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说到这里,有丫鬟急来禀:“二老爷过来了。”
“果然不能背后道人短长。”沈老夫人说起玩笑话:“说这曹操,曹操就到哩。”
听得一路皂履脚响,门帘子打起,沈泽棠走了进来,见母亲及陆嬷嬷皆笑看着他,有些不明所以,沉静地上前作揖见礼。
丫鬟搬过椅子请他坐,斟来滚滚的茶,沈老夫人问他可用过晚膳,不妨陪她再吃些。
沈泽棠微笑:“才从吏部回府,还未回房用膳,先来给母亲请安。”
沈老夫人看他眉眼温和,满面春风,忍不住提点:“此话本不当讲,知你宠爱新媳,却也要让她懂得,对你如你对她这般好才是,再且吃甜食会要了你性命,怎能为顺她而不顾及自己。”
“谨遵母亲教诲。”沈泽棠颌首,又噙起嘴角添一句:“她其实也最疼惜我。”
沈老夫人一时说不出话来,半晌才笑道:“你们俩过得舒心畅意,我就高兴,赶紧回去罢,新媳还在等着你用膳。”
沈泽棠“嗯”了声,从袖笼里取出一包物搁桌上:“她早时听我说母亲常头痛,特央人从雍州带回的天麻,本一早带给母亲的,却被我忘记在书房。”
沈老夫人择一块天麻细量,但见个头如拳大,皮细肉厚,表面半透纹密,质地坚实,是稀奇的罕物,心中欢喜溢于言表。
沈泽棠欲要离去,忽见桌上有一碟枣泥馅洒桂花的八仙糕,那八仙雕的是玲珑精致,并未动过筷,遂说:“母亲若不爱吃这个,我拿回去给九儿吃。”
九儿……沈老夫人怔了怔,才打趣道:“这个凉透了,趁热吃才好!我让厨房另蒸一笼,稍会给你的……九儿送去。”
陆嬷嬷并两边的丫鬟都露出笑容,沈泽棠也笑了笑,这才辄身走了。
……
田姜回至栖桐院,着实觉得疲倦,想躺床上小憩会儿,迷迷糊糊听得脚步声,才猛得惊醒坐起,翠梅正在掌灯,窗外已是黑沉沉一片。
她急忙趿绣鞋下地,问是甚么时辰了,二爷可曾回来过?
翠梅回道:“刚至酉时,二老爷还未归呢。”
田姜这才松口气儿,初初为人妇,夫妻相敬如宾该遵得礼儿,冯夫人详细提过,她也该守规矩才是。
翠香端了热水顿在黄花梨高面盆架上,采蓉也过来伺候她洗净脸上的粉黛胭脂,褪了满头珠翠,随意将乌发挽成一窝丝杭州攒,仅簪朵牡丹样的绢花,换了件玉色对襟衫,腰间束一条水红色绦儿,下穿挑线裙子,中秋晚间显了凉意,又罩了件鹦哥绿比甲儿,才算梳妆完毕,还是不见沈二爷回来。
这时翠梅来禀,栖桐院原就伺候二老爷的嬷嬷丫鬟来见主母。
田姜让她们进来,自己则抻腰坐桌前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上,端起盏儿吃茶。
一个是吴嬷嬷,身材富态,面容慈善,不说话也笑眯眯的,跟在沈二爷身前有十数年。一个一等丫头近身伺候,名唤莺歌,相貌周正,神情沉稳,另两个二等丫头,绿蔷和红芸,田姜记起沈二爷昨晚儿去净房沐洗,是由她俩服侍的。
第432章 相见欢
另有粗使丫头及婆子七名。
田姜问起她们每月例银,吴嬷嬷回话,她是栖桐院的掌事,与大丫头莺歌同等,月例各一两银子,二等丫头绿蔷和红芸,月例各一吊,其它三等粗使丫头及婆子各月钱五百。
田姜命翠梅给每人各赏四串钱,一枝珍珠簪子,皆都欢天喜地的道了谢,她再独留下吴嬷嬷,问了些日常事儿,直到沈二爷掀帘进来才不提。
沈泽棠见田姜坐椅上同吴嬷嬷在说话,光影昏黄朦胧看得不仔细,命采蓉将羊油灯也点亮。
吴嬷嬷忙着去传晚膳,沈二爷坐到田姜身前,很自然地拉她的手,哪想却被躲过了。
田姜把手背在身后,脸儿一红,翠梅几个丫头在,又都逢及笄之年,当着她们面做些亲昵之举,总觉不甚雅观。
沈泽棠淡淡打量她。
田姜抿着嘴儿,将牡丹粉蝶锦帕揩进衣襟,斟了盏碧螺春递上:“二爷吃茶。”语气谨慎恭敬。
沈泽棠接过盏,不发一言,面无表情的吃茶。
田姜看他似乎有些不高兴,猜测着他晌午后去吏部至晚才归,必定遇着棘手难理之事,是以情绪不佳。
还是不去招他烦罢,这般思忖,她随手拿过一本书来,却是《诗经》,翻起一页,看得津津有味。
房内的气氛,平静中劈剥闪着火花。
翠香等几暗瞟沈二爷的脸色,皆替夫人捏了把冷汗,这才新婚第二日就惹老爷生气……
幸好饭菜很快端摆上来,田姜瞧着一桌菜色,皆是她最欢喜吃的,心情很愉悦,站到沈泽棠身侧,拿起碗箸弯唇问:“二爷想吃甚么?”是要替他布菜了。
沈泽棠盯着她笑盈盈的模样,闭闭眼睛再睁开,吩咐侍候的丫鬟退下。
待四周无人,他才平缓道:“来片肉汁萝卜。”
……真会吃!不知多少肥肉滋出的荤油,小火慢慢煨出来的萝卜,酱红透亮油汪汪的,她用筷子小心挟片儿,吹着热气,一股子香喷喷的味儿直往鼻里钻,不由咽了咽口水。
待微凉欲放碗中,却见他凑近直接就筷子吃进嘴里,才想去挟旁的,突然腰肢被健实的胳臂揽住,略微使力儿,她便猝不及防坐在沈二爷腿上,连手里的筷子都掉落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