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胡女浮沉录_青溪客【完结】(177)

  但她愿意接纳他的丑恶和渴望。她也不大清楚,她是从几时起,看到了他的这一副面孔,却仍然乐意接纳。

  “你在想甚么?”

  “我在想……”狸奴摇头道,“你们各有所求,我却好像一无所求。”

  杨炎稍稍勒马,让坐骑离她的坐骑更近,伸出手臂,抚了抚她的后背。隔着袍子,他仍旧能触到她脊背的纤瘦与挺拔。

  “我只求,世上的人……再也不要打仗了。求了也没用,但我还是想求。”

  他们在太原见到了太原少尹王缙。

  正月里安禄山才死的时候,安庆绪就命令围攻太原的四路叛军退兵。如今太原周围并无叛军兵马,唐军巡防极严,二人从城下经过时,受了半日的盘问,又被唐军士卒带到王缙处。

  “你们二位过了太原,到井陉口就只有四百里了。”王缙看过了他们的文书和铁券,叫亲兵端来热酪和果子。

  他年近六十,鬓发斑白,但举止之间风仪绝佳,没有半点老态,倒令狸奴忆起他那位兄长王维。她在洛阳时,也在被俘的唐廷官员中寻找过几回,却没见到王给事和那位姊姊。凝碧池宫宴过后她去了上党,回来又被囚禁宫中,就更加没有机会寻他们了,此时面对王缙,不由得潜怀歉疚。

  杨炎吃了一小块花糕,问道:“请问少尹,近来上党那边形势如何?”

  王缙晓得他做过程千里的判官,闻言垂眸道:“程将军他……”

  “他怎么了?”狸奴在坐裀上向前探了探身。

  “他十几日前为蔡希德所获,缚送洛阳。”王缙缓声道。

  狸奴的手指捏紧了坐裀。

  “程将军被俘时,向城上大呼:‘宁可失帅,不可失城!’蔡希德数度攻城,果然一直没有攻破上党,便收兵离去。”王缙扫了狸奴一眼,“小娘子不必过于哀伤。程将军恪尽职守,虽不幸被俘,然而上党城至今未破,程将军亦足以自矜。”

  “妾……”狸奴伸袖擦脸,“程将军有恩于妾,妾……”

  杨炎端起那盏洁白的酪,又慢慢放下:“既然上党之围已解,某不如先到上党,取道羊肠坂出太行,由安阳入河北。”

  “安阳?”

  王缙和狸奴俱是一诧。王缙道:“杨郎从太原向南到上党,再从安阳北上常山,岂非舍近求远?”

  杨炎起身,向王缙拱手:“某在安阳有一些私事未了。”

  王缙虽不知前事,却也明白杨炎身为唐廷使者,到常山后便是生死难料,他有意先行了结私事,实属自然。王缙不再深问,只微笑道:“我还有一事请教杨郎。杨郎从关中来,可曾听说我阿兄的消息?我阿兄应当在洛阳,杨郎多半并不知晓,但我记挂兄长……”

  “去年洛阳凝碧池上,乐工雷海青痛斥安禄山,以身殉国。王给事为此事口占绝句一首,绝句传唱到凤翔,陛下似乎也已听闻。”

  杨炎将那首绝句诵了一遍。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王缙跟着重复了一回,低声笑了:“阿兄……真是老了。”

  两人出了太原尹的官署,狸奴一叠声问道:“我们去安阳做甚么?见薛四吗?你想请薛四帮我们说服为辅吗?也不是不成,但他……”

  “不是。”杨炎举目,遥望秋空中一行南飞的大雁,“我想去拜见你的母亲。”

  第150章 (150)至德二载九月二日至九月二十五日 (中)

  “好。”她也伸长了脖子,看着那行大雁。

  它们彻底遁入汾河上方的云影里。她忽然说:“我不该这么说,但……程将军为大燕所擒,使我越发觉得,求为辅开井陉、归大唐,或许……真是正道。”

  她其实从不认为,开井陉路、投降唐廷,就能安定河北,就能使连同河北民众在内的天下人一例免于征伐的苦难。邺城已没有了,河北是边地。自古以来,没有哪一片边地能够真正免于苦难;就连处在腹心之地的中原民众,也不过勉强多偷得一些太平岁月,可……

  可太平岁月,就不是苦的吗?

  纵使邺城还在,纵使河北还有一座都城……

  河北的民众,就不再苦了吗?

  她时常陷入这种无谓的、哀绝的思绪里。但此时此刻,程千里一个人的苦难——曾经施恩于她的人的苦难——反而令她于哀绝中寻到一丝俨然可以唤作勇气的情感。长久的安稳绝不会有,但哪怕仅仅五年十年的太平时光,也已经足够珍贵,值得他们为之抛洒心血。

  她想,这一趟回常山,不应该只是为了说服为辅,进而取悦大唐皇帝,请他对杨郎和杨郎的父亲手下留情。她该做的,是请求为辅,与他们共同想一个法子,求得河北和中原五年十年的安宁。

  太原到上党四百五十里,上党经壶关出羊肠坂又有二百里。杨炎既打算舍近求远,二人便加急赶路。杨炎知道,狸奴去年腊月离开上党时,走的正是羊肠坂这条路。他迎着萧瑟秋风,暗自推想她当日在大雪里孤身出山的情景,心情不胜酸楚,却一句话也没说,只偶尔在歇脚投宿时,摸一摸她的头发。所幸这一路甚是平顺,他们并未遇险,出了羊肠坂,他们终于踏入河北地界。

  谷口设有马铺,以作游奕、巡警之用。巡警的士卒仍是狸奴去年见过的那几名,为首的校尉现已晓得何六娘是薛嵩的故旧,是故没有搜检她和杨炎的行囊,将他们留在马铺,又命一名士卒入城报与薛嵩。

  ——薛嵩当真从未料到,狸奴竟然还会回到河北。

  但亲兵说到另有一名男子同来时,薛嵩立时猜到了五六成。他坐回几案后,面色不改,问道:“牛将军今日仍在汤阴,没有回安阳么?”

  “是。”

  薛嵩心下稍安,吩咐两名亲兵:“你们去城西,好生将我那两名友人接回来。要快。”

  他独自坐在堂中,微垂着眼,觑着门边地上的阴影,久久出神。

  正堂的门开了,炫目的阳光从门外倾泻而入。一窈窕、一清颀的两个身影,在阳光中进了门:“薛四——”

  “你们来了?”薛嵩起身,走了数步,迎到那个清颀身影面前。他来回扫视杨炎的脸庞,点了点头,手腕骤一用力,掣出鞘里的佩刀,刀尖由下而上,直指杨炎的胸口!

  “薛四!”狸奴又叫了起来,奔过去抓住他的手臂。

  薛嵩拿惯了刀,杀惯了人,手臂虽被她双手握着,依旧稳如磐石。狸奴不敢再动,生怕推撞之下刀尖刺进杨炎身体。她缩回了手,指尖兀自虚虚搭在他黑色锦袍的袖缘:“薛四……”

  “你不止一回陷她于险境,如今还把她送回险地。”河北对于往日的何六不是险地,但她和唐廷的人一起回来,河北便成了全天下最凶险的所在。薛嵩咬着牙,压低了声音:“我就没见过比你更没用的男人。”

  杨炎笑了笑,并不看那刀锋,直视薛嵩双眼:“我晓得,我这一回又陷她于险地,也陷薛郎于险地。薛郎要杀我,我自当就戮。但我求薛郎,准我见一见何六的母亲。”

  薛嵩没有收刀。

  “你将我阿娘接来了,是不是?”狸奴轻轻捏了捏薛嵩的手臂,“让他见一面……也让我见一面。”

  “何六,你知道不知道你有多么愚蠢?”

  “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她低下头,小声说。

  薛嵩不再看她,对杨炎道:“你们带的是给谁的恩命?”

  “常山郡的那位张兄。”杨炎答道。

  “没有幽州么?”

  “没有。”杨炎摇头,“陛下大概觉得,劝降史思明,比说服那位张兄更难。”

  史思明一旦投降,唐廷便几乎再无后顾之忧,皇帝当然没有不愿意的道理。但史思明兵精粮足,正有取安庆绪而代之的心思,且幽州地连朔漠,原是可进可退,他眼下委实还不必考虑归降唐廷。常山郡兵马比幽州少,却能扼控由河东到河北最重要的井陉道,打开一个常山郡,便可撬动整个河北,到时史思明若不归顺,多半就只能退到塞外,是以杨炎这样说也不算错。他见薛嵩不语,温然道:“薛郎也有继承薛都督遗志,重做唐廷功臣的念头吗?”

  “你别提我祖父。”薛嵩的刀尖向前递了一分。

  杨炎稍稍举起双手:“薛郎有薛郎的苦衷,我不多问。倘若薛郎有意,不妨和牛廷玠将军谈一谈,如今……为时未晚。”

  他说到牛廷玠,薛嵩蓦然一惊。唐廷向长安进兵之事,他们早已知晓。但西边至今未有新的军书,也没有燕军失利的消息。牛廷玠的心思,他不得而知。他不能让何、杨二人留在此处,万一牛廷玠提前回城,二人恐有杀身之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