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胡女浮沉录_青溪客【完结】(157)

  薛嵩感到一点恐慌。面前的废墟让他越发恐慌。

  就像这些杂草吞噬宫室,就像这些尘灰和雨雪侵蚀楼台。

  那种疲惫,也会吞没她……吞没他们……吗?

  吞没他们在燕山下纵马的时光,吞没旧日的好景、来日的期盼。

  “何六,你告诉我。”他急急地说,“他们两个人之间,倘若只能有一个人建立功业……你希望是谁?”

  狸奴倒退了一步,拧着眉头,瞪着他。

  薛嵩吸了口气,又道:“你告诉我。”

  河北和长安,边疆和腹地,武将和文士,“异族”和“汉人”——

  “为辅。”她说,“我希望是为辅。”

  “为何是他?”

  “你说的是‘建立功业’。”狸奴道。

  薛嵩等着她继续说。

  “武人征战沙场,开疆辟土,是建立功业。诸侯各自占据一片土地,使百姓安乐,使五谷丰熟,使城池牢固,也是建立功业。若是来日的河北,终究会走到谁也不肯服从谁的境地。那么我希望,他可以一直据有常山郡。他的心力,我已经看到了,常山的民众和滹沱河的水也看到了。”

  “可是,杨……”

  “杨郎是一个做官的人。他所适宜的,不是做‘诸侯’,而是……”她的目光扫过城墙的台阶,“像登上这城阶一般,在大明宫的朝堂上,在那张网中,一步一步向上,再向上。只要登到高处,他也能做事,为皇帝、为百姓。人在那张网中做事,能修,也能补,却不能‘建’,也不能‘立’。但杨郎天生就是那张网中的人。”

  阳光逐渐变烈。狸奴又戴上了帷帽。

  隔着细密的轻纱,薛嵩凝望她平静的面容,忽然道:“据说曹操从匈奴人手中赎回蔡文姬之后,在铜雀台上召见她。”

  “哦?”

  “不过,蔡文姬虽然回了汉地,可她和匈奴左贤王生的两个儿子,仍旧留在匈奴。”

  狸奴听过此事,摇头道:“他们的父亲是匈奴人,纵使他们随母亲到了汉地,多半也过得不好。再说,蔡文姬生下他们,并非自愿。若是她回到这边,还日日对着那两个孩儿。万一那两个孩儿生得又像他们的父亲……她难免常常记起那几年的境遇。”

  “那你希望你的孩儿像谁?”薛嵩又问。

  “我的孩儿?”狸奴失笑,“你这是甚么话?我的孩儿,自然像我就够了!”

  “我是说,假如……假如你只能给一个男子生孩儿,你希望那个男子是谁?”

  狸奴没有说话。她似乎稍稍低了低头,因为她帷帽的帽檐向下低了一二寸。又是一阵松风从西边吹来,她按住帽纱,转过身,大步走向站在数丈外的两名亲兵,向他们讨要水囊:“封五郎!我要喝水。”

  喝完了水,狸奴蓦然瞥见身旁那半间宫室的壁上隐约有字迹。她凑过去,看了几眼,连忙招呼薛嵩:“这是郑愔题的诗!你快来瞧。”

  “郑愔?”

  “他是河北沧州人,本来姓鄚,后来冒姓了郑,自称荥阳郑氏。长安的贵人都叫他‘鄚郑’,又说郑愔依附谁,谁就会死,来俊臣、张易之、韦皇后都吃了他的亏。”狸奴冲薛嵩眨了眨眼睛,“他阿妹郑氏夫人,是崔圆的母亲。”

  崔圆如今是唐廷重臣,薛嵩当然知道他。去年大唐天子李隆基仓惶逃到蜀地时,崔圆是剑南节度副使,又和房琯、韦见素等人共受玄宗之命,北上辅佐新帝李亨。

  薛嵩听到“鄚郑”二字,忍不住笑了:“你在长安时听说的?”

  “是。他阿妹死的时候,广平王妃前往吊祭,我当时恰好在旁边。广平王妃是崔氏族人,晓得这些事情,说话又全无顾忌,崔家人窘迫极了。”狸奴笑道,又仔细瞧那壁上的诗句,“日斜……漳……浦……看不清了,风……起邺台……玉座平生晚,金……看不清了,看不清了。”

  他们这日下午从临漳县到了滏阳县,这一夜便宿在滏阳。滏阳在相州治内,县令待薛嵩甚是殷勤,又增派二十人跟随。他们第二日到鼓山时已近中午,薛嵩吩咐道:“据说山路既长又狭,不易攀援,这么多人一同上山,反而不便。你们留在山下,我和何六娘二人上去。”

  “那某等呢?张将军曾经有命,不准某等远离何六娘,免得她意外受伤。”封玉山道。

  他和另外那名同袍不是薛嵩的亲兵,而是常山郡的人,是以有此一问。薛嵩从自己的亲兵手中接过装着水囊和食物的包裹,随意道:“张兄素来谨慎……那你们跟着罢,离得远一些。”

  鼓山和滏山一在北,一在南,遥遥相对,两山上皆有石窟,北边的鼓山石窟是高齐时的文宣帝高洋下令开凿,南边的滏山石窟则是丞相高阿那肱出资凿就,窟中造像不若前者宏大精巧,因此他们先来鼓山。

  山行虽难,但狸奴和薛嵩皆是身手敏捷的武人,并不觉得费力。狸奴见薛嵩今日频频落后,步伐似比平日缓慢,不由取笑道:“莫非你年纪大了?把包裹给我罢。”

  薛嵩“呸”了一声,加快脚步。

  近两刻钟后,他们到了山腰。鼓山是太行山的余脉,因而石窟坐东面西,几座大窟由北向南排开,薛嵩引狸奴到了最北的一座大窟前。两人站在窟边,衣角不断为洞中的清凉之气荡起。窟中时有野鸟飞出飞进,绕着中心塔柱与佛龛展翼盘旋,鸟鸣声便一直在幽深的洞中回荡,嘹亮悠长。待鸟鸣稍歇,薛嵩才道:“听说高齐的神武帝高欢,死后的骨殖也葬在这窟中。滏阳世代传言,当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开凿石窟,正是为了偷偷将他父亲葬在此处。”中心塔柱的南、北、西三侧开龛,每龛皆有一佛二菩萨,佛像上方又各有四座小龛。薛嵩抬手一指塔柱南侧的小龛:“第三个小龛中可容一人躺卧,老人们说那是高欢埋骨的所在。”

  “是么?”狸奴瞥见了佛像背后大片雕琢精细的蓝色背光,来了兴致,举步就要进窟,却被薛嵩拦住。他伸出右臂挡在她身前,神情淡漠:“这一窟是鼓山最美的一窟,河北二十四郡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了。进去之前,我有一句话问你。”

  “你这几日怎么了?”狸奴烦躁起来,去推他的手臂,“薛四,你这副模样,我有些害——”

  薛嵩略略收手,给她看他负着的小包裹:“这里有文书,有衣裳和钱,够你平安到长安。长安以西的路,你得自己想法子。你……”他的面色依旧平淡,声气也没有一丝波动,唯有双眼直直盯着她的眼睛,“要不要去寻他?”

  第132章 (132)至德二载六月六日 (鼓山石窟) 六月七日 (常山郡署)

  鸟雀兀自叫噪,回声不绝。

  狸奴一时感到晕眩。她退后半尺,眼里带了些戒备:“为甚么?”

  “你走后,若是不再回来,我替你奉养你的母亲。”薛嵩不回答她的疑问。

  狸奴伸手握住薛嵩的手腕,回视他的双眼:“我不去。”

  她的语声里蕴了一点颤抖的哀意,吐字却十分清朗。她的手心有汗,微微发凉。

  “这一回和平时不同,你只能独自上路,我没法叫我的人护送你。他们是你我的同乡儿郎,我不能让他们去唐军那边送死。”薛嵩又道。

  狸奴猛地摔开他的手。

  “你听不懂汉话吗!我说了我不去!你为……”

  因为我觉得你有点可怜——比我们更可怜。薛嵩木然想着那一夜的那一小堆灰烬,摇了摇头。或许,他也未能察觉自己在摇头:“何六,我们男人有时反而不及女人自在,尤其此时此世……他不能来寻你,我怪他,但你别怪他。”

  “你当日关心为辅,今日却又为他说话了。”她冷冷道。

  薛嵩没有辩解:“你年纪不大,身子也好了,经得起‘千里驱驰’。你若甘愿为他驱驰,就去罢。”

  “我经常记起,凝碧池那一日,为辅亲手杀死了雷兄。他举动很快,很利落……他在长安时,常和雷兄一起寻访新的乐曲。”她的蓝眼睛里迸出几滴泪水。她举袖去擦,却不发出哭声:“是,这个时世,谁没有憾事。我那点憾事,和小时候做的梦又有多大分别。那一点点的不如意处,实在……我可以不在乎。”

  洞窟中的野鸟也安静了。

  薛嵩并不出言安慰,只是递给她一块帕子。他的神色几乎堪称冷漠。

  窟中步履声轻响,有人从中心塔柱后转了出来:“何六娘要走的话,某来护送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