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上青云_吃吃汤圆呀【完结】(189)

  闺中时即使有天大的恩怨也都只是小儿女们间的打打闹闹,顾一昭自然不会将那些龃龉放在心上,待这几位姐妹照样亲厚,此时在太太跟前也说起了姐妹们的好话。

  她指着太太房里的摆件:“太太那海兽葡萄纹的铜镜、八菱宝相花的洗脸盆,黑漆木胎月牙形描金仕女博古壁挂,寿山晗红奇降石踏雪寻梅紫檀木摆件等诸多奇珍异宝可都是四位姐姐们分别送来的,已经将太太房里挤得密密实实,难道还要指望我们几个剩下的再送些来,将太太房里填满不成?”

  惹得太太笑:“你个皮猴儿!”

  她环视四周几位女儿们送来的礼物,目光也变得柔和:“你大姐二姐有钱倒也罢了,难为老三老四手头不宽裕还惦记着。”

  三娘子时不时就将江南特产的年糕、菜干、黑豆腐干、风干状元蹄、蟹油、腊鱼腊鸭都送了来,五娘子则是送来边疆的豹肉干、虎骨酒,狐狸裘、风干羊肉,都是有心惦念娘家的。

  “是啊。”五娘子在旁帮腔,“听说三姐夫要从吴江县令升迁到成都府了,这一路上光是路费就不少,吕家家底又不丰厚,三姐说不定正头疼呢,居然也能腾出钱财来给娘家送礼,倒是让我刮目相看。”

  思及此,太太就开口吩咐钱妈妈:“这回过年给几位娘子们的回礼里,都加一张二百两的银票吧。她们年轻正是用钱的时候,送来送去倒是银子最实惠。”

  钱妈妈行礼称是,一边心里暗暗心惊:五娘子不过提点了两句,就能让太太舍了八百两银子出去,这手腕……

  不过转念一想,连老爷都时常听从五娘子提议,这五娘子的能耐再就不拘泥于内宅之间了!

  她叹口气,心里盘算着要将自己十几岁的外甥女送进五娘子院里当差。

  节礼一般都是点心干货布料,罕见能有银票,两位娘子收到银票后就都明白了是五娘子的手笔,三娘子还好,郑重给五娘子写了道谢信,四娘子则是在信件中毫不客气说“我不欠你的,以后定然双倍奉还!”,边写边气得跺脚的样子跃然纸上,惹得五娘子忍俊不禁。

  只不过才笑过,拈起京中一份来信怔忪在了原地。

  信件是大姐所写。从前顾一昭提议用了市面上两人都喜欢的一本才子佳人小说做密码本,用隐晦语言商议京中秘事,大姐也欣然允诺,两人就以密信的法子往来消息。

  这回信件中所写内容也极为重要:太子虚弱,生病不起,皇帝这时候又感念起了这个儿子,给他赏赐东西,加官进爵,就连捎带着萧辰都升了官职,成为了升任甘州卫参将,成为了陕西卫最年轻的正三品武官。

  其实在西北生活难免会听到萧辰的名字,他身为游击将军,在甘州、榆林一带屡立战功,又加之出身显赫,伴随着太子起伏的传奇宦途,让他成为太原府官家女眷们谈论的对象。五娘子每每听到,都在绷着自己装作若无其事,想着时日久了,或许有一天就会淡忘此人。

  然而没想到他居然升了官职。

  在这当口升职可并不是什么好事:谁都知道皇上近来厚待太子不过是因为他时日无多,萧辰上了这么一艘注定要沉没的大船,就算眼前短暂显赫,也不过是回光返照,注定败于垂成而已。

  那他就这么坐以待毙吗?

  顾一昭看着屋檐下垂下的铜风马,心思不宁。

  “叮叮当——”窗棂前的风马叮咚作响,萧辰将思绪收了回来。他看着眼前的堪舆图,问下属:“哈密卫的人如今在何处?”

  下属回话:“已经秘密往南行至星星峡,乔装成了商队继续南下,单等着命令。”

  “嗯。”萧辰点点头,“不要南下,从西边走,横穿居延海,过亦不剌山,避开肃州卫、陕西行都司一路官兵。”

  “可那要从鞑靼的地盘上过……”下属犹豫。

  “无妨。鞑靼的阿鲁台与瓦剌部多年摩擦不断,近日听闻阿鲁台汗王去世,只怕瓦剌部要趁机报仇雪恨,两狼相争,无暇顾及我们。”萧辰胸有成竹。

  “是。”下属信服,不再多问,下去布置诸事。

  萧辰看着那副悬挂着的堪舆图,想起当日与太子的对话。

  “在衡,这药寻回来也治不好了,莫要再浪费人力物力白白折损在北疆。”太子面色苍白,躺在床榻下,虽然面色雍容,但遮不住满身的病气。

  “殿下,当初我说好了将计就计,为的就是能去北疆寻药。”萧辰毫不示弱,因着两人自小长大的情分,他一口一个“我”,甚至说到紧急处不遮掩语气里的恼怒,丝毫不惧失礼。

  “咳咳咳……”太子被他的样子逗笑,却笑得剧烈咳嗽了起来。

  萧辰赶紧给他倒水递过去,太子接过喝了几口才息了咳嗽,缓缓开口:“我一生得你们几个知己,足矣。”,他也不见外,连“孤”的自称都摈弃了。

  “殿下说这话什么意思?”萧辰看他一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万民,都当为殿下所用。”

  “我知道,你们几个不一样。”太子语气微微凝滞,如雨前闷云,“我上回跟你说的事,你意下如何?”

  “殿下还是莫要多想,好好修养好身体。”萧辰语气里有斩钉截铁的坚定,“说句僭越的话,五殿下是我瞧着长大的,他待太子殿下也如我一般,再无旁的心思,殿下要早点好起来,才能庇护身边诸人。”

  “真的能好起来吗?”太子轻笑一声,雪白的皮肤在阳光下脆弱得厉害,几乎能被日光照透,他的笑容也恍恍惚惚,似乎随时能乘风归去,“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我已经时日无多,能将你们几个安置好便也此生无憾。”

  “殿下!”

  太子摇摇头:“当初你我年幼读书时曾指点寰宇内外,摩拳擦掌想要做出一番事业……”

  他笑了起来:“上回听你说在江南遇到了一位心仪之人,我还想着喝你们的喜酒呢……”

  “只可惜,我要违约了……”

  他笑容了却多了一丝释然:“长使英雄泪满襟,命数如此,我也认了,只不过我不能就这么去了,能将我为棋,也就你有这个魄力了。”

  他看着萧辰,目光格外坚定。

  萧辰不语,良久才叹了口气。

  *

  转眼腊月到来,顾家按照习俗在初五这天煮五豆已五毒,腊八煮腊八粥,还记着给城里的穷人分赠食物,崔氏奇怪:“这曹家大太太怎么除去曹家之外又另外给我们送了一t份腊八粥?”,大户人家腊八粥上都用莲子红枣等各色杂果摆出鹤鹿同春、连升三元这样的吉利图案,大太太送来的也格外精致。

  “许是过意不去?”五娘子在旁思忖,“横竖多一个友人胜过多仇敌。”

  太太便也没当回事,只吩咐五娘子:“给米家的礼要厚重些。我记得你与阚家大少奶奶有些交情,回头看看能不能借由她搭上她娘家米家。”

  顾一昭应了声是。

  上次去阚家相亲,亲事没成,倒意外与阚家大少奶奶米娘子攀上了交情,时常邮寄送些江南风味的海味,以慰藉米娘子思念江南之情,没成想米家居然成为了新近的红人儿,炙手可热。

  米家是新近的世家,他家是铁杆的三皇子拥趸,如今三皇子眼看着要成为新君,米家自然也水涨船高,得意了起来。

  不过崔氏提起米家,还是有些不以为然:“听说他家以肉糜浇果木,冀其实,当真是造孽。”

  米家权势倾国之后,自然也就得意嚣张了起来,听说很是奢靡,光是进入腊月,就拿肉汁浇灌花木,虽然能使得明年果木葱郁,但是毕竟太过酒池肉林:外头百姓还有挨饿的呢,你拿肉汤浇灌花木,只是为了花儿鲜艳,这哪里是仁善之道?

  【作者有话说】

  来啦[红心]

  第96章

  “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顾一昭蹙眉,“见微知著,单从肉汤浇花就知道米家其他地方肯定更加奢靡。”

  顾一昭思索下,就在送去阚家的帕子上写了黄庭坚“粗茶淡饭饱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的诗句提醒她。

  还好,听派去的仆从说米家虽然靡衣玉食,但阚大少奶奶作为米家嫁出去的小娘子却没有那等奢靡习俗,还照样派人给顾一昭送来她自己手做的荷包和榆林府的干菜。她非但没有因为娘家得势而骄纵,反而穿着朴素深居简出,丝毫没有受娘家的影响。

  崔氏就很赞许:“这才是长久过日子之道。”,又叹气:“不愧是西北王,阚家到底是有几分底气。”

  便给顾一昭科普:“皇上的母舅阚家,喏,也就是你大姐夫和萧世子的母家,那个阚,与西北王这个阚同出一宗,都是将门世家,只不过百年前两家因为长辈偏心有了分歧,所以才分为了大阚和小阚,两家老死不相往来。”

  百年过去,大阚没落成了皇上母舅阚家,满族入狱,若不是出了皇上这么个外孙,只怕会就此没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宅斗文 种田文 吃吃汤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