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移舟漕台_烛影斧生【完结+番外】(82)

  她向林怀璧欠了欠身,却没有闲话的意思,只大步往门里走去。

  林怀璧微微一怔,刚伸出的手倏地收回袖底,指尖扼住袖口,只远远看着黄葭的背影,眼底一片阴霾。

  ……

  天色昏沉,赵世卿走下了楼,只见底楼的戏台下赫然站着一个玄色身影。

  “江中丞?”他喝得有些迷糊。

  灯火惶惶,台下人绿鬓修眉,容光清绝,此刻虽是仰目看着他,目光中却威严非常。

  赵世卿连忙走下楼,快步到他面前,施了一礼,“下官不才,不知中丞有何事由?”

  江朝宗目光冷然,从他身上一掠而过,“如今失踪的漕粮,足足三成没有追回,本官日夜忧心、寝食难安,赵大人倒是得闲。”

  他称呼“赵大人”,显然是动了气。

  江朝宗的确动气,他历来看不上程隆这些花样,今日被拉来“捧场”已是不悦,又遇上赵世卿这个“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非要拉他作诗。

  赵世卿闻言,心中怔悚,退后几步,良久才哑声开口:“今日诸县生员并至,下官也是想与民同乐。”

  江朝宗缄默不言,目光淡淡地扫过赵世卿的脸,只见他面如脆纸,目光也有些呆滞。

  气氛一时凝滞。

  凉风拂面,把一身酒气吹散,赵世卿缓缓抬眸,脸还是红的。

  他瞥了江巡抚一眼,心砰砰直跳,惊惧之下吐出一番肺腑之言,“下官已经派人留意那个黄隽白的动向,若早知道她是中丞看重的人,下官决不会对她动手。”

  江巡抚看着他,目如幽壑,声音轻极,“调任吏部的事,你等消息吧。”

  说完,他阔步走了出去。

  戏台下,两面灯火快要燃尽。

  江巡抚的话音还回响在耳畔,赵世卿眸光亮如灯芯,胸腔里的心跳震耳欲聋。

  他疾走几步,灯辉摇曳下,那一身红衣灼灼如烈焰,几欲燃起。

  第71章 下狱 只见船底那嵌了金属的冰刀断折了……

  风雪慢慢停息,辽阔的湖面已被冰封住,冰蓝色的条带割开白色的山脉,裸出大地一道骇人的骨架。

  结冰期已至,西湖的船都停泊在岸上。

  巡河的官兵走在刺刀般光滑的冰面上,提着的灯笼照出一片澄黄的暖色,宛如冰河上升起的一个个小太阳。

  官兵脸上都生了冻疮,红红一片,好似结痂的伤疤,在棚里烤火的时候还痒得难受,想挠,出来遭冷风一吹,反而好受多了。

  走到中段,不少人缩在单薄的衣衫下,咬紧牙关,冻得浑身发颤。

  “卢总旗,这么冷的天,也不会有人来偷什么,咱们就先回去吧。”后头有人开口,嘴角吐出蒙蒙白气。

  “你们先回吧,我再看看。”卢庆锡扫了后面人一眼,兀自向前走,冰面映着寒光,照得他一身甲胄凛凛闪烁,威严非常。

  后面众人面面相觑,虽得了应允,却也不敢后退,还是跟在后面。

  他们本是管辖军器库的卫所官兵,西湖也不在杭州的湖防之列,若非几日后要在湖上办雪船会,有官船留滞在此,他们也不至于要在冬夜里出来巡查。

  众人心中长叹一声,脚步放得轻极,走在周遭一片大船之中。

  船身投下巨大的黑影,与冰面上的一派光影相对,天地间、难得黑白分明。

  众人走过了几百步,天边一轮圆月悄然升起,在层云中散出光辉。

  “真是稀罕。”一人不由惊叹,正月十五夜的子时已经过去,此刻大雪方歇,竟连月亮都升起来了。

  听他这声惊叹,其余人等也不由地抬起头,看层云聚拢,惟有西边一片月色皎洁。

  卢庆锡凝视着月亮,想到家里刚过门的娘子这会儿应该已经睡下,眉头不由舒展。

  众人对月遥望,见云中朦胧的光晕散开,各自牵动情肠。

  正在这时,“砰”的一声,冰面忽然震动。

  众人倒退几步,惊骇不已。

  卢庆锡只望着不远处冰面上一抹黑影,语气镇定,“是有人从船上掉下来了。”

  众官兵瞳孔一缩,只望向那身影,躺在冰面上,挣扎着就要起来。

  这么晚待在官船上的人,难不成是贼寇?

  未待他们抽刀,船上又跑下来数人,皆穿着青色袍子,纷纷聚拢到那身影周围,似乎在嘀咕什么。

  卢庆锡眉头微皱,轻轻抬手。

  众兵得令,阔步向前奔去,甲胄摩擦,冰面上沉沉的脚步声响起。

  穿青袍的伶人们听到动静,即刻转过身,便见寒光一过、威严森森。

  ——他们已被刺刀包围。

  “你、你们是官差?”伶人们伏在冰面上,冻得颤抖不止。

  卢庆锡眉头微蹙,阔步走向前,没过几步,便闻着浓重的酒气,从船上掉下来的那人面色驼红,身上的绯色锦衣华贵无比。

  他刚要问话,只听得包围内一个伶人高喊。

  “都让开,这是钦差大人!”

  卫所众人一惊,只见那满身酒气的人狼狈地坐在冰面上,一条胳膊撞得流血不止,目光仍是迷离。

  卢庆锡快步上前,扯下他腰间的令牌,打眼一看,“是臬司衙门。”

  身后众官兵反应过来,连忙上前搬人,快步往岸上奔去,穿青袍的伶人纷纷起身,跟在了后头。

  冰面上步履匆匆,卢庆锡立在原地,望向一边的官船。

  巨大的船身微微倾向一侧,这样的斜坡并非站不住人,可那钦差大抵是醉了酒,又正好站在倾斜角度最大的船头,一时没有站稳,才掉下来。

  他绕着船身,从前走到后,目光一直落在船与冰面交接处,走到中后段,脚步登时一顿。

  只见船底那嵌了金属的冰刀断折了一半,留下一道深深的裂痕。

  ……

  天光大亮,凉风飒然而至。

  黄葭坐在二楼长廊下,西望山色,皑皑成雪。

  她凝神看着,面上阴晴不定。

  “黄船工,臬司衙门的人请你去一趟。”士卒前来通报。

  黄葭眉头微蹙,心下犹疑,却很快起身,跟着他向外走去。

  今日没有下雪,但昨夜天寒,今晨路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车驾碾着坚冰向前,车轱辘转得很快。

  不一会儿就到了臬司衙门,黄葭跟书办过了二门,只见正对的大堂点了蜡烛。

  灯火荧荧,照彻一片。

  这灯色太亮,亮得让人心中恍惚。

  黄葭走进来时,堂中东西两边之人相对而坐,皆是一脸的凝重,她看了看,这四周位子满座,没有留给她的。

  主座上的人穿着一身绯袍,大抵是巡抚、巡按一级的官员,他翻动着纸页,目光不曾看她。

  知府程隆坐在他左手边,后面依次坐着臬司衙门的官吏。右边坐着几个卫所的将官,陈九韶坐在第一位。

  人到得很齐,浙江船厂的人也来了,康厂官、何埙,还有另外两名船工首,一同坐在卫所将官的后排。

  堂外,细柳摇曳,枝叶沙沙颤动。

  四下静极了。

  黄葭立在堂下,澄黄色的衣摆,严整的衣襟,冷风吹得她腰间的鲁班尺低低呼鸣。

  漏下一刻,一名书办走进来,捧着一摞图纸,呈递到主座的案头。

  黄葭轻轻扫了一眼,仿佛是官船的图纸。

  主座上的人拿起来看了几眼,又放下,他微微抬眸,目光触及堂下之人时,登时滞了一瞬。

  “罪犯黄隽白,见到本官,为何不拜?”

  这语气冷硬,听得众人不由悚然。

  黄葭微微一怔,才知此人就是浙江巡抚江朝宗。

  她伏低身子,拱手一拜,寒风灌了满袖,“中丞,草民不知所犯何罪?”

  江朝宗微微挑眉,见她目光沉毅,未有退缩之意。

  他一拍惊堂木,不由加重语气,“你才疏学浅,名过于实,赵御史对你委以重任,你却毫无奉公勤谨之心,口出怨言,懒怠松懈,所筑船底冰刃承重不足,致使御史钦差遭遇不测,身负重伤!”

  黄葭猛地一怔,又很快冷静下来,她勘察过官船承重、西湖历年雪船造册,所造冰刃不能算尽善尽美,却也不至于出大的问题。

  况且在船舶本身无隐患之时,即便船底那几尺冰刃断裂,也不至于翻船。

  她深吸一口气,蓦地上前一步,“敢问中丞,赵御史当时是怎么受的伤?”

  江朝宗阴了脸,却沉默不语。

  据那几个伶人所言,赵世卿当夜欣喜不已,带着他们自玉井楼上车,一路奔至西湖,声势浩大地上了官船。

  因为喝了酒,一时放浪形骸,他裹着袍子往船头扑去,伶人们在后面追着,只听得“砰”的一声,船头一个身影陡然坠落。

  这样荒唐的事,哪怕是为了朝廷的颜面,江巡抚也决不会往外说。

  堂中倏尔寂静,众人的目光开始打转。

  黄葭看着江巡抚的脸,又道:“冰刃这东西,本就极难把握,每年气候不一,入冬之后冷热也不同,冰刃长久与冰面相触,沾水冻裂是说不准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