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父皇驾崩后,长公主杀疯了_我要成仙【完结】(39)

  夜深露重,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大殿亦是气氛凝重,周祺坐在那喝着茶,越喝越心不在焉,“驸马与张簧等人在华阳殿待了小半个时辰,有什么需要说这么久,还是不得不防,万一驸马不愿回京,淮北军今夜势必会有所行动。”

  李宝儿正在擦拭一把结实精美的宝弓,并未回头看他,“你说将此物献于父王,他会高兴吗?”

  闻言,周祺打量了一眼,下意识道:“大王箭术超群,又喜爱收藏弓弩,公主如此孝心,大王定会开心。”

  李宝儿拉了拉弓,宝弓很重,若无臂力常人都难以使用,往年她在家时常帮母亲干农活,别的什么没有留下,力气倒是还有些许。

  “前几日母亲给我来信,称父王夜半多惊梦,常常想起阿弟,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想来如今再想驰骋猎场,已然有心无力。”她喃喃自语。

  周祺眉头微皱,从未听到此事,只有前段时日大王来了密令,让他遇事听从公主吩咐,想来也就是驸马的事。

  倘若驸马不愿回长安,定成大患,势必要早日除之。

  “臣还是命人去盯着他们为宜,公主这边也要注意安危,万一他们挟持公主,狗急跳墙如何是好。”他骤然站起身。

  李宝儿看了他一眼,“驸马的母亲还在长安,你觉得他敢谋逆?”

  闻言,周祺愣了愣,驸马的确不是不孝之人,可他底下的人未必如此想,有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此次回长安,倘若父王要对驸马下手,我亦会劝阻,他与我好歹也是夫妻一场,不到万不得已,我怎可漠视他去死?”

  李宝儿靠坐在那,盯着面前的烛台,“且驸马一死,淮北军必定有异动,而今吴国初定,不宜再生内乱,更令我担忧的是另一件事。”

  她目光平静,“父王宠爱姚夫人,待其子也与旁人不同,倘若父王真的病危,势必会让其子继位,姚愠已死,陆廷尉赫然在暗中支持他们母子,倘若让姚夫人之子继位,届时朝堂岂不是又要被世家权贵把持?”

  听到这话,周祺神色也逐渐严肃起来,仿佛听不得奸佞之流把持朝政。

  “大王的病已然到了如此地步?”他心生悲凉。

  李宝儿起身一步步走向他,“尚且不知,我只是做了最坏的打算,我离开长安时,父王身体已然日渐愈下,倘若真是如此,还是不得不防。”

  周祺一拳捶在桌面,可惜大王并未让他回长安,往日出生入死多年,他从未想到大王竟会病危的如此快,定是旧伤加新伤留下了病根。

  “若真如此,公主绝不可心慈手软,纵容那等奸佞之流把控朝廷,只要公主言明,臣随时都可进长安清君侧除逆党!”他目光如炬。

  四目相对,李宝儿也笑了笑,拍了拍他肩示意他坐下。

  “有将军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

  她神色渐冷,“我不明白,同为父王的孩子,为何男子就能为储为君,而公主却只能相夫教子,和亲联姻。为何他们就一定认为,一个稚童就比我更合适?”

  “父王从未想过,一个稚童继位,岂不沦为他人摆弄的傀儡,将士们打下来的基业岂不又拱手让于他人!”

  周祺低着头,公主心有鸿鹄之志,非常人能比拟,定能守住大王打下的基业。

  “那驸马那边……”他欲言又止。

  李宝儿垂下眼帘,“暗中观察即可,无须有何动作。”

  闻言,周祺又退后几步,“诺。”

  直到殿内只剩下自己一人,李宝儿拎起那把沉甸甸的长弓,试了许多弓箭,唯有这把最为顺手。

  她知道,倘若阿峥没有死,周祺绝对不会选择自己,他想守护的是父王的基业,以及正统的血脉,不过如今都不重要了。

  深夜,沈屹回了寝殿,依旧躺在身侧,下意识握住她手,对于长安的密令仿佛没有任何想法。

  李宝儿知道他不敢抗旨,对于生死,兴许他与沈奇正一样早就看开,更多的还是为了他母亲,以及沈家的声誉,他不敢让淮北军背上谋逆的罪名。

  “无论父王如何想法,我定然不会让你与婆母出事。”她轻声道。

  听到女子纤细的声音,沈屹心头一动,母亲是他的亲人,公主亦是他的家人,无论发生何事,他都会保护公主。

  他轻轻拥住女子,声音带着愧疚,“让公主受委屈了。”

  若非嫁给自己,公主千金之躯怎会来此地,一路奔波劳累。

  “家人之间才更应该理解包容,只要驸马与我一心,无论前方多少艰难险阻,你我定能跨越。”她定声道。

  黑暗中,沈屹低头吻了下女子额心,直到得到女子许可,才轻轻剥开那层轻纱,炙热的气息喷洒在女子脖间,密密麻麻的吻也落在女子心口,亦如此刻他的心跳,犹如鼓击。

  血液沿着筋脉升至头顶,令他再也无法思考其他。

  李宝儿轻轻抱着他脖颈,眼中并无任何迷蒙之色。

  男子也可以取悦女子,没有女子只能取悦男子的道理,可是世间诸侯常因女色荒废政务,事后又将罪责推到女子身上,来掩盖他们的无法自控,何其荒缪。

  月上眉梢,整个王城里外一片平和,未有任何异动,直到次日一早,周祺亲自送了二人一程,言语间多有担忧,还让她替父王问安,李宝儿自然应允。

  父王如今当然安好,如今天下一统,想来称帝也是迟早的事。

  回长安路途遥远,纵然择了最近的路,快马加鞭也要半月才可抵达。

  初冬寒风凛冽,途中偶遇风雪,待她与沈屹抵达长安之时,屋檐上已经结了薄薄的霜,在城门口迎接他们的是张植与王群,声势浩大,禁军早已把整个城门都已清空,百姓们只能远远驻足。

  直到李宝儿翻身下马,张植才上前几步,拱手作揖,“公主与驸马一路辛劳,此番与周将军踏平吴国,扬我国威,大王常常夸赞,然大王身体不适,此番只能由臣来此迎接二位凯旋回朝。”

  李宝儿立即上前扶住对方,“丞相与父王镇守长安,亦是前线将士的后盾,父王天命所归,我等才能顺利踏平吴国。”

  王群心情复杂的望着外甥女,时隔一载,外甥女是愈发稳重了,他已听大王提及,周祺在信中常常夸赞,若无公主伐吴大业不会如此顺利。

  “这些是……”张植看了看后面她们押运之物。

  李宝儿面不改色,“此番大破吴国都城,这些都是吴国旧臣献上之物,因而途中才耽搁之今,我已登记在册,而今可押入宫中献与父王。”

  听到这话,张植又点了点头,随后又看了沈屹一眼,面色热切,“驸马此去一载,定然思念母亲,不如先行回府与沈夫人问安,晚些时候再入宫也不迟。”

  王群站在那双手拢在袖筒里,低着头一直没有说话。

  沈屹顿了顿,“多谢大王体桖!”

  李宝儿也没有说话,只是独自与张植等人入宫。

  到了王宫门口,她不得不翻身下马步行,亦忍不住询问舅舅,“母亲近来身体可好?”

  王群跟在后头轻咳两声,“王后身体康健,只是思念公主,晚些时候公主可去探望王后,她定然欣喜。”

  冷风呼啸,李宝儿拢了拢披风,神色忧虑,“我走时父王身体尚可,为何如今一病不起?可有搜寻名医诊治?”

  张植微微蹙眉,“大王行军打仗多年,已然留下病根,而又常常夜半惊梦,忆起峥公子悲痛交加,身体日况愈下,太医们也是无法根治,而今公主归来,亦能一解大王相思之苦,父女团聚,兴许大王的病能好上些许。”

  李宝儿眼中闪过一丝讥讽,人死了,如今父王倒是父子情深了。

  一路行至建章宫,待到冯公公通传过后,才带着李宝儿一人入殿。

  浓郁的药味扑面而来,殿内并无第三人,唯有软榻上靠坐着一人,纵然内殿温暖如春,其身上依旧披着披风,短短一载,面容已然憔悴苍老,身形也不如往日健硕,反倒透着消瘦。

  李宝儿低头上前,跪地行礼,“儿臣拜见父王。”

  冯公公缓步退了下去,顺带合上殿门。

  李权望着眼前沉稳恭敬的女儿,不由得咳嗽几声,时光如梭,他也老了,女儿反而愈发亭亭玉立,颇有几分她母亲年轻时的模样。

  “吾儿此去受苦了。”他轻叹一声。

  李宝儿并未抬头,“儿臣身居后方,并未涉险,此番伐吴能成,都是周将军的功劳,只是身在边关,儿臣常常记挂父王,不能常伴身侧,亦是儿臣之憾。”

  李权眸眼帘微垂,“先坐吧。”

  李宝儿顺势起身,又从桌上倒了杯茶,恭敬的递过去。

  见女儿一如既往懂事体贴,李权接过茶盏抿了口,又示意她先坐下,不必忙碌。

  “周祺已然禀告,此番你出了不少力,才力挫吴军,吾儿果真聪慧。”他欣慰的看着女儿,眼底闪过一丝遗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复仇 我要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