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胡女浮沉录_青溪客【完结】(99)

  “张令好定力,某自惭不及。”杨炎冷冷道。

  张复稍一皱眉,另取了一枚茶则,重新舀了茶末,投入二沸的水中,望着暂时平静下来的水面:“以年齿而论,杨郎的心性已经算得上坚毅了。”

  “从河北到长安,大唐朝廷通敌投敌的官员岂止一个两个。张令有此意向,也很寻常。毁去军粮,也是促使兵卒失去斗志的好法子,堪称釜底抽薪。遇上这事,是我数奇,毕竟我统管军粮军衣——我唯独想不通的是,这回的事情既然没成,张令怎么不杀了我?难道是以为我查不到你头上来?你能做下这些事,总不至于这般天真。”

  铫中的水第三次沸腾。张复提起熟盂,把方才贮放在盂中的二沸之水倾入铫中,止住沸势,熄灭炉火,在两只青釉茶碗中分别倒满了茶汤,将其中一只放在杨炎身前的案上。杨炎见他不答,不由勃然作色。张复做了个手势:“只有这两个茶碗了,我劝杨郎不要摔。”

  杨炎沉沉吐了一口气。

  “洪州的西山白露茶,杨郎尝一尝。”张复端起茶盏。见杨炎不喝,他便自饮了小半盏,直到杨炎快要按捺不住,他才缓缓说道:“我没有瞧不起杨郎的意思。典守粮仓的那个小吏与我之间的牵系虽然隐蔽,但以杨郎的才略,自然查得出来,我不曾存有侥幸之心。那两个河北兵卒是死士,但是这世间的事,只要做了就必定会有痕迹。我头脑愚钝,活了五十几年,只悟出了这一点道理。”

  “那么,张令留着我的性命,莫非是打算将这些事推到我身上?”

  “杨郎一直问,我为何不杀了你。我倒也想问杨郎……”张复又啜了一口茶,“倘若我想杀你,就一定能杀了你吗?你身边那个女郎,委实好身手。她若舍命相护,我不止杀不了你,还会失了先机。”

  杨炎的袍袖一动,随即顿住。

  “我还有一问:杨郎既然发觉我通敌,为何不径自报与程将军,而是来寻我质问?”

  “我这人素来自负,咽不下这口气。”杨炎拈起一块茶则碎片,对着阳光细看贝壳上的光彩。

  “哦?竟然不是因为担心程将军问你,你如何晓得河北话不分‘如’和‘儒’?”

  杨炎倏然长身而起,两步从案后转出,指间海贝碎片抵上张复颈侧血脉:“你究竟知道多少?”

  “杨郎不必这样急躁。”张复语气平静。

  碎片向外偏了一点,没有割进最粗的那根血管,却也划破了他的皮肤,杨炎的指尖顿时被鲜血润湿:“说!”

  张复叹道:“我确实想过,叫上你一起,杀了程将军,开门献城。但我不知你心意如何,所以……你猜中了,我打算一旦事情败露,就推到你身上。毕竟,为了叛军中那个胡女神魂颠倒的人,是你杨判官。你胆子太大了,到了今日,竟然还敢容留她。”

  “那你此刻的想法呢?”杨炎依旧没有松开手指。

  张复脸色发白,额上微微出汗:“我的想法没变。与其你我两败俱伤,不如一同献城投降。经了这回,程将军如今防范越发谨严了。他的事你比我清楚,你下手更便宜。”

  杨炎冷笑出声:“我是大唐朝廷的臣子,在程将军面前又一向得力,何必随你作乱?”

  “朝廷萎弱至此,还有什么可以指望的?况且你当真那样忠于大唐朝廷的话,怎么不宰了家中那匹胡马?”

  贝壳碎片猛然向下三分,深深刺进他的血肉,张复痛得一声惨叫。

  “她是人,不是马。”杨炎从齿间挤出几个字,“我打算娶她。”

  张复颤巍巍举起一只手,额间沁出大滴大滴的汗珠。杨炎终于挪开了手,掏出一块帕子,丢到他怀里:“你想投效大燕国,就不要再说出那种言语。袁履谦骂安禄山是羯奴,他的死法你也知道。”

  张复既怒又恨,用帕子按住颈上的伤口。杨炎又问:“能振英他们给了你多少时日?一旬?半月?他们的粮草多半也不够了,想必催得很急。”

  “是。”张复分得清轻重,强行压下心中愤恨,“只剩几日了。他们说,到时我还不能开城投降的话,就要强攻进来,打通太行陉道。那时他们可不听谁想归降,只管将城中的人杀干净,就像在陈留那样。”

  杨炎脸色一变:“他们当真这样说?占了上党之后,据此进兵太原也十分便利,何必全数杀死?”

  “我不清楚能振英的行事,但蔡希德……这个人和孙孝哲、阿史那承庆他们一样,杀虐成性,你总该听说过。到时你那个……你那个未婚妻子,也……”张复苦笑。

  杨炎垂眸不语,过了很久才咬着牙低声道:“我回去想一想。”

  “时日不多了。”

  “我知道。我……尽快。”杨炎闭了闭眼,匆忙向外走,不意撞上几案一角,案上茶盏晃了几晃,盏中已冷的茶汤溅了出来。张复按紧了帕子,望着他的背影,发出一个低低的嗤笑。

  天色尚早,但杨炎也没再去别的地方。他进了自家所在的坊,隐约听见某一户传来哭声,脚步不由得稍稍放缓。旁边恰有一名武候经过,见状以为杨炎有心过问,连忙向他施礼:“那妇人的丈夫是团结兵,三日前跟随那些人在府衙作乱,已经伏法。”

  所谓伏法,自是婉辞。那妇人的丈夫,也许就是死在他的刀下。杨炎并无异色,拍了拍那个武候的肩,自顾走了。

  第84章 (84)至德元载九月十五日至二十日 (一)

  九月十五日,杨炎早早从官署回了家。两人在院中一边炙梨,一边赏看月色,深夜才回房睡觉。次日的清晨,又一番荒唐之后,杨炎穿上外衣,拿起那只锦袋,放进怀里:“这个,暂借我一用。”

  狸奴蹙起眉。他稍稍俯身,摩挲她的发丝:“这两日,要委屈你暂往别处避一避。最安稳的地方,莫过于……”

  “出了什么事?”

  “一点小事。你不必担心,只消再过三日……”

  “那日乱成了那副模样,你差点丧命,程千里也差点丧命,你还说是一点小事?”狸奴猛然从榻上坐起。她没着衣衫,胸颈之间一段肌肤白得耀眼,上头隐约几点凌乱红痕,艳光逼人,冷意亦逼人。

  杨炎咽了口唾沫,没作声。狸奴又道:“那日的事,是因为有河北的死士混进营里,借机挑动团练兵作乱,是罢?你们这边有人知道了我是幽州来的,是也不是?”

  “如今的境况,还算不上危急,我……”

  狸奴披上衫子:“我是敬爱安将军的幽州人,你是大唐朝廷的臣子,这两件事从来没有变过,你知道,我也知道。一旦你们这边的人发觉了我的来历,我会有怎样的下场,你我也都清楚。我既然来寻你,就想过最坏的境况。在那五百里路上,我已经想过许多回了。到了眼下的地步,你反而忽然瞒我,又有什么好处?”

  她眸光清透,话语泰然。那种泰然简直令杨炎绝望,他苦笑起来,口不择言:“我瞒你,你不愿意,那么你就当真没有瞒我的事吗?我说要买两个侍女,你却不肯,究竟是为什么?”

  “我……”

  “你根本没打算长久与我同住,是不是?这几日,有些时候,你的身子分明已经不能……你却还……”他到底是读书知礼的人,没法轻易将床帏间的隐微情事宣之于口,“你至今也没放下那个念头,是不是?你仍旧想……你仍旧想怀上一个孩儿,带回幽州自己抚养。”

  “是。”她说。

  杨炎想要斥骂她,想要拂袖而去,然而最终只是疲惫地、近于恳求地,低声道:“不要这样。”

  “我不想误了你,也不想误了我自己。你有你的父亲,我也有我的母亲。没有更好的法子了,杨郎。”她伸手抚摸他的脸庞和鬓发。

  “我们……我们就不能试一试么?你将我看成什么了?一旦有了孩儿,他又不止是你一个人的,他也是我的孩儿,你凭什么将他带走?你又要让薛四郎来做他的父亲么?”

  “我怀的,我生的,怎么不是我一个人的?”

  “是,我知道,我知道在胡人突厥人的眼里,女子孤身抚养孩儿不是什么大事。但正是因为这些,汉人才觉得——”

  杨炎简直气坏了。世人说,丈夫以义,妇人以节,失了贞节的女子,往往行路艰难,若是不幸有孕,就益发艰难。前面那些时日,他一直拒绝她,正是这个缘故。可如今再看,这数夕欢情俨然对这个女郎未有分毫束缚,却令他一个男子陷入了一种似乎随时可以被抛舍的境地。果然,他听见她说道:“我只要不留在只有汉人的地方,就可以了。我回到幽州,那里汉人多,胡人也多,谁也不必瞧不起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