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胡女浮沉录_青溪客【完结】(21)

  此刻她眼前的这片地方,聚集的多是售卖海外奇珍、名贵衣料的店铺。西市再好的衣料,也及不上她身上的越地缭绫。但——

  “我多买一些花色,总会有他喜欢的颜色罢。”她想。

  崔妃买了十二匹绸子、五枚金钗、三支步摇,心满意足。她驱马走了一段,鼻端嗅到一股药香,不觉转头看了看。

  是个药肆。

  只是……那门口抱着一只猫、背对自己的红裙身影,怎么有些眼熟?崔妃皱了皱眉,勒住了马。

  “老丈,它眼睛流脓两天了,再不救治,就要死了!求你救它一命!”女郎不住恳求店主。店主老丈无奈斥道:“胡儿,你胡闹什么?我家的药是给人吃的,你让我救一只畜生?”

  “畜生的命就不是命么!还有,老丈你不能说‘胡闹’!凭什么‘闹’就是‘胡闹’?你瞧不起我们胡人!”

  “谁叫它前世不修,坠入畜生道呢?来生修德积福,托生好人家啊!胡人,哼,就是不及唐人!”

  “你……纵是它前世不修,干今生何事?我们胡人又做错了什么?再说,胡人汉人都是唐人!”女郎气得顿足。

  “怎么不相干?它要是托生成一匹马,能负重能拉车,那也值得救治。太仆寺里还有兽医,专门医马哩。猫和狗,啧啧,有什么用?”

  “烦请老丈为它清一清伤口,开一副药。我付三倍诊金。”女郎旁边一个清润的男声道。

  那男子背对着崔妃,崔妃只瞧见他一身淡蓝衣衫,背影挺拔,姿态清雅。

  店主老丈心道:“枉你生得好皮相,原来心智不全。”但三倍诊金之力重如泰山,他推拒不得,当下只道:“罢了罢了,我瞧一瞧。”从女郎手中接过那只橘黄色的猫,进屋去了。

  “还是公南兄你聪明!”女郎雀跃,搓了搓手,“地黄粥的诊金……我和你各出一半罢。”

  崔妃扑哧笑了。这只猫就叫“地黄粥”?它的毛色,果然像是时人在春日里常吃的地黄粥(1)。

  “无妨。你是女郎家,手上总要有一些钱才好。”男子道。

  “不不,除了咄陆的草料,我当真没什么要使钱的地方。”

  男子笑道:“就算你天生的好肌肤,省下了脂粉钱,难道你不喝酒吗?”

  “想喝酒时,就去祆祠里喝苏摩酒。雷兄——就是讳海青的那位——叫我为他通译,也常常给我买酒。我不必花酒钱。”女郎认真道,“不买脂粉,是因为我不懂怎么用。在幽州的时候,我偶尔学着旁人敷粉画眉,却画得丑陋,每一回薛四都要笑我:‘画成了鸠盘荼(2)!谁还要娶你!’我又不好总是打他,毕竟,我画得……委实……不好看……”

  “胡儿不识中原风气!哪个男人耐烦听这些琐碎?”崔妃在心里嘲笑。此时那男子转过脸,她忽觉眼前一亮。饶是她看惯了李家男子的好容貌,也不由得暗赞这男子清俊之气、英拔之姿集于一身,虽然穿着文士的襕衫,却像是到过边陲战场的。

  但凡门庭高贵的人,无论男女都识得同类的气息,崔妃也不例外。她看得出,男子年纪和李俶相仿,应当不到三十,通身气派绝非出于蓬门小户。她暗暗好奇男子是哪一姓的子弟,却听男子问道:“那你为何不叫妆肆里的娘子们教你?你买了她们的脂粉,她们定然愿意教的。”

  他竟听了这小胡女的琐碎话语,还给她出主意?崔妃又惊又笑。

  女郎垂头:“不成。我蠢笨极了,敷粉、画眉、点唇、斜红、额黄……那么多的手法,我总是记不得。”

  男子望着她的脸,思索道:“你敷粉、点唇都可以省了,只是肌肤太白,不妨画一抹斜红。”

  “或者连斜红也不必画。只要射箭练武、出城走马,活动一番,脸色天然泛红,岂不是更加俭省?省下钱来,还可以吃酒。”她越想越惊叹自己机智,连连傻笑。

  男子也不禁笑了:“正是。不过,你不必省钱了。”他拍了拍女郎的头,“以后你想吃酒,只管寻我。”

  “嗯?”

  “我在河西军中,见惯了酒后疯迷无赖的兵卒,深知如何对付他们。你本来就傻,气力又大,若是喝醉了酒,寻常人不能制服你,还得我来。”

  “杨公南!你当真敢和我比气力?我叫你有来无回……”

  这时药肆老丈抱着猫出了门,两人连忙查看猫的伤势。崔妃跳下马,将马缰丢给家仆,径直上前,叫道:“小胡女!”女郎闻声回头,瞬间骇惧万分:“王王王妃,我我我今日的裙子可可可没绣蔷蔷蔷薇。”

  男子见状,踏前半步,不经意似的将女郎挡在身后,拱手道:“王妃好在?”

  ?

  (1)白居易《春寒》:“苏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岂惟厌馋口,亦可调病腹。”在唐人眼中,地黄粥似有养生作用。见(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第30卷 ,第206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鸠盘荼来自梵语,指啖人精气的鬼。唐人也有用这个词指代丑陋妇女的,如《太平广记·诙谐(四)》引《御史台记》:“年老面皱,如鸠盘荼鬼,岂有人不怕鬼耶。以此怕妇,亦何怪焉。”见《太平广记》第248卷 ,第1924-1925页。

  第17章 (17)如日之升 则曰大明 (三)

  崔妃瞥见他的举动,越发相信自己的推断,随口问他:“你是谁?你在哪里任职?”

  “下官杨炎,字公南,扶风雍县人,现在河西节度使幕中做掌书记。”

  崔妃“嗯”了一声,冲狸奴叫道:“小胡女,你那日驯服惊马,救了我一命。你大可放心,我不再打你了。你过来。”

  狸奴咽了口唾沫,对杨炎点了点头,一步一步挪了出来:“王妃有什么事?”

  崔妃将她拉到一边,轻声问道:“我听说胡女都有媚术,你究竟用了什么法子,让这个杨炎这般喜欢你?”

  “喜……欢?”

  “嗯。”

  “我没有什么特异的法子。”狸奴疑惑道。

  “你不想说?”崔妃挑眉。

  “不不,王王王妃,”狸奴吓得再度口吃,“我不敢欺瞒王妃。我不必做什么事,就有很多人喜欢我哩。”

  “很多人?”

  狸奴掰手指计数:“阿娘、薛四、契苾姊姊、幽州铜马坊李家饼肆的李老丈、长安崇化坊贩卖瓜果的秦七娘子……”

  “你!”崔妃抬手就要打她,总算没忘方才的允诺,强自克制,“你是当真蠢笨,还是故作姿态,对我胡白?”

  狸奴委屈,嘟着嘴反驳:“我没有胡白。”“胡白”二字,固然有瞧不起胡人的意思,但她可不敢纠正王妃的言语。崔妃压着火气,诱导道:“男子爱慕女子,和你阿娘喜欢你、女郎家喜欢你,是不一样的。”

  “是么?”狸奴狐疑,扫了一眼杨炎。他左手抱猫,右手拿着一包药,凝眸看着她。

  午后天热,蚊蝇四处飞动,嗡嗡声令人烦乱。如今还未到盛夏,可她来自幽州,比关中的人更不耐暑气,时常感到焦渴烦躁。可是……可是他在,就不一样了。

  他立在那里,衣袂动也没动,可她好像能嗅到他袖底挟着柑橘清香的微风。她不懂什么是芝兰玉树,她只觉得,他立在那里,就好看极了。他是六月的晚风,是三更时的月,是井水里凉过的甜瓜和李子,可以消暑,可以解渴。

  解……渴?

  好热……

  她的肌肤太白,教日光照上一刻钟,两颊便会泛起浅红。她看着他,那层浅红逐渐加深,又悄悄蔓延开去,直到耳朵尖上。她的脸越来越热,只好将手背贴上脸颊。

  “如今你可知道了?”

  狸奴魂不守舍,并不作声。崔妃道:“我听说你们胡人才出生时,父母就在婴孩的口中放入石蜜,使孩儿长大后说话动听。想来,你们定然也有使男子喜欢上女子的秘术?厌胜之术就不要了。”那些术法是皇室的大忌,“方剂、丹砂、酒汁之类……有么?”

  汉人不常饮而胡人饮用的酒,确有一些:祆教祭祀常用苏摩酒,苏摩酒令人飘飘欲仙;安禄山宴客用过莨菪酒,莨菪酒令人神志不清……但这些酒都没有让男子爱慕女子的效用。狸奴刚要摇头,双眸对上崔妃眼中的光,那种热切的光芒让她怔了一怔。她未及深思,答道:“回王妃的话,昭武九姓在西域或许有什么秘术,但我没去过西域。我在幽州长大,实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