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沈如安的眼睛,不知为何觉得后背发凉。向后退了一步,不说话,眼神里带着本能的排斥。
竹娘适时上前一步,挡在姬云梵身前,温和开口:“小少主,这位是您表姑,沈如安小姐。”
姬云梵这才不情不愿地行了个礼,低声唤道:“见过表姑。”
说罢,便拉着竹娘的袖子,小声道:“我想回屋了。”
竹娘歉意一笑,对沈如安说道:“大公子今儿个去了祠堂,表小姐若想见他,往后院去应能见着。”
沈如安面上不动声色,缓缓点头,嘴角带着一抹端庄浅笑:“有劳了。”
待二人走远,她的笑意瞬间冷却,垂眸看向被小孩拉皱的裙摆,眼神一沉,转身欲走之时,低声骂了一句:
“小畜生。”
夜深风冷,月华如洗,万籁俱寂。
姬阳翻来覆去睡不着,闭眼之后,脑海中却是挥之不去的旧梦,那三年为质的光景,如噩梦般纠缠不休。
他梦见那年盛夏,西凉营中,烈日灼天,地面炙热如烙铁。
他赤着上身,被粗铁链锁着脖颈与手腕,浑身晒得通红,汗水与血痕交错。
他被押着在军营边缘的泥地上搬运原木,扛着粗重木梁,一步一顿地走过碎石与烫脚的地面。
烈阳正炽,耳中嗡嗡作响,唇干舌燥,喉咙仿佛生火。
每呼吸一次,胸腔都像在烧。身旁西凉军的哄笑声响成一片,有人端着一碗水,慢条斯理地走到他面前,在他面前举着,却猛地泼在地上。
“想喝?自己舔啊。”生后爆发出嘲笑的声音。
他没有动,只是垂着眼,低声喘息。那人又骂:“狗东西,装什么骨气?”
他抬眼,冷冷盯着对方,那一眼,宛如炽风里的冰刺。
下一瞬,一鞭抽来,带起血肉模糊。
他却咬牙不吭一声,只将木梁再往肩上扛了扛,身影在阳光下高挺如铁,不弯,不跪,不言一语。
他咬破了嘴唇,血和汗混着流下,却依旧一步不停地走完了一圈又一圈。
有人看不惯他的沉默,往他背上浇上热粥,滚烫黏腻,带着侮辱的意味。他只是站着,像一头受缚的狼,骨血里依旧藏着獠牙。
而高台之上,锦帐微拂,凉州诸将围坐饮酒,杯盘交错、笑语盈盈。
唯独姜怀策向他淡淡忘来一眼,仿佛他不过是营中一件无足轻重的牲力器具,甚至不配被认作一个活人。
那一刻他发誓,只要从这里活着出去,一定将这些折他辱他之人的头割下来祭奠,包括姜家的。
他在梦里忽然嘶声低吼一声,肩头抽动,冷汗浸透枕席。
梦醒,四下死寂,只余他一个人,坐在漆黑的屋中。
夜风透窗,依旧灼得像是那年酷暑的风。
他久久坐着未动,喘息如破风箱般粗重。
过了许久,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在丰都了,这里不是旧凉州。
他披上外袍,推门而出,直至院落空坪。他抽出挂在廊下的佩剑,未发一语,挥剑自如,破风声在夜色中划出一道道清冽寒光。剑锋每落一次,他眉目间的压抑与煎熬便深一分,似要将梦魇斩碎。
而此时,姜辞也自梦中醒来。
梦里,阿娘还活着。
她坐在绣架前,为姜辞一针一线绣嫁衣,边绣边笑,说将来一定要亲手送她出嫁。红罗如霞,金线如光,柔情与温暖一寸寸缝进布料里。
“阿娘……”
姜辞喃喃唤出,眼角早已湿透。
她缓缓起身,点起一盏小油灯,屋内仍是寂寂沉沉。她望着这冷肃沉郁的寝室,一丝归属感也无。眼见睡意全无,她披了件薄披风,悄然出了门。
她漫步在夜色中,脚步不知不觉引至前院。
忽听破空之声,她循声望去,只见廊下院坪中,一人正挥剑如风,气势如铁崩裂,带着满满的沙溢。
正是姬阳。
她正欲开口行礼打招呼,却见他忽然一转身,冷厉如霜的眼神扫来,下一瞬,他竟如猛兽般破风而至——
剑光一闪,已横至她颈侧。
第16章
姜辞脚步一滞,未敢动分毫,呼吸也因此断了一息,惟有手中那盏油灯,在风中微微颤抖。
火光摇曳,将她的面容照得纤毫毕现。
那一刻,姬阳终于看清她的脸。
却仿佛不是姜辞,而是梦里那冷眼旁观之人。他的眼神倏然变了,眼底似藏惊雷,亦有崩溃。
他抖了抖手,剑锋微颤,呼吸仿若停滞。
他看着她,那双眉眼,那轮廓,无一不在提醒他过去的噩梦。
这一刻,梦与现实猝然重合,寒意如毒蛇盘上心头,旧恨奔涌而起。
姜辞察觉他的迟疑,也不敢妄动。
许久,见他未动手,她才轻轻抬起另一只手,按住他的剑柄,缓缓将锋利推开。
她的动作极轻,眼中却已有泪光,在烛火中摇曳如星。那不是因惊惧所生的泪,而是梦醒之后心中仍淌着的旧人旧事,藏不住的脆弱流露。
姬阳望着她颊上滑落的泪珠,怔了一瞬,以为是自己吓的,顿觉一丝烦躁与莫名歉意。
他收剑入鞘,目光沉沉扫了她一眼,语气冷硬:
“夜里乱走动,刀剑无眼,万一被我当成敌人一剑封喉,可别到时候怪我心狠。”
姜辞轻轻咬着唇,点了点头,脚步微退,想要离开。
谁知衣袍垂落过长,她竟一脚踩在了自己的裙摆上,手中油灯啪的一声掉落在地上,火光瞬息熄灭。整个人失了重心,身体向后仰去。
姬阳眼疾手快,猛然伸手,将她从半空中揽住。他的手指穿过她袖口,他温热的掌心恰好捏住她冰凉的指尖,两人几乎同时如遭雷劈般弹开,纷纷收回了手,姜辞跌坐在地,发丝散乱,肩头微颤。
她想站起,却终究没能立即动弹。
姬阳低头看着她,语气冷嘲,仿佛在掩饰方才那一瞬的慌乱:
“你真蠢,平地都能摔跤。还好不是让你上战场,否则早被人抓了去当战俘。”
话音未落,姜辞的鼻尖已泛起酸意。她垂着头,轻轻咬着唇,却终是没忍住。膝盖微弯,抱膝坐地,声音低哑中透着隐忍的委屈:
“你为什么总是这么欺负我……”
姬阳一向最烦女人哭,更何
况是深夜里、月色下,这么一滴一滴不声不响地落泪。他皱着眉站了一会儿,终究别开了视线,语气生硬道:
“你别哭了……这大晚上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把你推倒了。”
地上的姜辞没有回应,只是继续安静地抱膝坐着,像一株微颤的花,低头不语。
姬阳挠了挠后脑勺,竟有些局促。他咳了一声,眼神往一边飘:
“……要不,我给你表演一套舞剑?”
说完,他竟真的拔出长剑,照着军中出征前的剑舞架势舞了起来,动作凌厉矫健,夜风卷着剑光划破寂静,带起一股逼人的肃杀之气。
姜辞抬起头来,睫毛还挂着泪,带着一点不敢置信地望着他,忍不住问道:
“……你是在逗我开心吗?”
姬阳脚下顿了一下,自豪道:“你在想什么呢?我可是很认真。每次出征前,我们都练这一套剑法,为的是鼓舞士气、提振勇气。”
姜辞哭过的眼眶还红着,听他这番话却怎么也觉得有些可笑,抿了抿唇,神情有些无奈地叹了一句:
“那敢问都督,如今可否大发慈悲,把我扶起来?”
姬阳收了剑,站在原地犹豫了一下,像是要说什么,最终却什么都没说。他走上前,伸手拎住她的后衣领,动作干脆利落地把她拎了起来,像提一只落水的小猫,动作略显粗暴,却小心翼翼得很。
他把她拎到一旁,又将地上的油灯捡起来,说道:“灭了,好在也不黑,你自己回去吧。”
姜辞接过他捡起的油灯,低垂眉目,轻轻拍去衣摆上的尘土,随后盈盈一礼,转身退下,身姿仍旧端雅。
方才落泪,并非因在姬阳面前受了多大委屈,只是梦中的阿娘太过真实,绣红嫁衣、低声细语,如在眼前。
那一刻,她没能忍住。
翌日清晨,薄阳穿檐洒落,姜辞起得不算晚,已坐于妆奁前,由银霜为她挽发。
铜镜中映出她一张素颜清丽的脸,眼尾却还带着些未散的倦意。她垂眸看了眼案上的披风,那是她亲手绣的,如今已近收尾,唇角不由泛起一丝柔意。
“姑娘,这披风绣得真好。”银霜在一旁夸道。
姜辞淡淡一笑,却轻轻蹙眉:“只是……这尺寸,我还是不大拿得准。”
思忖片刻,她披了件小衣便出了门,欲寻个合适的身形比一比。
而院门外,姬阳此时也正着衣起身,活动了一下脖颈,神情微带困意,叫来越白替他收拾衣物与佩剑。
换好玄袍、佩好腰带,他步出院门,正欲前往督军署点卯,却在回廊处与迎面而来的姜辞撞了个正着。