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上青云_吃吃汤圆呀【完结】(208)

  第111章

  一行人微微契阔了几句,就一起进山门爬山去庙里烧香。

  山道崎岖,两位夫人带着婆子丫鬟,一路拖长了队伍,上官家上到夫人下到婆子都在暗暗观察这位五娘子。

  上官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是世子,将来注定要袭爵,婚事也早早由公公与丈夫商议,她插不上什么手,因此这回找小儿媳就打定了主意要找一个自己满意可心的。

  一见顾家五娘子,先从外貌上满意了:个头高挑,骨肉匀称,肤色雪白,脸颊红润,脸不仅貌美而且透着雍容,下巴匀停,相书里说这种是有后福的富贵气象,最难得的是看着毫无戾气,眉目清澈,不偏不斜,一看就知道心底端正没有什么心眼,不是那等四处煽风点火唯恐家宅不宁的搅家精。

  风一吹露出她衣裙下的大腿,看着结实有力,再听她一口气爬了几十级台阶不喘气,上官夫人就更满意了:这女人家健壮了好,气血好血气旺,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至于庶出嘛……上等人家是只看爹娘一方即可,你娘是公主,你爹就算是马夫侍卫也无所谓,你爹是天子,你娘就算是个杂役又如何?中等人家看重亲娘的嫁妆和外祖父家资源,可卫国侯府也算是老牌爵位,家中钱财不缺,只要不谋反的话权势也不缺,所以她挑小儿媳妇就不怎么挑门第:再怎么还能高过侯府?也就国公爷和皇室公主了。何况这位还是位乡君,配自己儿子绰绰有余。

  她儿媳则是关注旁的:这位五娘子看着性情平和,听她适才处理自己婢女与庙祝之间的小纠纷也看得出来她不一味偏袒自己人,可见明事理。

  世子夫人很满意:她作为未来的侯府掌家人自然希望未来妯娌好相处,万一弟媳挑唆小叔子在家斤斤计较,只怕整个侯府都要鸡犬不宁。再者这位妯娌是庶女,气势上就比自己弱一头,更方便唯自己马首是瞻。

  等走到大相国寺正殿上完香火后,上官夫人与儿媳世子夫人对视一眼,都对顾一昭很满意。于是世子夫人笑着招呼顾一昭:“听说大相国寺后山有片海棠花开得正好,可要一起去看?”

  顾一昭就跟崔氏打了个招呼,一起去后山看海棠花。

  崔氏尚在佛前虔诚祈愿。

  曦宁回了范阳后先是为亡夫守孝,随后在当地开设了女子书院,有了范阳卢氏庇护和她的学识,这书院也开得有声有色,居然渐渐在附近打出了些名气。

  可这半年赵飞鸾主政范阳,居然与二娘子走到了一起

  要说这个女婿人选崔氏自然是极为满意:当初她给云英未嫁的二娘子筹谋未婚夫婿时就看中了赵飞鸾。没想到兜兜转转一圈居然又成了自己女婿。

  可是人家愿意吗?

  元凤一时在京城打转,听说三皇子被杀之事也与她有些瓜葛,一时又去了泉州坐了洋人的船去了海外,爹娘却毫不阻拦,另一个儿子大龄也未婚嫁,看爹娘做派就知道极其开明,甚至开明得有些过了头。

  可再开明还能让儿子娶个二嫁的寡妇?

  崔氏心里没谱,即使她与赵家关系再好,都不敢打这个包票,甚至都不敢去询问一句,唯恐坏事,一怕伤了两家和气,一怕搅坏了一对有情人。

  再说了就算两情相悦,两家父母也愿意,这范阳卢氏愿意吗?崔氏倒不在乎他们意愿,只是知道女儿将书院看得重,这书院能建造起来多亏了范阳卢氏的庇护,女儿要是再嫁惹恼了范阳卢氏,他们捣乱怎么办?到时候书院办不起来,女儿心血付之一空,到时候又惹得她伤心怎么办?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崔氏开导别人时要告诫别人不要为没发生的小烦恼困扰,可轮到她最爱的女儿时也难免方寸大乱,杞人忧天了起来。

  清净山是一座石头山风化而成,因此山景中既有怪石嶙峋又有土地滋养出来的草木葳蕤,很有参差感,顾一昭和世子夫人在山间行走,只觉心旷神怡。

  世子夫人言语间都在闲谈,可却在暗暗了解顾一昭为人,譬如喜欢什么花木、平日里在家做什么、读书是什么品类之类的闲话。

  在听说顾一昭喜欢梅花,平日在家帮着母亲管家,自己也会插花、点茶、围棋、读书,读书也多读地理小品文时暗暗点头:风雅好学,是大家闺秀的做派。

  顾一昭也聊了些话题:世子夫人平日里最喜欢什么口味的茶、平日里有什么消遣,旁敲侧击了解些府上的人文背景,免得以后嫁过去两眼一抹黑。

  听世子夫人的回答可以推断出来这未来婆家府上门风清正,世子夫人也是个不偏不斜有分寸的人。

  比如:“吴远庵太学的玉膏最好喝,但娘家老祖母喜欢喝内府的八功泉,夫君就拜托二弟常去内府要几坛送过去。”,上官家公子能帮姻亲做到如此地步,一来说明家族显赫,权势滔天,二来则说明姻亲关系和睦,三来世子叫小叔子照应嫂子家祖母,可见夫妻感情恩爱。

  比如:“我惯吃咸茶,正巧爹的陈姨娘点得一手好茶,正月家里往来我操持了几天,娘就带着陈姨娘来给我点茶,连着喝了七八天,倒叫我之后几月都喝不下咸茶。”,一来说明侯夫人与妾室和睦,二来家中婆母体恤儿媳,不是刁钻苛刻的主。三呢,婆母能这么早就放管家权,可见也不是贪恋权利的人。

  两人都是有心交好,说好也都极有分寸,点到为止却都蕴含了大量信息,让彼此都松了口气。

  两人还没走到海棠那,那边丫鬟匆匆来禀告:“少夫人,有事需要您过去一趟。说是……”,她示意世子夫人附耳过来,小声告诉她。

  世子夫人一愣,随后笑着对顾一昭解释:“五娘子也不是别扭人,我就跟你实话说了,我那个混世魔王弟弟,听说母亲和我上山拜佛,居然自己打马到了寺外要护送母亲,被母亲察觉,免不了外面叨扰,我还得去安排片刻。”,说罢歉意一笑。

  顾一昭自然是明白的,应当是上官公子好奇未来媳妇长什么样,偷着跑来看媳妇,结果被侯夫人撞见,家里且有得打闹官司呢!

  这种场景她就跟着装傻,笑道:“世子夫人赶紧去忙,我母亲管家时忙得脚不沾地,到处是来回话的人,我自便就是。”

  听到这么感同身受的言语,世子夫人听后神色多了些亲切,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一会妹妹看完花再回来便是。”

  顾一昭行过礼,世子夫人就匆匆往前院走,跟丫鬟说话也多了几分随意,哭笑不得:“这么大的事二弟怎么也不跟我们商量一声?”

  小丫鬟赶紧回话: “二少爷说上次给他相看了一个规矩先生,这回他不能上当,要自己亲眼瞧瞧才满意。”

  世子夫人听到这里不由得苦笑。

  上回说亲说了吏部员外郎荆家的一位小姐,让二少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那位姑娘是祖母抚养长大,她祖母从前是侯小姐,与府里的老夫人是昔日的手帕交,所以在她祖母的举荐下就想着两家相看相看。

  见了面觉得这位姑娘荆如容虽然不算清瘦,但侯夫人喜欢女儿家健壮,也很满意,夸了几句。结果姑娘身边的老妈妈开口自夸:“不是老奴自夸,我们家姐儿是极品宜男相,生得腰臀肥圆,一看就能生儿子。”

  世子夫人和婆婆诧异互相对视一眼,公卿人家不说是书香门第,但也都以读书风雅为傲,大家娶亲都愿意娶个谢道韫、卓文君这样的才女,而不是娶个肥猪婆生儿子。

  与其看重生儿子,倒不如说更看重子嗣质量。又不是乡下村里的耕种农夫,要多生儿子多劳力好盘剥,横竖公卿世家除了个别有病秧子传承的,想生多少个都生得起。

  以生儿子为卖点,不知道的还当侯府二少爷有什么大病要赶紧急着传承呢!

  眼看她越说越不对样子,荆家老夫人赶紧呵斥她:“你个老货,赶紧去后头去。”,一边向侯府女眷笑着解释:“这老妈妈奶大了我们家姐儿,难免倚老卖老,说t话粗俗,还请勿要怪罪。”

  “家里的奶娘,是该比旁的仆人有些体面。”侯府老太君帮客人打圆场。

  “奇怪。”她身后的侯府三小姐养得古灵精怪,开口就问,“既然是奶娘,怎得又称老奴?”。

  侯府上下适才就有些奇怪:侯府待下人宽厚,奶娘更是等同于半个娘,若是奶过长辈的奶娘甚至能在府里挺直了腰杆,晚辈看见她还要行见长辈礼呢,断断没有叫奶娘为奴才的道理,何况一般仆从都是签的雇佣契约,哪里就能让人家做奴才?

  “妹妹不必奇怪。”荆如容上前拉起她的手,“是我这奶娘知规矩,自己不僭越。她是最本分老实的人,知道做奴才应当如何。我们这些嫡出的,也应当看重这些规矩。”

  三小姐不动声色抽走了自己手手臂:“我们府里都是一视同仁。”

  荆如容捂嘴笑,一副了然的表情,意思大家明面上都很平等,实际上各有尊卑,随后她就只跟着嫡出的三小姐一起说话,全然不把身边庶出的其余几位小姐看在眼里,眉目之间似乎很是自豪自己是嫡出,瞧不上府里的庶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宅斗文 种田文 吃吃汤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