿应承带他们回长安, 届时途中安个逃窜的名头诛杀就好。
这种吸食国家命脉的蛀虫, 怎能再入齐国。
直到一个月过后, 长安密令才匆匆送来。
父王让她与沈屹回长安,但淮北军由周祺接管,留守边境。
言外之意已然明显,倘若沈屹不愿,那就让周祺就地处决,淮北军若有反抗者,一律诛杀。
深夜,殿内烛火摇曳,一片死寂,众人思索了许久,还是由张簧拍了下桌子,“少将军绝不可回长安,此去定然凶多吉少!”
“对呀,大王本就心存忌惮,少将军绝对不能回去!”
“可是不回去,那岂不是抗旨,如今淮北军只剩下不到三万人马,周祺有十多万兵马,我们如何与之抗衡?”
说到这,众人又沉默了下来,明知道大王是想消耗淮北军,可是他们偏偏只能如此,眼下更加没有反抗之力。
“不如……挟持公主,谅那周祺也不敢怎么样!”有一人目光灼灼道。
张簧立马瞪了他眼,“你这出的什么馊主意!”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不成坐着等死?少将军去了长安,尚且生死未知,纵然有危险,我等千里迢迢也难以相救!”其他人都是叹了口气。
沉默良久的沈屹忽然道:“母亲在长安,我定然要回。”
听到这话,众人也跟着沉默了起来,差点都忘了少将军母亲还在长安,倘若少将军抗旨不遵,届时少将军母亲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如此一来,还真是别无他法。
“父亲有言,誓死不做谋逆之辈,那些大逆不道之言切莫再说。”
沈屹五指收拢,“此去未必如你等所言凶险,若大王真痛下杀手,你们要听从周将军之言,不可莽撞,万事以公主为重。”
霎那间,众人都是红了眼眶,如今也只能希望大王能看在公主的面子上,放过少将军一条命,好歹公子也是驸马,难不成大王真的想让公主年纪轻轻守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