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胡女浮沉录_青溪客【完结】(197)

  颜杲卿、袁履谦的骨殖,从洛阳回到了他们各自的祖茔。上皇被迫迁居西内,刑部尚书颜真卿率领百官上奏表,求问上皇起居的境况,竟被贬蓬州长史。高力士被流放巫州。

  这三年间的事,自然也不止这些。河陇、朔方的边军入朝靖难,致使河西守备空虚,许多州县就此沦入吐蕃。杨炎在凤翔隐约听到西边的战事,虽然悬心,却也只能祈盼安氏和狸奴无恙。

  史思明残酷嗜杀,见长子史朝义性情谦谨温厚,深得士卒爱戴,不免厌弃,数次有意杀了这个长子,以史朝清为嗣。史朝义无奈,只得囚禁父亲。部将们又恐生变,索性缢死了史思明。史朝义在洛阳即位后,派人回幽州杀了史朝清及其母亲辛氏。

  这道消息传到了关中。杨炎听了,心想:“史朝义僭号固然可鄙,但倘若何六得知史朝清死了,她必定十分开心。”扬声嘱咐家仆,“今晚将岑兄从虢州寄来的酒取出来,为我备一壶。”他去年就已除下丧服,近来也常常食荤,只是很少饮酒。他不清楚狸奴还有多久回来,便拟替她小酌一盏。

  五月里的凤翔暑气已深。春花凋尽,仅余一丛木槿婵娟阶侧,如玉如练,幽芳侵袂。杨炎命家仆移了一张榻到庭前,侧卧在槐树影中。他用扇子覆着脸,睡意渐生,偶尔听见断续的虫声,和地黄粥在远处的一两声嚎叫。朦胧之中,仿佛有人在身边嬉笑道:“凤翔真是潮热,我一回来就后悔了。”

  “那你就不要回来啊。”杨炎在半睡半醒间还嘴,继而猛然坐起,扇子也被他丢到一边的地上。

  “听说党项入侵,已经到了宝鸡,离凤翔这么近了,我可得回来护着你。”

  她笑吟吟地站在他面前,脸色晒得泛红。杨炎下了榻,从头到脚看了她半日,又绕到她身后看了一回。她也跟着转过身,满脸狐疑。杨炎摇头道:“我都不知道我是太久没见你了,还是……你当真长高了一些。”

  狸奴既惊且笑:“我走的时候也二十二了,哪里还……”想了想又摸头,“不过,河西安西那边吃肉喝酪,比中原这边多,或许……”

  “是,我瞧你脸上,总算多了一点肉了。”杨炎感慨不已,话里话外简直宛如一个惟恐小女儿体弱夭折的父亲。

  “我瘦与不瘦,力气都大得很……不管了,有一件事我可一直记得要问你呢!”狸奴踢掉鞋子跳到榻上,在槐树影里居高临下,龇牙瞪他。

  “甚么事?”

  地黄粥听到狸奴的声音,奔了出来,也跃到榻上,不停蹭她的腿。狸奴抱起猫,狠狠挼揉了它近一刻钟。直到它不耐烦了,竭力挣脱她的手,跳下了榻,却又不走,蹲在地上望着她。狸奴这才拾起方才的话头:“当年哥舒将军受朝廷诏令,封焉支山神为宁济公,在神祠立碑。那篇碑文是你撰写的……你只告诉我去焉支山,怎么没告诉我那碑文是你写的?我若不是在神祠绕了一遭,多半就错过了!”

  “哦……那个啊。”杨炎打了个呵欠,“我预备等到你回来,考问你一通。倘若你没有瞧见那座碑石,或是见到了碑,却没察觉碑文是我写的,我就闹将起来,发作一回,说你不将我放在眼里,才没瞧见我的笔墨。”

  “呵……”狸奴哑然,半晌才从喉间憋出一个气音。

  杨炎又摇头:“世事无常,唯有你不同。你啊,是这世间难得的‘恒常’。我见了你,心中便觉安乐。”

  “……是么?”狸奴挠了挠头,垂下了脸,耳朵一点点红了。

  ——时隔三年方始重见,就算是成婚多年的夫妇,也难免暗生羞赧。何况他们往日相聚的时光,本来也短暂非常。

  “是。你不论过了多少年,永远是这样傻。这世间没有比你更配得上‘恒常’二字的了。”

  “杨、公、南!”

  狸奴扬手就要打他,被才进院门的安氏觑见。安氏忙喝住她:“你怎么能打人!”她情急之下,说的是胡语。

  杨炎整理衣衫,敛容行礼。他虽不解胡语,也大致猜得到安氏的意思,当即笑道:“阿姨不必惊诧,何六惯常如此。”

  “唉,这孩子……”安氏顿足道。

  她当日确实没料到,杨炎竟当真肯让女儿陪自己远游三载,重走河西之路。她重见了瓜州故土的风物,又由女儿陪着,去了狸奴生父殒身的青海一带,拜祭了一番,虽然依旧伤怀,却也终究填上了当日的遗憾。安氏又和杨炎说了几句,便在仆婢服侍下,到后院暂歇。槐叶和槿花的草木清馨里,又只剩他们二人。

  “是了,封五郎呢?”杨炎忽地想起。

  狸奴“唉”了一声:“他……他留在河西了。他说,他很喜欢河西,那边的风俗,那边的吐蕃人胡人党项人……他都喜欢。他还说,他觉得河西安西的人,比中原的人……比中原的人快活。我见他是真心想要留在那里,就没有劝他。”

  杨炎默然片刻,才道:“他的话有理。我早就和张兄说过,以后封五郎必定比我们都快活。”

  “杨公南。”狸奴收拾心情,阴恻恻道,“方才的事,我可还没忘。”

  杨炎斜她一眼:“知道了,知道了。不过……”他俯身拾起扇子,扇了几下,带起一股槐叶的清冷气息,“你不是叫我‘杨公南’,就是叫我‘杨郎’。你不打算换一个称谓么?”

  “嗯……换成甚么呢?”

  她略略侧过脸,嫣然一笑。

  第167章 (167)宝应二年闰正月十九日 ?~ (上)

  宝应元年四月,上皇李隆基和皇帝李亨相继崩逝,而河北的战事一直未平。

  数年之间,有无数人死去,又有许多新生的孩儿来到世间。

  张忠志有了二子三女。除了为他生下长子的述里之外,他又纳了一名姓郑的女子,也纳了张阿劳向他提过的那位前汲县令王谦的孙女。当年他在大营中留意的那名叫许崇俊的兵士,果然升迁极快。张忠志曾指着王氏生的女儿,打趣说只要许崇俊不犯大错,来日就将女儿嫁给许家儿子。至于述里所出的次女,则早早定给了薛嵩的长子薛平。

  张忠志已据有恒、赵、深定、易五州之地,有精骑五千、步卒五万,雄冠河朔诸将。直到邻近的各州一时再无可图者,他才终于再次归降大唐朝廷。薛嵩以相、卫、邢、洺四州归顺。大唐朝廷以张忠志检校礼部尚书、恒州刺史,封赵国公,名其军曰“成德”,拜节度使,赐姓李,并赐名宝臣。

  宝应二年正月,史朝义败走幽州范阳县,旧部李抱忠闭门不纳。史朝义涕泣奔走良乡,拜谒父亲史思明的坟墓,打算北奔奚、契丹部落。大将李怀仙已投降唐廷,带兵追逐史朝义,史朝义无路可走,自缢林间,头颅被李怀仙割下,送到京师。

  闰正月十九日,新帝李豫发下诏书,以李宝臣检校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恒州刺史,封清河郡王,充成德军节度使;薛嵩检校刑部尚书、相州刺史、相卫等州节度使;李怀仙检校兵部尚书、兼侍中,封武威郡王,充幽州节度使;田承嗣检校户部尚书、魏州刺史,封雁门郡王,充魏博等州都防御使。

  诏书是今日才发的,但杨炎丧期满后起复为司勋员外郎,专掌官员勋级,早已得知这番恩命。他告诉狸奴的时候,她没有多少悲或喜,只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她自然能够料到,张忠志这些年来夺取其余四州的手段,与当日史思明对他用过的手段,不会有任何分别。她甚至不怀疑,倘若换了他是李怀仙,他恐怕也会割下史大郎的头颅,物尽其用。当年尚且会为她和杨炎所动的他,显然已在连年的磋磨之中,彻底明白了一个人该如何自保。也因此,他今日得到的恩命,是河北诸将中最高的——当然,比五年前她和杨炎拼尽全力为他拿到的,也要高出很多倍。

  他是清河郡王、成德节帅了。她好像应当为他高兴。可她只是忍不住想,他竟又改了一次姓。

  而薛嵩……

  朝廷官员不得与边将交通,她身为朝官的妻子,很难和他通信。她不知他的心境,唯有希冀他平安康健而已。她想,他往后不必担心愧对祖父薛仁贵了。

  这是唯一可以令她略略开心的事。

  看弘业的脸,大约是另一件令她开心的事。

  说“大约”,是因为这孩子虽然好看,但实在半点也不像她。七个月大的孩子比刚出生时好看得多,总算不再受她嫌弃了。然而这孩子眼眸乌黑,肌肤则是和父亲一样的象牙白,她看来看去,常觉得这孩子的样貌全没有她的痕迹。况且,她素来体健,产育之苦也较旁人为轻,近来身子强壮一如昔日,但头脑又似乎比昔日还迟钝几分。她看着孩子,偶或一阵茫然,疑心那其实不是自己的孩子。杨炎含蓄道:“何六,你疑虑的,是男人才会疑虑的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