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钰:“...”
他只能岔开话题:“咱们明早吃什么?”
沈椿哈欠连天:“吃咸鸭蛋吧,你在梦里爱吃这个。”
谢钰忍不住笑了:“好。”
第135章
“...小心,这门槛高,你走慢些。”
小公爷平安归家是天大喜事,谢家的仆妇一早便在门口候着,浩浩荡荡地站了两排。
谢钰却无暇顾忌,他侧过身,悉心叮嘱身后少女。
这少女五官异常标志,人却生的黑黑瘦瘦,比实际年龄要小几岁,被旁边宛若瑶台玉树的少年郎谢钰一衬,更显得像根没长好的小树叉子。
她一身儿簇新衣裳,都是上好的蜀锦段子,举止却有些局促畏缩,谢钰的话音才落,她就被那比她小腿还长的门槛狠狠绊了一下,幸好谢钰及时扶住她,才不至于当众摔倒。
沈椿脸上更见局促,小声道:“你家门槛儿好高。”她踏入谢家大门,谨慎地环顾了一圈儿,又小声道:“院子也好大。”她尚且不知道的是,这还只是国公府的第一进院子。
古时候传下来的规矩,自来门第越高的人家门槛就越高,沈椿显然不知勋贵世家的讲究,谢钰只微微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她脑袋:“等你再高些,就不会觉得这门槛儿高了。”
沈椿又往他身后藏了藏:“在乡下的时候,你也没说你家这么富贵啊。”她突破想象里的极限也不知该如何形容,只能道:“比刘财主还要富贵十倍,一百倍!”
谢钰打趣她:“你原以为我家是什么样的?”
沈椿对什么世家什么官宦都没概念,她见过最大的官儿也就是县令,她想了想:“比刘财主还要富裕好几辈的地主老财吧。”
谢钰被她的童言稚语逗得忍俊不禁。
他回忆起两人相识的经过,也不由感慨缘分奇妙。
他十六岁通过府试高中解元,从那之后便觉得文章滞涩,始终不得进益,只怕无法在殿试的时候得中三甲,后得名师指点,说他学问有余,对世情了解不足,他便抛下世家子的身份,独自外出游学,连个小厮常随也没带。
三个月前,他路过蜀中一处小镇的时候,在山中不慎被山匪所伤,幸得沈椿救助才顺利脱身,后来他养好伤之后,设计全歼了那一窝山匪,使得这伙人不能再为祸乡里,他后又得知沈椿是被一个无赖买下做童养媳的,他又果断出手杀了那个闲汉,后来家里得知了这些波折,怎么也不肯让他继续在外游学,派人接他回长安。
这时他和沈椿已经相处了一月有余,他既回谢家,按说两人也到了分别的时候,但他怎么也放心不下这少女,总担心她在乡下受人欺辱,所以便将她一并带回了长安,又写信给家中说明事情的原委。
他带着沈椿一路往里走,七绕八绕的,直到沈椿腿都快走酸了,他带着她来到了堂屋。
堂屋里早有三人候着,除了下首坐着的谢国公和长公主之外,上首还坐着一位身形枯瘦的老者,这老者虽然满面病容,一双眼睛却深邃如海,举止端方稳重自持,一看便知是极厉害的人物——这便是那位名满天下的谢宰相了,谢钰的清贵从容一般都来自他这里。
三位长辈见谢钰归来,面儿上都露出激动神色,就连那稳重自持的老者都神情波动,他上下打量一番,见谢钰无事,这才稍稍露出一点笑。
纵离家半年,几经生死,谢钰的规矩仍半点不乱,叉手给长辈行礼:“见过祖父,祖父慈安。”又转向谢国公和长公主:“父亲母亲,是儿不孝,让父亲母亲跟着操心了,儿...”
长公主是个急性子,上前一把搂住他,上上下下把他看了好几眼,心疼道:“三郎瘦了,也黑了,我得好好给你补补身子。”
她又一戳谢钰额头,恨恨道:“我早说不让你出去,你执意不听,竟收拾包袱一个人偷偷跑了,还跑到那么远的穷乡僻壤,怎么没让那些山匪一刀砍死你呢!”
自谢钰十岁之后,和母亲就没有这么亲近过,他有些尴尬,稍稍一挣便脱离的母亲的怀抱:“...是儿的不是,母亲勿怪。”
他如今还没到十八,正是极要面子的年纪,禁不住转头看了沈椿一眼,有些担心自己在她心里稳重成熟的形象被破坏。
谢钰跟家里略叙话几句,迫不及待地介绍起沈椿来了,他侧身把沈椿露出来,声音微抬:“祖父,父亲母亲,这就是我跟您们说的那位沈姑娘,我在乡间的时候多亏沈姑娘相助,我重伤之后发起了高热,若非她悉心照料,我只怕已病死在山里了。”
他这么一说,谢家三位长辈更是对沈椿感激不已,长公主红了眼眶,上前向着沈椿屈膝行了一礼。
沈椿吓了一跳,立马蹦开,冲着长公主连连摆手:“您可别这样,长辈跟小辈行礼,折寿哩!”
长公主本来眼眶都湿了,却被她的话逗得一笑,谢宰相适时地道:“沈姑娘一路颠簸,想必也累了吧,不如先下去休息洗漱,晚上家里要摆宴席,有什么话等晚上再说。”
沈椿长这么大,第一回 来这么远的地方,心里有些发怯,下意识地看了眼谢钰。
谢钰心里一软,冲她微微颔首,又轻抚她后背安抚,示意她先跟着仆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